網絡基礎知識:網絡協議

網絡協議是網絡運行的基石。在網絡中,網絡設備、傳輸介質、網卡又各有不同,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也會使用不同的規則進行傳輸,而這些規則是依靠網絡協議完成的。下面介紹網絡協議的相關知識。


網絡協議為計算機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的集合。它規定了通信時信息必須採用的格式和這些格式所代表的意義。網絡中存在著許多協議,接收方和發送方使用的協議必須一致,否則一方將無法識別另一方發出的信息。網絡協議使網絡上各種設備能夠相互交換信息。而TCP/IP協議就是一種常見的協議,Internet上的計算機使用的就是該協議。


1、TCP/IP協議


TCP/IP協議是Internet網絡的基礎協議。它不是一個協議,而是一個協議族的統稱。起初它是一門新的通信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前半葉,ARPANET(全球互聯網的祖先)中的一個研究機構研發了TCP/IP,直到1983年成為ARPANET網絡中唯一指定的協議。最初研究這項新技術,主要用於國防軍事上,是為了在通信過程中,即使遭到了敵人的攻擊和破壞,也可以經過迂迴線路實現最終通信,保證通信不中斷。後來逐步演變為現有的TCP/IP協議族。該協議族包括TCP協議、IP協議和ICMP協議和HTTP協議等。


2、OSI協議層次


OSI協議層次結構就是現在常說的OSI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它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標準框架,定義了不同計算機互連的標準,目的是使世界範圍內的各種計算機互連起來,構成一個網絡。


OSI框架是基於1984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佈的ISO/IEC 7498標準。該標準定義了網絡互聯的7層框架。這7層框架自下而上依次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其層次如圖1所示。

網絡基礎知識:網絡協議

圖1 OSI網絡協議層次


每層的作用如下:


應用層:為應用程序提供服務並規定應用程序中相關的通信細節。常見的協議包括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和遠程登錄(Telnet)協議等。


表示層:將應用處理的信息轉換為適合網絡傳輸的格式,或將來自下一層的數據轉換為上層能夠處理的格式。該層主要負責數據格式的轉換,確保一個系統的應用層信息可被另一個系統應用層讀取。


會話層:負責建立和斷開通信連接(數據流動的邏輯通路),以及記憶數據的分隔等數據傳輸相關的管理。


傳輸層:只在通信雙方的節點上(比如計算機終端)進行處理,無須在路由器上處理。


網絡層:將數據傳輸到目標地址,主要負責尋找地址和路由選擇,網絡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聯等功能。


數據鏈路層:負責物理層面上互連的節點間的通信傳輸。例如,一個以太網相連的兩個節點之間的通信。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尋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和重發等。


物理層: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實現比特流的透明傳輸。


3、TCP/IP協議層次結構


TCP/IP協議層次結構也就是現在常說的TCP/IP參考模型。它是ARPANET和其後繼的因特網使用的參考模型。基於TCP/IP的參考模型,可以將協議分成4個層次,從上到下分別為應用層、傳輸層、網際層和網絡訪問層。分層以後,層中的協議只負責該層的數據處理。TCP/IP協議層次結構如圖2所示。

網絡基礎知識:網絡協議

圖2 TCP/IP協議層次結構


每層的作用如下:


應用層:為應用程序提供服務並規定應用程序中相關的通信細節。


傳輸層:為兩臺主機上的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提供流量控制、錯誤控制和確認服務。


網際層:提供獨立於硬件的邏輯尋址,從而讓數據能夠在具有不同的物理結構的子網之間傳遞。負責尋找地址和路由選擇的同時,網絡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聯等功能。


網絡訪問層:提供了與物理網絡連接的接口。針對傳輸介質設置數據格式,根據硬件的物理地址實現數據的尋址,對數據在物理網絡中的傳遞提供錯誤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