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用多長子線比較合適?

光頭魚司令


野釣是是一項可以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放鬆身心,鍛鍊耐性的娛樂活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項有益身心的運動中。



在野釣鯽魚時線組的配置上,子線長度對魚吃口的影響尤為重要。那我們在野釣鯽魚時,所搭配的子線到底多長最為合適呢?這還要從魚體大小,溫度,釣點有沒有小雜魚等方面來詳細分析。

從魚體大小來說。魚體越大,子線越長。由於大魚比較聰明,警惕性比較高,長子線的鉤和鉛墜的距離較遠,隱蔽性比較好,長子線的擺幅比較大,對魚的誘惑力也比較強,也不容易因為搭橋而斷子線。魚體越小,子線越短。短子線鉤和鉛墜的距離較短,餌料到位塊,浮漂所顯示的信號也比較明顯。

從溫度來說。溫度高魚兒開口比較好時子線可以長一些,溫度低魚兒開口小時子線就要短一些。

從釣點有沒有小雜魚鬧鉤來說。如果有小雜魚鬧鉤時,子線應該短一些,因為子線越長,擺幅越大,越容易吸引小雜魚的注意力,如果沒有小魚鬧鉤子線可以相對長一些。


短子線鉤和鉛墜的距離較短,餌料到位快,浮漂信號明顯。長子線鉤和鉛墜的距離較遠,隱蔽性比較好,對魚的誘惑力比較大,適用於大魚的作釣。

那麼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子線的長短到底多長合適呢?我們要根據作釣時的水情、魚情、溫度等一切因素作出相應的調整,短子線最短可以用到單根10釐米左右,長子線可以用到單根30~40釐米甚至50釐米。

還是那句話,釣無定律,要根據作釣時的所有相關因素來靈活操作。


悠然小釣


(野釣鯽魚,用多長子線比較合適?)

好啊,下面俺說點個人在野釣鯽魚時用多長的子線比較合適,提前聲明,這隻代表個人一點皮毛經驗!

本人在野釣鯽魚時用多長子線是分季節來選擇的,如果是冬季野釣鯽魚時還是短點的子線比較適合,原因是,冬季氣溫低太冷啦,鯽魚也怕冷,魚身也沒春秋夏季時靈活,吃餌料時也比較溫柔緩慢,所以說用短點的子線8公分的長度也可以了,這樣在鯽魚吃餌時轉到魚漂上的信號快些也容易看到,如果冬季釣魚用的子線過長不太適合,子線越長轉到浮漂上的信號越慢,動作還小也不容易看到。

春夏秋季野釣鯽魚時用長點的子線比較適合,長度在15公分以下。咱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天氣越暖和鯽魚吃餌就越猛,天氣暖和魚吃餌快,有時候窩子裡魚多,魚為了爭搶鉤餌只咬到一點餌料拉著就跑,這樣上轉的動作又快又假,這時候提杆也不會中魚,所以說,在天氣溫度高時野釣鯽魚用子線長點的好用,子線長些上轉的信號就慢些提竿也就少些,這樣也給鯽魚多點時間把鉤餌一起吃進緊嘴裡,只有魚把鉤餌吃進嘴裡提竿才能中魚。

行啦,上兩張圖片。不亂顯擺了吧,下次再聊。





神釣大俠1



打黑魚者


野釣鯽魚子線0.4一般40公分對摺,0.6的50公分對摺。冬天0.2或0.3子線30或35公分對摺。本人認為這種子線長度是靈敏度與柔軟度的平衡。


老盛91430


野釣的話十五公分左右就行,因為野釣不同於臺釣,障礙物比較多太長用起來不方便


六哥98968212


看魚情 不管是魚塘 還是野釣 魚快子線短 魚慢子線長 有些野釣的地方 鯽魚不大 但是速度很快 打浮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連指手套


野釣的話子線跟小弟弟一樣長就可以


抗浪小泥鰍


傳統釣,子線往往不要,單線。


天衡5


野釣20-35釐米為事宜。。黑坑一般50釐米合適。個人經驗。不一定全部適合。釣魚要因地制宜。釣法自然。


苻先生


野釣鯽魚的話,因為鯽魚一般體型不是很大,不需要很長的子線,一般15-20公分足夠了,子線過長的話反而影響票像,不靈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