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難題:同等價位你會買進口車還是國產車,為什麼?

車圈難題:同等價位你會買進口車還是國產車,為什麼?

與國產車同價位的進口車值得選擇嗎?國產汽車主力車型的售價均在10~20萬之間,少數國產高端能在25萬級與合資車競爭,我們就以20萬的進口車為例計算一下這些進口車的成本。

進口車首先要徵收進口關稅,比例以25%為例則需要5萬元。其次是增值稅【車價/1.17*17%】,費用約2.9萬元。再次為消費稅【車價/1.17*9%】,費用約1.538萬元。僅稅收就要扣除9.438萬,製造商利潤以30%計算費用為6萬元左右,也就是說一臺20萬的進口車製造成本還不到4.6萬。同樣製造成本的國產車基本定位在入門級、最高到消費級,簡單的理解就是花20萬買了一臺進口的低端車,唯有進口車的身份算是亮點了。

車圈難題:同等價位你會買進口車還是國產車,為什麼?


20萬以下的進口車多以韓系車為主,比如早期的雙龍、後期可能進口的起亞某些小型SUV,這些車在其本土可能只是路人車,其實進口後也只是路人車無非是內心滿足,這樣的進口車真的值得選擇嗎?

車圈難題:同等價位你會買進口車還是國產車,為什麼?


選擇汽車要以預算理想的分析,15萬以下的SUV建議考慮國產汽車,轎車從10萬以上可以考慮合資品牌;15~25萬之間的國產SUV屈指可數且特點鮮明,比如高顏值的GS8、沃爾沃背書的領克01、插電式混動唐宋Dm以及硬派的榮威Rx8或者哈弗,這些車的相比同價位的合資車不差、比同價位進口強的多。

超過20萬基本是以合資品牌為主,20~30萬內德系、美系、日系分足鼎立,超過30萬仍是以合資德係為主,基本要到40萬級別以上才有高品質的進口車可以選擇。(冷門品牌除外)

車圈難題:同等價位你會買進口車還是國產車,為什麼?


不過既然選擇進口車也要能接受比在其本土高一倍多的價格,比如某些大皮卡在其本土只售十幾萬到進口後要五六十萬,某虎的加長版在海外銷售不到一百萬在進口後不到300萬,類似於巴頓這種改裝車換殼後直接上漲幾百萬。

車圈難題:同等價位你會買進口車還是國產車,為什麼?


雖然選擇這類車基本看心情,但是要談性價比的話還是差些意思的,期望國產車也能有一些高端的選擇吧,或者放開L5的購買權限可能會有另一番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