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所有入境人員均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費用自理

3月23日下午,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三十八場新聞發佈會。

浙江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所有入境人員均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費用自理

浙江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所有入境人員均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費用自理

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首先通報了全省最新疫情情況:3月22日,浙江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新增本地出院病例1例。截至3月22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17例,累計出院1216例,死亡1例。

3月22日,浙江新增境外輸入病例1例,新增境外輸入出院病例1例。截至3月22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1例,累計出院5例。現有境外輸入疑似病例2例。

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330人,尚有1475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自2月22日以來,浙江已連續30天無本地新增病例。至今未發生因復工復產引起的確診和疑似病例,也未發生境外輸入疫情本地傳播病例。尤其是3月22日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清零”的目標。

根據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情況,經專家組評估論證,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將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後,省政府授權各設區市政府作為三級響應防控措施的實施主體,將由各地從實際出發,及時調整防控策略和工作舉措,在切實防止疫情反彈的前提下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發佈會上,陳廣勝就近期全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作簡要通報。

建立防境外輸入精密智控體系

為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夯實基礎

境外輸入是浙江疫情防控的最大風險點。今天召開的省委常委會強調,把防控境外輸入作為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進一步守牢防線、打好硬仗。近一個時期,浙江根據新形勢新挑戰,加速完善精密智控機制,形成以“一庫一碼一平臺一指數”為核心的防境外輸入精密智控體系。

“一庫”即境外來浙人員數據庫

通過廣泛動員僑社、商會、僑眷等力量,提前摸排浙江海外僑胞、浙籍在外人員情況,對近期有意願入境返鄉的信息進行彙總,逐一落實聯繫人。同時,結合境外疫情風險等級分類,運用“大數據+網格化”管理,重點對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來浙人員加強對接,形成全省一站式數據庫和跟蹤服務機制,避免因人員無序流動導致疫情傳播。

“一碼”即健康碼(國際版)

對所有境外來浙人員推行健康碼申領和廣泛應用,有針對性調整賦碼規則,實行橙、黃、綠三色分類。以健康碼(國際版)為載體,將通過“個人信息申報+後臺大數據比對”,運用數字化手段對個人境外涉疫風險進行精準標識,為浙江防境外輸入提供技術賦能。從3月13日上線以來,截至3月23日12時,全省已累計發放國際版健康碼6.3萬張。

“一平臺”即浙江省入境信息預申報平臺

凡目的地為浙江的擬入境人員,無論從國內哪一個城市口岸入境,都應提前在該平臺上填報行程、健康等信息。在這裡,也提請入境人員如實履行健康申報、行程史填報等信息報告責任。凡有故意隱瞞情況的,將作為失信記錄納入個人信用數據庫,並有可能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同時,各地要切實注重隱私保護,相關信息只能嚴格用於疫情防控的需要。

“一指數”即精密智控指數3.0版

精密智控指數是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揮棒”。從2月16日首次評價到今天,短短一個多月,指數不斷迭代。從1.0版的管控指數、暢通指數到2.0版的管控指數、恢復指數,到3.0版的入境人員管控、境內人員管控、社會秩序恢復“三板塊”評價,反映了浙江疫情防控主要著力點的轉換。雖然不同階段各有側重,但省委、省政府堅持“兩手硬、兩戰贏”的總基調一以貫之、螺旋上升。

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後,對各地精密智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看到,境外疫情對浙江“倒灌”的壓力仍在加大,所以絲毫不能鬆懈。針對當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態勢,尤其是相當一部分人員繞道入境,潛伏較大的隱患。浙江經過綜合評估,決定對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入境人員均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將對我國公民和外籍人員一視同仁,對海外僑胞、留學生、境外旅居人員一視同仁,對境外直接來浙或其他城市中轉來浙人員一視同仁。集中醫學觀察費用及相關食宿、長途轉運交通費用自理。

  • 對於檢測和醫療費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或購買商業保險的,按相關規定核報或理賠;
  • 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自理;
  • 對特殊困難人員,按照相關規定予以救助。

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要注重人文關懷,加強基本生活服務保障,妥善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並方便其與外界保持暢通聯繫。

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復市

為加快暢通經濟社會循環注入動力

自3月2日以來,浙江疫情“五色圖”已連續22天都是綠色低風險“一色圖”,全面復工復產復市的條件已基本成熟。順應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省委、省政府決定,取消全省統一的公共場所開放開業負面清單,將由各設區市根據本地疫情風險因素,因地制宜採取措施,更好實現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

針對疫情對廣大企業造成的嚴重衝擊,浙江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成立工作專班,精準高效做好穩企業防風險工作。

  • 推動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加強優勢產品競爭力培育,探索“數字貿易”新模式。
  • 強化減支減租減息聯動,發揮財政資金放大效應,推動平臺企業減免小微企業租金,鼓勵銀行機構加大對企業實施階段性減息。
  • 大力實施融資暢通工程,擴大企業融資受益面,防範化解民營企業流動性風險,妥善解決資金鍊、擔保鏈問題。
  • 加強技術攻關,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和產業鏈安全問題,切實提升浙江產業鏈競爭力。

  為加強復工復產復市用工保障,浙江大力開展“十省百市千縣”省際勞務合作,積極打通健康互認、員工對接、交通組織等返崗堵點。尤其是針對湖北省的特殊情況,研究落實“點對點、一站式”集中精準對接等措施。自3月18日起,浙江已調整湖北來浙人員健康碼賦碼規則。除武漢市以外,對其他16個設區市一律從“紅碼”名單中移除。

也就是說,只要擁有當地健康標識、申領了浙江省綠碼的湖北省人員都能順利來浙,除用人單位內部要求外,不再有任何強制性隔離的區域性規定。

同時,統籌安排浙江滯留在鄂人員安全有序返鄉。對所有來自或即將來自湖北的員工,浙江真誠歡迎和期待!讓我們在浙江大地攜手共克時艱,奮力恢復經濟、開啟未來。

從當前監測情況看,浙江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正穩步恢復,但在不同領域還不平衡。要進一步加大紓困力度,加快推進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旅遊等生活性服務業和建築業的產能恢復。全面落實各項惠企政策,特別是對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建立健全專項幫扶機制,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要繼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三服務”活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增強市場主體信心,推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早日全面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