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裡流水能打窩嗎?想釣鯽魚,手竿?

記憶中的猹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我國幅員遼闊,水域眾多,根據水源性質分為靜水和流水。靜水水域一般就是一些小型水庫,農村生產隊大塘,野外自然形成的塘,這些水域雖然雖然數量眾多,但是水源有限,遇到乾旱的年份,基本上水裡的魚就不保了,所以此類水域基本上沒有什麼大魚。

而釣魚人的心裡總是裝著一條大魚,於是就把目光投向了流水水域,此類水域基本上是有大魚的存在,即使曾經乾涸了,但是由於水源地眾多,魚類的來源也廣泛。經常性上游水庫放水,就會下來許多大魚,因此釣河流是許多想釣大魚釣友的理想選擇。但是河裡釣魚有一個必須要克服的困難就是有水流。


一、河流打窩的前提條件

河流不同於釣靜水池塘,它是有水流的,所以在打窩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這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要不然水流肯定會沖走一些顆粒小的或者霧化高的物質,所以可以考慮一下幾點來適當打窩。


1、水流不快。這是我們最先考慮到的,也是可以憑肉眼直接判斷的,這裡包括時間和地點。時間就是指水流不快的時候,比如避開豐水期或者上游水庫放水的時候,選擇枯水期或者水流溫定的時候。地點就是在水流不快的地方打窩,比如地勢平坦開闊的地方,河道寬廣的地方水流相對就緩。

2、回水灣。有時候出於釣位的選擇或者出魚時間的考慮,不得不選擇水流快的時候作釣,那麼可以選擇回水灣處。比如上游水庫放水了,魚類在遊過上游區之後,由於體力的消耗,需要補充食物,此時來到中下游河段,必然是狂口。此時在回水灣作釣,一來可以立住漂,二來此類地點容易藏魚。

3、草頭,草洞。有草的地方即使有水流,也是可以作釣的,一方面是草的阻擋會降低流水的速度,二來草也為魚類提供藏身和覓食之處。可以選擇左右兩處都是草,而釣點處是光水的地方打窩作釣,這樣打窩方便,也能釣魚。


二、如何探測水流

很多釣魚人有個老毛病,就是出發前思路清晰,有條不紊,一旦到了水邊,或者看到有魚在蹦躂,就會喪失理智,感性用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時表面上看水流很緩慢,但是在水面下面可能是暗流湧動。在流水區域作釣,尤其是第一次來釣,就得先明確一下河裡的水流如何,才能有的放矢,正確打窩。除了詢問釣友或者知情人之外,還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來自己感知一下。

1、重物感知法。顧名思義,就是在線組上掛上重物,比如用鉛皮,最簡單的就是掛在鉛皮座上面,把它拋入水中,繃直線組和魚竿,根據所加鉛皮的量,以及下沉時間的快慢,感知一下水流。也為下一步調漂做好心理準備,是採用正常調釣還是特殊方法。


2、掛餌法。感知水流之後,還要感知一下水流對餌料的衝擊力如何,用粉餌合不合適,黏度在什麼程度,心裡大致有個數。比如用拉餌先試一下,先拋入等幾秒,拿上來看看還有沒有餌料殘留,如此類推,延長測試時間。如果拉餌不行,就用搓餌,時間和水深都要分開測試,最終找到適合的餌料黏度。


三、如何打窩

其實探測水流也是對打窩有好處的,比如能用搓餌的時候,搓餌在魚鉤上停留的時間還可以的話,就可以決定窩料的顆粒大小及黏度。在有水流的情況下,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來打窩。


1、把窩料打在上游。這種方法是沒辦法的辦法,同時也是技術難度最高的方法。要根據實際水流狀況,還要考慮水底是否有不同方向的水流,不過一般情況下只適宜水流較緩,水情簡單的水域。其缺點就是打窩的精確度不高,如果打重窩的話可以考慮嘗試。


