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就要復工了,有中外經典影片低價上映,你會看哪一部?

翻臉看你


影院想要儘快打破疫情期間人們養成的不扎堆,不聚集的習慣,利用部分低價格的優質影片吸引觀眾重新走進影院,迴歸正常生活,但目前境外防控形勢嚴峻,雖然內部形勢已經緩和,但外部壓力卻日益增加,加深了人們走進影院的顧慮,就我個人而言,這些之前基本都已經看過,所以暫時不會去看


木夏成林



《花木蘭》終究還是全球撤檔了。

雖然原本也是暫拋下中國市場,但這部影片在國內的存在感也相當可以。從劉亦菲翻唱主題曲到首映紅毯上的鳳凰裙,各種熱搜和搬運看得人心癢癢。不知道小夥伴們怎麼樣,反正硬糖君可太想念視效大片和大屏觀影了。

前一週,疫情消息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發酵,接下來便是各種見證歷史:集體撤檔、大片轉網、影院歇業、百億票房蒸發……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生死麵前,能不能看電影真不是什麼大事。但從影院與片方的角度看,項目乃至公司可真面對著生死大考。

3月13日,為協助上海市影院提前做好復工準備,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發布《電影院(城)復業防疫技術指南》的通知。與2月底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時相比,網友的牴觸情緒已減少許多。這是否也意味著,影城復工確實不遠了呢?

痛失春節檔,院線復工難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院線猝不及防,陷入僵局。先是春節檔大片集體撤檔,配合宣發投入的財力物力打了水漂。繼而影院關停,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還要繼續支付高額租金。許多影院甚至不得已發展出了電商業務,賣起了爆米花,但這也是杯水車薪。

眾所周知,春節檔是全年最重要的檔期之一。數據顯示,2019年、2018年、2017年春節檔票房收入分別為58.59億元、57.70億元、34.20億元,分別佔到這三年國產電影總票房的14.2%、15.2%和11.4%。2020年春節檔原本被大為看好,預測票房高達70億元。這一“神仙春節檔”的消失,足以使全年票房元氣大傷。

之後,情人節檔的大小影片,每年會隨奧斯卡頒獎在國內熱映的奧系影片,也相繼加入撤檔行列。據統計,受疫情影響,1月和2月全國電影行業票房損失115億元。進入3月,這個數字還在繼續擴大。業內人士初步預測,今年國內票房整體損失至少將達到150億元。當然,現在看來,這已經是個全球性問題。

頭鐵的《花木蘭》也撤檔了

如今,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各業漸漸復工,社會有望恢復正常運轉。但即便如此,影院復工也並不容易。

2月23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曾發佈一份《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網友群情激憤,表示反對。畢竟,消毒防範措施好做,“人傳人”疫情留下的陰影卻難消。人群集聚、環境封閉的影院,想來不會是人們娛樂的首選。

那麼,影院何時才能真正回暖?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城市影院分會會長林民傑在一檔節目中表示,四、五月份有望逐步開業,而回歸到正常的、甚至爆發式的(規模),可能要等到六、七月份,甚至暑期檔了。

業績慘淡,影視龍頭也在苦熬

焦急等待影市回春的不止是院線,還有影視公司。疫情期間,除歡喜傳媒靠《囧媽》網播股價大漲,還順便推廣了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其餘大多受到衝擊。

近日,萬達電影發佈公告稱,公司將根據資金需要適時一次或分次通過公開或非公開方式申請發行額度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的債務類融資工具。這一舉動被媒體解讀為鉅虧之後的“自救”。

不久前發佈的萬達電影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156.00億元,同比下降4.22%;營業虧損44.62億元,同比下降278.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47.21億元,同比下降432.50%,主要原因在於鉅額商譽減值。

萬達電影2019年主投影片表現欠佳,也是虧損的原因之一。備受矚目的《唐探3》如在春節檔正常上映,或許能緩解這一情況。然而影片遭遇疫情攔截,之後如何排播才能讓票房達到預期,使高達13億的投資得以回本,也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除《唐探3》外,萬達電影2020年的存貨還包括大IP《鬼吹燈之天星術》(2019年8月殺青),關曉彤、黃景瑜主演的《月半愛麗絲》(原定3月6日上映)和黑色喜劇《槍炮腰花》(2016年11月殺青)等。《快把我哥帶走2》網傳已於今年1月開機,受疫情影響而中斷。

