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心切?冒牌貸款APP“要你好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企業運營和市民收入也隨之受到影響。為解決疫情之下經濟緊張的燃眉之急,不少人開始通過網絡平臺尋找貸款渠道。然而,不法分子也抓住“商機”,製作冒牌貸款應用程序(APP)詐騙錢財。這不,有網民朋友就落入了他們的圈套


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網貸心切?冒牌貸款APP“要你好看”!

案例一
假客服誘導操作
李先生在用手機瀏覽網頁時下載了某貸款應用程序(APP),然後在該平臺上提交了10000元貸款申請。次日,該平臺客服聯繫李先生,稱其貸款申請未通過,需配合做一下“賬目流水”。
這是李先生第一次通過該貸款應用程序(APP)申請貸款,對操作流程並不熟悉。於是,他便按照客服人員的“指導”,向自己在該平臺賬號綁定的銀行卡轉入2000元。10分鐘後,李先生髮現平臺自動扣除了銀行卡內2000元后又向其卡內轉入了960元。20分鐘後,平臺自動扣除銀行卡內960元后又向其卡內轉入了1040元。30分鐘後,平臺再次自動扣除了銀行卡內1040元。40分鐘後,客服再次聯繫李先生,讓其再次向該平臺綁定的銀行卡轉入3000元。客服承諾,10分鐘後,李先生先後轉入的共計5000元,扣除掉100元手續費,即4900元,將會被平臺退至李先生的銀行卡。
此時,李先生髮覺不對勁,遂報警。事後發現,原來李先生在網頁上下載的該貸款應用程序(APP)為假冒軟件。
案例二
提款、解凍連環套
錢先生網上搜索有關貸款應用程序(APP)廣告信息時,在某網頁登記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次日,他接到一通電話,稱下載某貸款應用程序(APP)可以貸款。錢先生詢問如何操作,對方便向錢先生提供了一個QQ號讓其添加。添加後,錢先生收到一個二維碼,對方稱可掃碼下載該貸款應用程序(APP)。錢先生隨即掃碼,之後彈出一個頁面,稱需要填寫個人姓名、銀行卡號及手機號用於申請賬號。


錢先生照做後,頁面信息顯示可貸款額度為32000元。錢先生按照頁面操作流程提款時,彈框信息顯示提款失敗,資金被銀監會凍結,需要支付16000元解凍,該費用會在解凍後返還。錢先生便向彈框信息內提供的銀行賬戶轉賬16000元。隨後,錢先生接到一個自稱為該貸款應用程序(APP)客服人員的電話,稱錢先生信用有問題,需要再支付20000元信用保證金,保證金會在賬戶解凍後一併返還。
錢先生覺得不對勁,便向“客服”提出取消貸款。“客服”稱如若取消貸款,需要賠償12000元,才能返還16000元解凍費。此時,錢先生意識到被騙,隨即向警方報案。

網貸心切?冒牌貸款APP“要你好看”!

●警方提示 ●
●利用手機下載網貸應用程序(APP)時,請通過手機內正規應用市場渠道下載,注意識別網貸廣告信息的真假;
● 不輕信陌生來電,不輕易添加陌生人為好友,不輕易點擊不明鏈接和二維碼,聯繫客服要通過官方渠道;
● 謹慎在網上填寫姓名、手機號及銀行卡賬號等信息;
● 謹慎轉賬及匯款交易,對於銀行卡交易明細,應通過正規渠道查詢;
●如若遭遇網絡詐騙,請保存好證據,並及時報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