2、增加窩料的黏度或者重量。團隊的力量是偉大的,在這裡也適用,如果想用餌料打窩,黏度低了,或者重量小了,就會被水流衝散或者沖走,當我們增加餌料的窩料的黏度,及重量,就會快速到底,減少損失的概率。用玉米等糧食打窩也是同樣的道理。


3、沉水打窩器。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先進創新的工具應運而生,咱打窩的工具也是在變化,水面有打窩船,水底有沉水打窩器。它不僅打窩效率高還精準,直接打在水底窩點,只是在推送方面有要求,如果是用魚竿推送,那麼魚竿就得夠長。


四、用手竿如何釣鯽魚

河流用手竿釣鯽魚,那麼在魚竿長度上還是有要求的,一般都是使用長杆作釣,但也不一定,有時候在橋底或者特殊位置,有回水的地方,就得用短杆。但是所用的線組,調釣基本上大同小異。下面根據水流的不同來具體說說如何作釣。


1、水流緩慢時。這裡的緩慢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但還是要在浮漂浮力的承受範圍之內。線組的選擇,由於有水流,那麼就不能釣的特別靈敏,什麼小鉤細線就不用考慮了,直接上粗一點的線,大浮力的浮漂,相對應地大鉛皮就得捲上。調釣的選擇,有流水就得釣頓一點,否則水流帶動浮漂的變化就和魚的吃口漂像分不清了。釣法上採用重鉛跑鉛的方法,讓鉤餌能快速到底,避免水流將其衝到窩點以外。


2、水流快時。當鉛皮座上的鉛皮無法增加的時候,說明水流非常快了,上述方法失效,可以用雙鉛跑鉛的方法嘗試。舉例說明一下,在主線上加兩個鉛皮座,包裹兩塊鉛皮,把原先的正常調釣狀態下的鉛皮裝在上面的鉛皮座上,再取比上面鉛皮重量大一倍的鉛皮包裹在下鉛皮座上,打開太空豆,是的鉛皮座能自由移動。在水底的狀態就是上鉛皮座懸浮,下鉛皮座躺底,但是由於太空豆已經打開了,所以相對來說不影響魚吃口的靈敏度。


如果這種方法還是不行的話,就只能採用繃竿釣的方法了,把浮漂去掉,在鉛皮座上裹適當的鉛皮,以克服水流,讓鉤餌到底。拉直主線,調整魚竿的角度和位置,使得魚線繃直,竿尖和魚線呈一定的角度,但要確保鉤餌大致在窩點範圍內。當魚吃鉤時,竿尖會抖動,我們握竿的時候也能感知到,此時可以提竿刺魚了,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寫到最後

釣魚是一個變化的運動,影響到它的因素很多,有流水的河流就是最大的變化因素,當然流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就要求我們要適時改變,方法多種多樣,我說的也不一定適合全部的情況,只要能釣到魚的都是好的方法。在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在野外作釣,尤其是河流水域釣魚,一定要注意安全,其本身的流水就是一個安全隱患,還有其它的安全問題也需要注意。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覺得可以的不妨關注一下!


大別山小農人


最起初的釣魚肯定就是在河裡釣的但是我們釣習慣了黑坑、水庫,真的讓你來到河邊,看著流水,你真的會釣魚嗎?光一個打窩的方法就難倒了不少釣魚人!因為如果釣河流的時候打窩不當的話,很容易釣不到魚!那麼在河流裡釣魚如何正確的打窩作釣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技巧。

首先就是我們不能直接用粉餌打窩!因為河道整個是流水的,當你用霧化較快的餌料打窩以後,窩料很快就會被衝散,基本上和沒有打窩一個效果,對於誘魚也沒有什麼幫助,而且還可能招來很多小雜魚。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開的餌料要加一些比重比較大的東西,比如酒米之類的,或者用咱們自己製作的麥粒、玉米粒之類的打窩和掛鉤作釣,這樣的餌料霧化很差,可以沉到水底,窩料也可以長期的存在水底。

如果你使用的餌料是粉餌製作,除了餌料裡要加入酒米之類的,然後捏的硬一些,不要讓餌料霧化的太快,最好使霧化極慢或者基本無霧化最好,然後最關鍵的就是要掌握好拋竿的頻率,一定要有節奏的拋竿,保持餌料不斷的入水,入水的聲音其實本身就有誘魚的作用!當魚過來咬鉤以後,還有一個餌料沒有霧化掉,但是隨著提竿它會釣入窩點,這個時候就會起到非常好的補窩的效果,保證窩子裡面能夠不斷的有魚可以釣!