華誼兄弟已經連續兩年虧損。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營業總收入23.12億元,同比下降40.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39.63億元,同比下降262.56%;年末總資產111.04億元,同比減少39.78%。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公司擬對長期股權投資、商譽及其他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另一方面也是2019年票房表現不佳。《八佰》撤檔,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僅取得1.59億票房,春節檔也缺席。這個老牌影視巨頭越來越邊緣化。

但另一方面來看,這似乎又意味著華誼兄弟在2020年的內容儲備上擁有一定優勢。除了前景不甚明朗的《八佰》,還有陸川導演、王俊凱主演的《749局》,改編自網易《陰陽師》的古裝大片《侍神令》,周星馳的《美人魚2》幾部商業大片。

憑藉《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爆款影片炙手可熱的北京文化,2019年也陷入水逆。

根據北京文化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北京文化去年全年虧損19.5億元-24.5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698.49%-851.95%。原因主要在子公司業績表現不佳而進行的商譽減值,以及《攀登者》、《被光抓走的人》等影片票房不如預期。2020年能否翻身,要看傳說中的《封神三部曲》。

光線傳媒是去年為數不多盈利的上市影視公司。據光線傳媒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8.19億元,同比上升89%;營業利潤10.97億元,同比下降43.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53億元,同比下降30.57%。

在《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大獲成功後,光線在國漫之路上乘勢追擊,通過旗下子公司彩條屋影業投資了十餘家優秀動畫製作公司,項目儲備豐富。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姜子牙》,賀歲檔遺憾撤檔的《妙先生》,以及《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新作《大聖鬧天宮》、《深海》,都頗受期待。

疫情期間,光線傳媒還官宣了一部新片。電影《你的婚禮》由青年導演韓天執導,《想見你》男主許光漢搭檔光線小花章若楠出演,將於2020年拍攝及上映。作為許光漢的首部院線男主片及內地首秀,該片比同類作品收穫了更多關注。

集體搶灘下半年,或加劇市場馬太效應?

原本,有望借上半年中外同步的《花木蘭》、《黑寡婦》、《速度與激情9》等好萊塢大片激活市場。然而從當前情況看,疫情在中國進入中後期的同時,在海外進入爆發期,全球各地的拍攝活動與影片檔期均受影響。好萊塢大片集體缺席,電影市場回暖的重任便更多落在了本土影片身上。

然而正如上文所說,即便影城復工,觀影人群短期也很難恢復到正常水準。仍對票房有所期待的新片,或許還會避開這幾月,主攻下半年。

3月13日1905電影網曾發佈消息稱,中影發行將協調各片方組織優秀影片參加“難忘的記憶-中外經典影片展映”活動。這批中外經典影片或將成為影城復工後的首批上映電影。也有媒體認為,早些時候因故撤檔的“問題影片”,如《中邪》、《情聖2》,或許會因此得見天日。

那麼硬糖君粗略分個類,復工後市場上的影片大概包括這幾種:受疫情影響的撤檔片(中外都算)、按原計劃上映的影片、“墊場”性質的經典影片或者特殊庫存片。

春節檔七部大片,《囧媽》網絡搶跑,還剩《唐探3》、《奪冠》、《姜子牙》、《緊急救援》、《急先鋒》、《熊出沒之狂野大陸》。從題材看,動畫片和主旋律都有相對契合的檔期,即暑期檔和國慶檔,原本瞄準春節檔的《唐探3》則沒那麼容易安放。

2020年不僅春節檔特殊,情人節也一度成為“史上最擁擠情人節檔”。2月14日前後共有15部影片扎堆,除去轉網的《肥龍過江》還剩14部。其中包括愛情片《蕎麥瘋長》、《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李現主演的文藝片《抵達之謎》,國產喜劇片《玩命三日》、國產恐怖片《北平會館》、日本動畫電影《海獸之子》以及奧系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小婦人》。

2月底與3月份的撤檔片同樣以外語片為主,包括奧系影片《婚姻故事》、《1917》以及商業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刺蝟索尼克》、《花木蘭》等等。

愛情片錯過了西洋情人節,還有本土的七夕。恐怖片《北平會館》貌似已調整到了4月4日清明檔。外語片命運大概分兩種,國外早上映過、網上也有資源的影片不宜拖太久,可以放在四五月份的恢復期。《花木蘭》等新片多半還要看海外疫情的狀況,等待與北美同步。

