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有意思的人和事--我在市應對疫情指揮辦六十天(2)

四十餘次的指揮部會議

我連續參加市應對疫情工作者指揮部會議四十多次了,可能一直要到疫情結束。作為一個基層的年輕人,有幸旁聽市疫情防控最高決策者工作會議,見證了全市疫情響應、病例出現、紮實防控、疫情向好、境外病例來襲、外防輸入、復工復產、社會秩序逐步恢復全過程,看到了阻擊戰中指揮官們的風采,感受到了他們的喜悅、憂慮、憤怒、樂觀、氣定神閒等情緒變化。

疫情期間開會全程戴口罩,沒看過領導長什麼樣,但對他們的聲音太熟悉,練就了聽聲辨人的本領。閉著眼睛,誰的聲線我一聽就聽出來。臨結束我有個願望,大家都把口罩摘掉,我看看領導長什麼樣。有時候看他們戴口罩,從額頭判斷長相應該是這樣,實際上領導偶然摘掉,咦,怎麼跟我想象的不一樣,讓人準時有點好奇。

抗“疫”期間有意思的人和事--我在市應對疫情指揮辦六十天(2)

這些人都是精英,又是一群活生生的普通人,性格各異,神采沛然。就是這樣一群人,領導了全市的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時間太久,好多事情細節模糊了,晚上我拿起筆,以隨想的形式,以記憶為線,信手直寫腦海裡深刻的事和感受。

為了便於敘事,我把領導分別稱呼為一號二號等。

一號是本地人,做事很乾脆,有一把手的氣度,情緒收放自如,工作很細緻,善於抓主要矛盾,盯住重點問題能連發十幾問,問得下屬瞠目結舌;怒的時候聲調很高,一浪高過一浪,排山倒海、鋪天蓋地;就在大家認為他要一直生氣的時候,到了下一個議題,馬上恢復了常態,語調很平和;下屬彙報的時候他側耳細聽,不發一語,等佈置工作的時候語調不徐不急,抑揚頓挫,一二三四說的清清楚楚;經常說點當地俚語,形象而又幽默;高興的時候呵呵的自顧笑起來,遠遠只看見口罩一呼一吸,爽朗的笑聲就從那裡發了出來。他很有人情味,聽到援鄂醫務人員要出發,說要送一送,回來的時候,他叮囑再三安排好接返。

二號個子不高,偏瘦,外表很普通,屬於放到人堆裡再也找不到的人,很低調很務實,很講究工作方法,口述相關文字很有邏輯,很有啟發性。會上某局送審的公告,因為照抄照搬上面的,冗長不說還不結合實際,幾次三番被打回去,灰頭土臉。他在會上強調特殊時期要行短文,結合實際幹條條,說清楚就行。還指導該局行文,大意是什麼事、誰來幹、具體措施、工作時限和責任。我沒記清楚他說的話,揣摩了半天,咱水平也不行啊。

參會領導有十幾人,性格各異,有的務實親民,有的直言不諱,有的簡明扼要,有的有打仗風格鏗鏘有力,有的惜墨如金,發言風格都很有特點。

下集:領導很生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