總結下來就是在流水的河裡作釣的時候,首先是儘量不打窩,但是麥粒類比重大的是可以少量打的!作釣的時候用的餌料儘量沒有霧化,釣鯉魚基本都是釣底就可以,但是如果是釣草魚和鯽魚的話,可能需要查找魚在哪個水層開口再來作釣!



本性戶外


在江河這些有流水的水域中釣魚也是完全可以打窩的,但是必須考慮到流水對打窩的影響,在流水中釣魚打窩和靜水中是有很大區別的,包括窩料的選擇以及打窩的方法。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選擇洄灣處

每一條河流中都一定會有洄灣處,選擇洄灣處做為釣點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減少水流的影響。其次,洄灣處食物更容易聚集,所以魚的密度也會更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選擇洄灣背向水流的位置,直接面向水流衝擊的洄灣處是不適合釣魚的。

二、使用比重更大的粗顆粒窩料

由於流水很容易把窩料沖走,所以必須選用粗顆粒、比重大的窩料,並且在使用之前應該讓窩料充分吸水,以此來增加窩料的重量。例如使用大顆粒的小米、麥粒等等,這樣的窩料顆粒較粗,比重較大,充分吸水之後能夠有效對抗水流。

三、打窩點偏向上游方向

為了預防水流讓窩料移動,打窩的位置必須偏向上游方向一點。例如水流是從右向左移動,就應該在靠近右邊2米至3米的位置打窩,隨著水流的沖刷,窩料就會逐漸移動到正中間釣點的位置。

四、勤補窩

流水對窩料的損耗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流水中釣魚一定要記得勤補窩。雖然窩料很可能會被流水不斷沖走,但是隻要保持高頻率的補窩還是能夠讓窩點中有大量的窩料聚集,特別是在魚口較好的時候,如果忽略了補窩,魚就會隨著窩料位置的移動逐漸遠離窩點。


眼鏡哥說魚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我是野釣周小二。

河流裡面當然是可以打窩的,有以下幾種打窩方法分享給你

窩料和黏點,團成團狀,直拋釣點。

1、使用岸邊的泥土包裹酒米,拋向釣點,在水底暗流的衝擊下,酒米逐漸裸露,散味誘魚。

2、紗布,絲襪裝填窩料,再加塊石頭,封口繫繩,拋向釣點。注意 : 距離>漂浮落腳點30-50公分,避免與釣鉤纏繞。

3、豆餅,菜籽餅中間錐眼拴繩,拋與釣點處,在水下長時間浸泡的作用下,膨脹脫落,鯽魚鯉魚賊愛。垂釣結束,收起晾曬可以多次使用,經濟實惠。

題主想用手竿在流水中釣鯽魚,我個人經驗。釣位的選擇很重要,在選擇釣位時,流水量大區域可以不做考慮,生活在大河中的魚,都有遇見岔口就拐彎遊的特點。這些岔口,自然是與大河面連接的支流了。所以在這些有分支的水域處,只要水域深度合適,就一定會有魚道在此的。還有就是一些大河面中某些部位的中間位置,會有一些凸出來的半島形狀的地方,或者是凹凸的地方。這些位置中的一些回水灣處,都是魚群喜歡覓食遊戈的水域,在這種地方的水域垂釣,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漁獲。

流水中的魚類大多數都是生口魚,我們在垂釣的時候,雖然會受一些水流的影響,但是生口魚是隻要看到食物就會立即追逐的,所以不用擔心會有滑口魚出現。在流水中垂釣,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浮漂不好控制。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更換大浮力的浮漂使用,同時增加鉛塊的重量。只有這樣,魚漂才能不被水流衝的來回跑。流水中的魚類吃口一般都非常重,所以不用擔心會因為低靈敏度看不到魚口信號。


野釣周小二


河流流水打窩有兩種方式!

