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礁底層魚的3個典型習性,“穴釣”玩法的核心

大家好,我是偏好岸礁路亞根釣玩法的強子。這是我的《穴釣》系列的第2篇。上一篇我們簡單介紹了“穴釣”這種釣法以及它的三個獨特優勢。今天想重點跟大家分享一下穴釣目標魚的3個典型習性。

可能很多釣友用過或者見過這種釣法,因此會覺得很簡單。是的,沒錯。對於很多釣法而言,釣組、釣技等部分都是相對較簡單的部分。拉開差距的不是這些。不囉嗦了,言歸正傳。

我生活在煙臺,本文提及的目標魚可能更具北方特徵。但涉及到的理論卻具有普遍性。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穴釣”目標魚主要都有哪一些?

1、平鮋類

岩礁底層魚的3個典型習性,“穴釣”玩法的核心

平鮋代表

2、六線魚類

岩礁底層魚的3個典型習性,“穴釣”玩法的核心

六線魚代表

3、錦䲁/綿䲁類

岩礁底層魚的3個典型習性,“穴釣”玩法的核心

綿䲁代表(錦䲁要大10倍以上)

以上是三類不是三種。還記得上篇我提到“穴釣的魚種非常豐富”嗎?

平鮋類中你可能會釣到許氏平鮋(黑鮶),鎧平鮋(小媳婦、花姑娘),黑平鮋,大連平鮋(火氣流),褐菖鮋(石狗公)等。六線魚類中你可能會釣到大瀧六線魚(黃魚棒子)、叉線六線魚、斑頭魚(紫勾子)。錦䲁/綿䲁有很多種,我分不太清楚。這些是我們的主釣魚種,還有很多穴釣魚種會以意外驚喜的形式出現,不做詳細介紹。

總之,魚種很豐富。

魚種豐富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些魚有什麼共同的習性或特點有助於作釣?——這其實是我更關心的問題。因為我相信:真正決定一個釣手水平的可能不是技術,更多的是對魚的瞭解。

我們的目標魚主要是平鮋類、六線魚類和兇猛的錦䲁這三類。大家可以看出它們都是底層岩礁魚類。

我梳理了這些魚三個典型習性供參考:

第一、貪吃膽大

1、貪吃不挑食

這一類的魚非常貪吃,對魚餌沒那麼挑剔。往往我們用蝦肉可以,雞肉可以,魚肉也可以。除此之外,多毛類,頭足類都可以。甚至我們在海邊隨摳的海虹,海蠣,抓的小螃蟹都可以拿來作釣。

岩礁底層魚的3個典型習性,“穴釣”玩法的核心

摳海蠣做餌

2、膽大吞餌兇猛

它們吃餌特別兇猛,吃進去之後輕易的不吐鉤。除此之外,它們如果第一次沒有吃上會反覆的來吃餌。也就是說:它們對危險不敏感。

這樣我們在作釣釣組、釣法上就不用那麼精細,往往可以等“死口”。

第二、藏匿在洞穴的底部

這一類的岩礁魚類都藏匿在這些石洞的最底部,注意是“最”。雖然廣告法講不能講最,但是我還是想反覆強調:它們居住的是最底部(如果你體驗過,你就知道這一點的好處)。

岩礁底層魚的3個典型習性,“穴釣”玩法的核心

“最”底層

所以我們的釣組越能接近這個底層,越有越好的收穫。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將面臨更多的掛底斷線的風險。結合這類魚貪吃戀鉤的特點,因此就可以用相對更粗的線組以及更重一些的釣墜來幫助餌料迅速抵達釣點。注意是“相對”。

第三、白天藏匿

穴釣釣法是我們在白天用的一個釣法。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所釣的目標魚類白天會藏匿在洞穴裡,晚上會游出它的洞穴。

岩礁底層魚的3個典型習性,“穴釣”玩法的核心

白天作釣

因此,這種釣法你在白天用會很好,但晚上就不那麼好用。這也是晚上我們會換路亞根釣法的原因,這是題外話。

除此之外晚上在礁石上蹦來蹦去也非常危險,不太妥。

小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交流了穴釣目標魚的3個典型習性。讓我們回顧一下:

第1個,貪吃膽大

第2個,藏匿於洞穴的“最”底層

第3個,白天藏匿

以上內容就是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穴釣目標魚的3個核心習性。有釣友反應我的文章偏理論,可能是以前留下的習慣。但我相信理論可以讓大家的作釣更靈活,進而更快樂。

《穴釣》系列的文章可能會有5篇,下一篇我們會談《三種最有效“穴釣”釣組對比》。

我要去陪娃吃早飯了,骨朵白。

個人支持適當索取、常釣常有、保護環境。如果你認同,歡迎持續關注。如果你無論大小,是否有仔都帶走,或者你常常隨手丟垃圾,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