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脾臟運化水溼?

黃毅如


補脾氣,振脾陽都可以健脾益氣,使脾臟運化水溼及水谷精微物質。脾虛最影響的消化功能,吃完飯就肚子脹,喝點水也停在胃裡不動,大便粘或者腹瀉,兩腿沉重不願邁步,大白天也總想睡覺。

健脾可以用食補,最好的食物就是山藥薏米芡實粥了。胃寒可去薏米;胃熱可去芡實、山藥,換成綠豆,綠豆薏米粥,可以祛溼熱,對於肝旺脾虛,舌苔黃膩的人,最為對症。如果胃寒、怕冷又脾虛的人,附子理中丸當為首選,此藥祛寒溼而養胃,扶中氣而健脾。如果吃一點東西馬上就飽脹難消,那可能是心臟功能虛弱,供給胃用於消化的氣血不足,此時補心就是健脾,柏子養心丸比較適合。此藥補心又養肝,安神又通便,若總是心神不寧,氣短乏力,大便難下的人服此藥最為恰當。

同時飲食還應該注意避免吃性質寒涼、易傷陽氣,或滋膩味厚難以消化的食物;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煉,運動可以使身體陽氣生髮,氣血運行通暢,脾氣自然健運; 調情志,保持心情舒暢,以預防肝鬱乘脾,導致脾虛運化水溼失常。


婦科醫生老魚


首先先說一下脾臟的運化功能吧;“溼”為邪,分為“內溼”和“外溼”,如果脾臟的運化失調,人體水液代謝出現障礙,水液停聚,則會出現水溼痰飲等,這是“內溼”。中醫學認為: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脾臟運化水液,指的是脾對水液的吸收和輸布作用。通俗些講的,人體飲水,水進到肚子裡,在脾臟的作用下,將水液運化為津液,經過脾的運化轉輸,將津液運行至全身各臟腑,發揮滋潤濡養的作用。多餘的水液,在脾臟的運化下,可以上輸至肺,經過肺的宣發肅降,以及腎的氣化作用,將水液化為汗與尿,排出體外。

 

脾臟運化功能失調,水液集聚,“內溼”一旦形成,可能形成水腫、痰等病理產物。水溼的運化依賴於脾臟功能的正常發揮。脾臟喜燥惡溼,水溼困脾,應使用具有芳香化溼功效的藥物,如藿香、砂仁等藥;如果是因脾虛導致的水溼內停,可使用健脾利水的藥物,如茯苓、白朮等藥。


小玲藥師


我和我家人每天練我據中國傳統文化創編的轉心舞,食慾好,骨強壯,下肢有力,每天飲水量大增,最高時飲水量達到14斤,最低飲水量也有8斤。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ce0a904cf364715b10ac8ee7961c853\

小太極猴劉永明


脾主中氣,體陰而用陽,陽氣不運,最易溼阻。要讓脾臟運化水溼,以溫陽,益氣,調中,化溼為治法。


壯鄉老韋


脾臟本來就運化水溼,它陽氣盛了就把水變為水蒸氣,然後通過排洩系統,如果陰氣盛就把水蒸氣化為水,然後通過排洩系統,或進入肌肉糸統


上帝之子31


一個控制飲食生冷之物,二作息規律,不要熬夜傷身以及過度的性行為,三就是多運動,脾主四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