第一,定點水底打窩,採用水溶袋,裝好酒米底窩,裡面可以放一些石子增加重量和下底速遞,減緩衝遠的距離,這種窩子可以採用跑鉛,雙跑鉛,或者悶竿釣法,定點釣鯽魚!

第二,窩料打在你窩子上游,距離可根據水流速度估算,水下窩料為線窩,這種窩子結構釣鯽魚最好採用漂流釣法,調高目,釣低目,長子線,從窩子上游隨流水漂至下游,抓漂流過程的頓口,大信號,釣鯽魚速度比定點釣法還快!有興趣可以試試!


谷麥野釣解密


你好!南極蝦粉、鯉香螺、通威飼料用紅蟲在水暖的地方試試魚餌要香、要活 冬天河裡釣鯽魚,誘餌要香,以“藥米”為上乘。其做法是取靈草50克、排草6O克、香松50克小茵30克、滑石 30克、大黃 10克(均為無毒中草藥),放人高粱白酒浸泡,一個月後就可使用,但泡的時間越久,效果越好。垂釣前夕,將藥酒倒人少許盛有大米的塑料瓶中,製成“藥米”,“藥米”下水之後,香味很濃,鯽魚特別喜歡吃,而卻久留不會遊走,若釣行手中無“藥米”,也可用麥麩、酒浸碎米、玉米渣。菜籽兒餅。啤酒糟、食品屑兒等,攙人少量的食用香精或麴酒、糖,效果也不錯。寒冬釣鯽魚的釣餌一般是活食唱主角。線蟲、蚯蚓效果最佳這兩種釣餌腥味濃、蛋白質含量高、顏色紅豔,下水後又能蠕動,鯽魚見到如此美餐,豈能放過! 有些池塘,鯽魚吃慣了素餌,用索餌作釣餌也不錯,可用紅黃(紅薯)粒、玉米粑、麵粉、啤酒糟中未爛的麥子、玉米粒,如果加點香精、麴酒、糖,效果更好。 我平時野釣鯽魚時打窩子都用高梁米泡酒.覺得效果不錯.即經濟又好用,關鍵的還能打遠.小米太輕不能打遠.所以我一般不用鯽魚餌1).用料:白沙糖.炒熟的黃豆粉.熟玉米麵.丁香酒米.比例:1:2:2:1.打窩一次用量:春季10到30克,夏.秋季節50到100克.鬧小魚少的地方一天打一到兩次窩即可.小魚多的地方一天打3到4次. 2).用料:白沙糖,碎花生餅.炒熟的米糠.小米.蝦粉.比例:1:2:4:1:1.打窩用量同上. 3)..龍王恨產藍3鯽一盒加白沙糖二兩加炒熟的黃豆粉一市斤,混合後取30到50克用釣點的水攪拌成糊狀打入釣點.發窩快,效果好.