待映的國產新片中,體量最大的莫過於東方魔幻鉅製《封神三部曲》。第一部預計將於今年暑期檔上映,具體時間未定。8月目前有陳立農、李現主演的奇幻片《赤狐書生》與林允、範偉主演的溫情喜劇《充滿愛》。前者早已殺青,後者原定今年2月正式啟動,想來也被疫情打亂安排,很難說是否能如期而至。

往前數一數,6、7月份還有幾部賣相不錯的港片。包括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劉青雲主演的《拆彈專家2》,陳木勝執導、甄子丹主演的《怒火·重案》,以及郭富城主演的《六月的秘密》與《秘密訪客》,後者搭檔段奕宏、張子楓,由陳正道執導。

5月在好萊塢大片缺席之後顯得十分冷清。4月30日有包貝爾主演的喜劇片《大紅包》,5月1日有一部國人出資、海外班底的魔幻動畫電影《魔法學院》和喜劇片《印度奇遊》,5月8日有一部不乏明星陣容但劇情極其網大的《金禪降魔》。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簡直是空降的理想選擇。

總而言之,疫情或許能給一批庫存影片帶來希望,也大大加重了下半年的競爭壓力。原本錯峰上映的影片很可能被迫成為對手,彼此都得不到最好的結果。頭部大片相對好一些,中小成本與文藝片原本不大的空間被進一步擠佔,會更加艱難。這場疫情對中國電影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可能要用很長時間來驗證。


小伍愛影視


原本,有望借上半年中外同步的《花木蘭》、《黑寡婦》、《速度與激情9》等好萊塢大片激活市場。然而從當前情況看,疫情在中國進入中後期的同時,在海外進入爆發期,全球各地的拍攝活動與影片檔期均受影響。好萊塢大片集體缺席,電影市場回暖的重任便更多落在了本土影片身上。

3月13日1905電影網曾發佈消息稱,中影發行將協調各片方組織優秀影片參加“難忘的記憶-中外經典影片展映”活動。這批中外經典影片或將成為影城復工後的首批上映電影。也有媒體認為,早些時候因故撤檔的“問題影片”,如《中邪》、《情聖2》,或許會因此得見天日。

那麼粗略分個類,復工後市場上的影片大概包括這幾種:受疫情影響的撤檔片(中外都算)、按原計劃上映的影片、“墊場”性質的經典影片或者特殊庫存片。

春節檔七部大片,《囧媽》網絡搶跑,還剩《唐探3》、《奪冠》、《姜子牙》、《緊急救援》、《急先鋒》、《熊出沒之狂野大陸》。從題材看,動畫片和主旋律都有相對契合的檔期,即暑期檔和國慶檔,原本瞄準春節檔的《唐探3》則沒那麼容易安放。

2020年不僅春節檔特殊,情人節也一度成為“史上最擁擠情人節檔”。2月14日前後共有15部影片扎堆,除去轉網的《肥龍過江》還剩14部。其中包括愛情片《蕎麥瘋長》、《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李現主演的文藝片《抵達之謎》,國產喜劇片《玩命三日》、國產恐怖片《北平會館》、日本動畫電影《海獸之子》以及奧系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小婦人》。

2月底與3月份的撤檔片同樣以外語片為主,包括奧系影片《婚姻故事》、《1917》以及商業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刺蝟索尼克》、《花木蘭》等等。

愛情片錯過了西洋情人節,還有本土的七夕。恐怖片《北平會館》貌似已調整到了4月4日清明檔。外語片命運大概分兩種,國外早上映過、網上也有資源的影片不宜拖太久,可以放在四五月份的恢復期。《花木蘭》等新片多半還要看海外疫情的狀況,等待與北美同步。

待映的國產新片中,體量最大的莫過於東方魔幻鉅製《封神三部曲》。第一部預計將於今年暑期檔上映,具體時間未定。8月目前有陳立農、李現主演的奇幻片《赤狐書生》與林允、範偉主演的溫情喜劇《充滿愛》。前者早已殺青,後者原定今年2月正式啟動,想來也被疫情打亂安排,很難說是否能如期而至。





明星娛樂世界


建議暫時不要去往人員密集的場所 個人認為 只有等學生開學了 一切的一切都會恢復原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