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為何1999年突然下臺?

執爸KkIQ1093


俄羅斯在之前屬於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但隨著蘇聯模式的日益僵化,俄羅斯脫離蘇聯的想法日益增長。為了奪權上位,葉利欽在私底下做足了功課,他本人在1990年主動退出了蘇聯共產黨,在1991年成功讓俄羅斯徹脫離了蘇聯,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他本人在實現了這一目的後,當然就成了“開國”的大功臣,這個領導人的位子自然也就是他的了。因為他喜歡效仿西方的制度,所以就推行總統制,於是他就成了本國第一任總統,在1991年的時候順利上位。



在葉利欽執政初期,他的一些列舉措看起來很有亮點,比如制定了一套新的經濟刺激辦法,致力於發展俄羅斯的經濟,他還鐵腕任免官員,又積極通過外交的手段,保持國家的利益,還在第一次攻打車臣的時候,展現了俄羅斯人的強悍。他的一些列事情,看起來都是優秀的,即便是有些問題,人們也都還在期待,希望在以後看到轉折。所以在1996年五年任期到了的時候,他居然再度當選為總統。但是就在當年,在車臣境內的戰爭卻顯得不是那麼順暢起來,雖然打了勝仗,但是這裡極為複雜,最終俄軍只好選擇撤出。


軍事上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其實頂多就是受人嘲諷罷了,但是從1998年開始,俄經濟遭遇了極大的困難,很多人的生活陷入了危機。這也就是說,在他剛就任總統不久後,就提出的那一套經濟刺激的辦法完全沒用, 甚至還導致了全國實力的退步。那當時他們的經濟到底有多差?要知道,其實在前期全國的經濟還勉強能維持,但是新的政策卻認為,先讓國內的經濟下行,然後向西方的經濟體制過渡,這樣最終就能實現經濟的提升。但是這種辦法不但在前期讓俄經濟下滑,更在後來出現了持續的問題。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俄羅斯的經濟急劇下滑,大量資本流入他國,造成的後果,直至今天都未能完全補回。

雖然葉利欽是一個很霸道、很喜歡權利的人,但是他也是一個希望國家強大的人,於是在幾度嘗試後,終於知道自己能力不足,所以果斷選擇尋找人才來幫助自己。在他執政的後期,為了恢復經濟,居然連續換了四撥人,直到最後找到了普京。他知道普京能夠幫自己收拾這個爛攤子,於是就趕緊提前把工作交接,在距離2001年任期到期還有兩年的時候,就主動讓出了位子。這裡雖然有“甩鍋”的嫌疑,但是不可否認,在國家利益和個人權益面前,他還是選擇了保護國家,可以看出他是個正直的老頭。



除了從政能力上的問題外,其實這次提前交接還有一個原因來自於自身。葉利欽有嚴重的心臟疾病,原本就身體不好,在加上經濟等方面棘手問題,更是讓他一度非常焦躁,於是在後來的時候還做過搭橋手術。此時的他其實已經是一個年近70的老頭子了,哪裡還能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和憂心,於是他在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後,趕緊就辭職了。

葉利欽之所以提前退位,還有另外一個考慮,那就是害怕退位之後遭到清算。因此葉利欽以退位為條件,為自己換了一張保護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