但掛鉤釣餌必須使用藍三鯽加白沙糖,或搓或拉效果都很好(那怕是在混養塘釣,上鉤的90%以上是鯽魚). 4).用料:風誘.風6 .白沙糖,比例:1:1:1.用釣點水攪拌成稠糊狀打窩,用量同上.必須用風6加白砂糖做釣餌. 5).紅糖2000克.麥芙2000克.小米500克.碎豆餅1000克.先將紅糖放入鍋中加熱變成糊狀,隨即將其它幾種料到入鍋中迅速攪拌均勻後起鍋,等涼至不燙手是攥成雞蛋或拳頭大小不等的團再涼,等到不沾手時放入塑料代備用,到大水庫或湖泊垂釣時一次打入窩中,可持續垂釣7----15天不用續窩,而且魚越釣越多,打窩後的3到10天小心會累的爬不起來,最好悠著點........ 總之,釣鯽魚用餌氣味主要是甜其次是香;顏色主要是鮮亮(如白.黃.活餌紅蟲都比較鮮亮);用量寧可少一點千萬不能多;如果是用搓拉餌寧可軟一點千萬不能硬,如果是怕餌料在鉤上的停留時間過短,可以稍微多加一點拉絲粉和沾粉.特別是使用各種商品鯽魚搓拉餌,按其重量的20%加入白砂糖,再稍微加一點拉絲粉,釣效會明顯高的多.就是用蚯蚓野釣如果把掛好鉤的蚯蚓在濃度很大的糖水裡沾一下(出釣前用小瓶子按白砂糖.水1:1兌好)再下鉤入水,效果會比單純用蚯蚓要好很多. 用蚯蚓釣鯽魚要儘量用小紅蚯蚓,從頭部刺入尾部在鉤尖,如果蚯蚓太大就將其頭部的半截掐了扔掉,只用尾部的半截,穿鉤時仍然是尾部在鉤尖.這和釣野鯉魚用蚯蚓正好相反,釣野鯉魚用蚯蚓最好是菜地裡挖出的大黑蚯蚓,越大越好,而且是用頭部的半截比尾部效果好. 用搓拉餌釣鯽魚,如果是拉釣,只要窩子已經起來了,就不要拉的太大,要儘量拉的小一點窩子裡魚越多的時候,拉的越小越好,上鉤快,而且無空竿.如果是搓餌,要儘量把餌搓的細長,但要注意使餌從鉤底順著鉤柄向上長,鉤底下邊的餌不能長,否則會增加提空竿的次數. 當然,釣鯽魚的好餌還有很多,比如用糖水蒸熟的大米粒.蜂蛹.蛆蟲.大綠頭蒼蠅(夏季出釣時帶個蒼蠅拍,把釣出的小魚集中扔在岸上就會有大蒼蠅飛來,用蠅拍打住後做釣餌,對鯉魚和鯽魚效果都很好).在此不再一一敘說,基本的道理只要掌握了,就可以在實踐中舉一反三,得心應手。


