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今年我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目前,飛船的測試工作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全面展開。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飛船研製團隊全面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確保飛船研製計劃有序推進。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為我國空間站及後續載人航天任務研製。與神舟飛船相比,新一代載人飛船體型更大,既能載人也可載貨,並且可重複使用。此次試驗船將驗證一系列技術,為未來運送航天員往返我國空間站打下技術基礎。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慶說:“利用這次飛行機會驗證新一代載人飛船再入返回控制、防熱以及回收等相關技術。這次任務完成之後可以為新一代載人飛船研製奠定良好基礎。”

從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至今,正值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飛船研製團隊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建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在克服疫情帶來的人員和工作上重重困難的同時,確保工作標準不降低,研製計劃不推後。

楊慶介紹道,針對這次疫情,在確保工作標準不降低的同時,按照最小規模的人員配置來完成任務要求。現場的工作通過遠程方式讓後方人員同時進行確認,以保證工作質量。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新載人飛船將兼顧深空探測任務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將同時兼顧近地軌道任務和更遠的深空探測。深空探測任務返回地球的速度更快,對飛船的結構和防熱性能會帶來更大的考驗。

研製團隊採用了全新的防熱材料和防熱結構,耐熱能力相當於神舟飛船的3到4倍。在返回再入控制上,也會保證落點精度、保證過載不超過航天員的承受範圍。此次發射還將驗證更加安全的“群傘+氣囊”著陸方式,以及飛船可重複使用的相關技術。

此次發射後,研製團隊將對飛船返回後的狀態進行評估和分析。驗證關鍵技術後,飛船將轉入到全系統的研製和功能驗證,為最終的載人飛行作準備。

同時,新一代載人飛船還可以運貨。比如,3名航天員乘坐的時候,就可以搭載約500公斤的貨物。

我國此前的天舟貨運飛船雖然擁有很大的上行運輸能力,也就是將貨物從地球運輸到空間站的能力,但不具備將貨物從空間站帶回地球的能力,而這一能力在未來的空間站時代極為重要。

譬如,在空間站上開展微生物實驗的樣本,或在太空製造的產品,需要帶回地面上做更好的研究。這時,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帶貨”回地球能力就派上大用場了。通過靈活配比,新飛船將與天舟貨運飛船互補,便於後續任務的組織安排。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新載人飛船將實現可重複使用

新載人飛船採用了返回艙+服務艙的兩艙設計,將大部分有價值的產品都集中放在返回艙內,這樣一來,當返回艙著陸地面後,飛船上大多數的設備就都可以進行重複使用。

和神舟飛船相比,新飛船的外層防熱材料不再採用和飛船整體一體的設計,改用可拆卸的模式,目的也是為了每次飛行完成後方便更換。再加上氣囊緩衝的落地方式,可以更好地保護飛船本身不受損壞,保障飛船的再次使用。

新一代載人飛船研製團隊將力爭實現返回艙可重複使用10次,逐步降低成本。

祝願祖國更加強大,也希望早日能讓我等小民坐上飛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