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脾脏运化水湿?

黄毅如


补脾气,振脾阳都可以健脾益气,使脾脏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物质。脾虚最影响的消化功能,吃完饭就肚子胀,喝点水也停在胃里不动,大便粘或者腹泻,两腿沉重不愿迈步,大白天也总想睡觉。

健脾可以用食补,最好的食物就是山药薏米芡实粥了。胃寒可去薏米;胃热可去芡实、山药,换成绿豆,绿豆薏米粥,可以祛湿热,对于肝旺脾虚,舌苔黄腻的人,最为对症。如果胃寒、怕冷又脾虚的人,附子理中丸当为首选,此药祛寒湿而养胃,扶中气而健脾。如果吃一点东西马上就饱胀难消,那可能是心脏功能虚弱,供给胃用于消化的气血不足,此时补心就是健脾,柏子养心丸比较适合。此药补心又养肝,安神又通便,若总是心神不宁,气短乏力,大便难下的人服此药最为恰当。

同时饮食还应该注意避免吃性质寒凉、易伤阳气,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可以使身体阳气生发,气血运行通畅,脾气自然健运; 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以预防肝郁乘脾,导致脾虚运化水湿失常。


妇科医生老鱼


首先先说一下脾脏的运化功能吧;“湿”为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如果脾脏的运化失调,人体水液代谢出现障碍,水液停聚,则会出现水湿痰饮等,这是“内湿”。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脾脏运化水液,指的是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输布作用。通俗些讲的,人体饮水,水进到肚子里,在脾脏的作用下,将水液运化为津液,经过脾的运化转输,将津液运行至全身各脏腑,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多余的水液,在脾脏的运化下,可以上输至肺,经过肺的宣发肃降,以及肾的气化作用,将水液化为汗与尿,排出体外。

 

脾脏运化功能失调,水液集聚,“内湿”一旦形成,可能形成水肿、痰等病理产物。水湿的运化依赖于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脾脏喜燥恶湿,水湿困脾,应使用具有芳香化湿功效的药物,如藿香、砂仁等药;如果是因脾虚导致的水湿内停,可使用健脾利水的药物,如茯苓、白术等药。


小玲药师


我和我家人每天练我据中国传统文化创编的转心舞,食欲好,骨强壮,下肢有力,每天饮水量大增,最高时饮水量达到14斤,最低饮水量也有8斤。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ce0a904cf364715b10ac8ee7961c853\

小太极猴刘永明


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要让脾脏运化水湿,以温阳,益气,调中,化湿为治法。


壮乡老韦


脾脏本来就运化水湿,它阳气盛了就把水变为水蒸气,然后通过排泄系统,如果阴气盛就把水蒸气化为水,然后通过排泄系统,或进入肌肉糸统


上帝之子31


一个控制饮食生冷之物,二作息规律,不要熬夜伤身以及过度的性行为,三就是多运动,脾主四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