橘子愛旅遊


可以的,溪流處只要不是太急,都是可以的,先不說能不能站穩漂。

打窩,首先考慮水流會沖走你打下去的餌料。打餌的時候,偏你釣點上方一點,也就是說水流方向,看水深,如果不是很深,就不要太遠,如果水有1米,水流不是很急,就偏上50公分左右。同時也得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

另外。打窩子可以選擇菜籽餅,砸碎炒香,加酒米。然後活點泥巴,拍成立體3角形,丟入窩點,菜籽餅具有誘魚性強,留窩時間長的特點。

魚竿就3.6手杆就好,或者找個小竹竿也行,釣魚嘛,開心就好。不用攀比別人用的什麼什麼杆,幾千幾千。就圖一樂。放鬆心情,放飛自我。

希望對你有點點幫助。





石少華


河裡有流水,手竿釣鯽魚能打窩嗎?

作釣中打窩是我們常用的誘魚方法,但是野釣江河經常會遇到流水,餌料霧化後會被水流沖走很難自己成窩,這時就更要靠打窩誘魚了!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有流水的河流中釣鯽魚怎樣打窩!

首先:選擇流水打窩需要的窩料

流水中作釣,細膩的粉狀窩料打窩是肯定不行的!它們會隨水流沉澱到釣點的下方,把窩點附近的魚吸引出窩點,從而起到負面作用。這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不霧化的顆粒狀窩料,比如小米、玉米糝、麥粒、米粒等,也可以用花生餅、豆餅類霧化很慢的窩料。考慮到以釣鯽魚為主,我們可以首選小米、玉米糝、麥粒或花生餅、豆餅,但是當水流過急時,小米、玉米糝容易被水沖走,最好以麥粒、花生餅、豆餅為窩料


其次:流水打窩的手法技巧

在平穩的水域中打窩,拋窩料時越集中、越靠近釣點越好,如些能把魚更集中的誘到窩點!但是流水中卻要有所改變,雖然同樣要求窩料集中,但是在拋投地點上卻不能在釣點的正上方,必須根據水流速度、釣點水深、窩料大小,適當的把窩料打到窩點的上游方向,這樣才能讓窩料隨水流沉到窩點

當用小米、玉米糝類打窩時,因顆粒較輕小,可與岸邊泥沙或商品粉餌混合後攏成團打窩。用麥粒、米粒打窩時,可藉助打窩器或直接手拋,注意一定打在窩點的上游位置。用花生餅類打窩,可先將其砸成2釐米左右小塊直接手拋,也可整塊用繩拴住沉入窩點,作釣結束後提出下次再用。


總結一下:以上便是流水中作釣鯽魚,對於窩料選擇和打窩技巧的淺析!在流水中打窩,最主要的就是推算出餌料從水面到水底,大概的移動距離,如此才能更好的找出窩料入水的位置

以上就是對問題們回答,希望能給釣友們帶來參考幫助!最後祝廣大釣友們:冬季出釣,大鯽大鯉!


大王的釣魚日記


大家好,我是小青年。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覺得不錯的話,釣友們可以多多關注一下,謝謝大家。

各位釣友肯定遇到過在自然水域釣魚走水的情況,有些釣友就會問走水還需要打窩嗎?下面小編就給給大家講講遇到走水時打窩和釣魚的技巧。

在自然水域釣魚我們經常會遇到走水的情況,如果這時候還只想著抽窩,那麼多半是誘不到魚進窩的,有魚進窩也非常慢。因為你用餌料抽窩,餌料的比重太輕,很容易被水流沖走。這樣一來你窩子里根本就沒有食物來吸引魚,發窩慢,魚口少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走水比較輕,可以用一些小顆粒來打窩,比如說酒米,麥粒,如果酒米也被沖走,那就用玉米粒,比重比較大的飼料顆粒。

如果走水更大,那就直接用餅狀窩料,比如說菜籽餅,花生餅之類的。不過打窩的時候都要根據水流的速度來判斷提前量

魚竿要選擇比較輕的竿子,調性要偏軟,因為軟杆子可以有效地保護你的線組,而且減少你斷線跑魚的幾率。主線要用質量比較好的專用“道系”線,根據情況配置0.6~1.2號的,子線也宜使用結節力強的,以0.3~0.6號為主,再視水溫高低、魚的掙扎力大小進行更換。但主、子線儘量不要過大,能承受住魚的拉力、不跑魚既可。

浮漂儘量的選擇小一點的浮漂,小漂肯定浮力小,上牽力也肯定小,冬天魚吃口輕很容易拉動浮漂。冬天浮漂不易調太高,當漂調的越高時,你的浮漂上牽力越大,魚在吃餌時上牽力越大,魚越難拉動浮漂,有可能會出現鈍口不中魚的現象。有一個誤區就是口越輕釣的越靈,你釣的越靈,魚越拉不動你的浮漂。

冬季釣魚一般都選擇細條的袖鉤,袖鉤鉤條細、輕、刺魚快,更容易在魚吃餌時入口,冬季魚開口小,鉤子不宜大。選擇釣線的時候儘量選擇小線組,在揚竿刺魚的時候一定要輕刺。冬季的魚體質弱、攝食慾望不高,需要大量的高蛋白,比如:蝦粉、魚骨粉、動物蛋白、植物蛋白。

冬季餌料味型腥大香小,餌料要輕、在魚吃餌時更容易入口;拉出餌的狀態要好、餌要飽滿。冬季魚是挑食吃的,餌料狀態好可以減少空竿,餌料輕方便魚的入口,大大的提高中魚率;餌料輕方便魚的入口。





小青年釣魚人


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