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感意外!NASA發現波音星際線飛船並未進行全面測試

大感意外!NASA發現波音星際線飛船並未進行全面測試

圖示:波音和NASA的工作人員在星際線飛船於2019年12月在新墨西哥州白沙著陸後不久就開始圍繞它工作。2020年2月7日,NASA宣佈飛船軟件存在缺陷。

網易科技訊2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此前波音公司的“星際線”(Starliner)載人飛船在進行無人試飛時出現問題,未能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並提前返回地球。NASA的安全顧問小組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波音公司在飛船試飛之前並沒有進行全面測試。

自波音公司開發的星際線飛船演示飛行失敗以來,相關調查使得有關該公司在執行演示任務前的測試程序問題浮出水面,也將安全問題置於有關載人太空飛行未來發展的中心位置。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再次宇航員從美國本土送往太空,這距離上次已經有近十年時間。但NASA此次的做法是與在載人飛行的關鍵決策上起主導作用的商業公司合作,現在看來,其中一些決定正引起安全專家的注意。

波音公司和NASA官員預計將在下週公佈一項獨立調查的結果。這項調查目標是波音公司去年12月底對其星際線載人飛船進行無人飛行測試時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但在接受採訪時,NASA安全顧問小組成員談及波音公司做出的一些測試決策,而這些決策讓人們開始質疑星際線飛船是否準備好進行載人飛行。

至關重要的是,安全顧問小組本月初獲悉,波音公司沒有在聯合發射聯盟的Atlas V火箭系統集成實驗室中對星際線飛船進行完整的端到端集成測試。該測試通常能夠顯示任務中每個組件的所有軟件系統如何在每次機動中相互響應,通過測試有助於發現波音後來在任務中遇到的問題。

“這很詳盡。你必須這麼做,”今年2月中旬結束專家組任期的前成員克里斯托弗·塞恩登(Christopher Saindon)說。“這讓小組成員們有些吃驚。當然,測試協議中肯定存在漏洞。”

12月20日,波音公司星際線飛船發射升空,但在執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任務時,飛船出現的軟件問題最終導致任務失敗。據悉,飛船的內部時鐘提前了11個小時,導致錯過一系列關鍵操作而進入錯誤軌道。隨後,該區域基站引發的通信問題導致波音無法發送飛船變軌命令。最終波音公司判斷,該公司斷定,星際線飛船將無法抵達空間站。

但在將飛船帶回地面並並對軟件進行重新檢查的過程中,波音公司還發現了飛船存在另一個問題,可能導致飛船分離後返回艙與服務艙相撞。好在返回艙於當地時間12月22日返回地面之前,控制團隊已經糾正了這個問題。但飛船存在的大量問題導致NASA要求對波音公司軟件進行全面的重新審查,這個過程需要分析大約一百萬行代碼。

軟件問題也困擾著波音的另一個部門。該部門正在處理波音737 Max飛機發生的墜落事故。事故導致346人死亡,波音737 Max飛機停飛。

不過塞恩登補充說,“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是一樁生意,對吧?他們正努力做到既高效又經濟。”

波音公司表示,在星際線飛船試飛前,他們遵循了NASA要求的所有測試程序。在執行任務之前,NASA對波音公司的飛行準備情況進行了審查,並批准其繼續執行任務。

本月早些時候,波音商業宇航員項目副總裁兼項目經理約翰·穆赫蘭(John Mulholland)在接受採訪時說,在星際線飛船進入正式的資格測試之前,各團隊通過一系列的集成測試檢查不同參數。他當時並沒有具體談到安全顧問小組所關心的完整端到端系統集成測試。

“當我們審查我們的軟件驗證過程時,我們所審查的就是端到端過程。顯然,至少這兩個軟件問題完全通過用來檢測和糾正問題的流程。” 穆赫蘭表示,“因此我們正在研究每個工作流程,並找出使軟件更健壯的方法。”

安全顧問小組成員、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商業太空運輸副局長喬治·尼爾德(George Nield)表示,由於NASA載人航天計劃的商業性質,供應商在決定如何測試設備時有更大的靈活性。NASA所做的只是批准測試有效或提出更高要求的測試認證。

尼爾德說:“在真實環境中測試軟件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而且可能很昂貴)。”“……你總是想測試連接到所有真實硬件的計算機軟件,但問題在於如果軟件是用來在發射或太空飛行過程中控制系統,你在地面上完全無法對實際情況進行測試。”

安全顧問小組希望儘快搞清楚波音為什麼決定跳過完整的端到端集成測試。在此之前,專家們只能猜測星際線飛船開始發射升空時可能產生的影響。

“由於(太空飛行中)兩個明顯的問題都發生在系統接口上,這使得我們推測在集成測試中存在一些缺陷,” L-3 Technologies集成部門的前空氣動力學、機械工程和工業設計主任、現任小組成員唐·麥克林(Don McErlean)說。“造成這種缺陷的原因是NASA獨立審查小組正在進行的調查之一。”

塞恩登說,安全顧問小組給NASA的建議是“現在認真研究”,“更多參與”“商業宇航員”項目供應商的測試過程。波音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這兩家公司開發的飛船都將在先完成無人試飛的情況下,再搭載宇航員進行試飛。


波音公司最初獲得了42億美元來完成項目,相比之下SpaceX公司獲得了26億美元。SpaceX公司在2019年3月進行的飛船無人試飛成功,沒有出現任何重大問題。SpaceX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讓載人龍飛船搭載宇航員進行試飛。

由於波音公司在無人試飛中所遇到的問題,目前還不清楚該公司是否會重複進行星際線飛船的無人飛行測試。

塞恩登說:“如果你決定下一次將進行載人飛行,你必須非常努力地審查軟件,並確保所有的集成測試已經完成。”

波音公司在1月底的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已經撥出4.1億美元的費用開支,以防星際線飛船再次進行無人試飛。(辰辰)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