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項目落地,歡迎您來監督!如果您發現有行政審批不暢、相關部門推諉出難題、吃拿卡要、服務保障不到位、漠視群眾利益等問題,您可以直接撥打運城市紀委監委舉報電話:0359-12388或者《監督熱線》辦公室電話:0359-2339080,您還可以編輯信息,將您的訴求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竭誠為您排憂解難。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垣曲縣沙溝河 何日不再髒亂差

連日來,垣曲縣多名群眾反映,該縣縣城沙溝河河道內垃圾成片,無人管理,隨著天氣一天天轉暖,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接到反映,記者趕赴現場調查瞭解,來看報道。


在垣曲縣城西,記者找到了這條縱貫垣曲縣南北的沙溝河,在京小宅小區對面,順著小路向下,只見河道內汙水橫流、雜草叢生、生活垃圾亂倒,還有人私搭亂建、開荒種地。

沿著這條河往北,記者在七一西路桃園小區附近看到,緊鄰小區的牆角,堆放著許多袋大大小小的生活垃圾,據小區居民講,這些大部分都是小區居民和附近村民扔的。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當地居民

沒有物業,就是這個扔一下,那個扔一下,石坡新村垃圾也倒。

當地居民

有的不自覺,有物業也不行,離垃圾桶三五尺,他都不願意往裡面扔,垃圾桶在門口都不扔進去。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採訪當地居民

在現場,記者看到還有村民在河道里種地,居民們說,之前垃圾更多,近期種地的人陸續在清理。


當地居民:種地給拾掇了。

記者:有人管嗎?

當地居民:沒人管。

記者再沿著此河道往北,來到友誼西路路口,這裡垃圾更多,臭氣熏天。附近商店店主也很無奈。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當地居民

居民:夏天臭的厲害。就是特別髒,煩死了,夏天蚊子多,蟲子真多。這倒了,垃圾剷車鏟上去不讓倒了,又倒後面去了。夏天臭也沒辦法,臭你也得聞。

記者:垃圾沒人管嗎?

居民:沒人管,亂七八糟亂倒。

記者:工廠的汙水嗎?

居民:不是,是後面那個小區地下排的水。

記者:那就是生活汙水了?

居民:嗯。

那這麼多垃圾都是誰丟棄的呢?

當地居民

居民:附近的都往這兒扔,這裡垃圾桶比較遠,他們出來時騎個摩托車不下車,直接一扔就扔到河裡了。

居民:西峰山村的人厲害,誰惹得起他,呼啦倒一個呼啦倒一個,你還不敢說說了,他還厲害呢。

記者:那你的村委會也不管嗎?

居民:誰能管著人家那麼厲害,當地七大姑八大姨的沒人敢惹。

店主們說,這裡的環境衛生反映的人也很多,去年好像有城建工作人員來過。

當地居民

城建局管理,去年成天說讓我看著任何人不能在這兒倒垃圾,你找城建局就行,當時還拉了個條幅。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隨後記者以小區業主身份來到垣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環衛處瞭解情況。

垣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環衛處工作人員

我也搞不清,我們也在考慮誰管,是社區還是新城鎮管,不是一說垃圾都是我們城建局管,我們城建局只管主街主路,各小區的屬於我們管,外面的就不屬於我們,你們可以到新城鎮問問。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記者又來到垣曲縣新城鎮綜合服務大廳。

垣曲縣新城鎮綜合服務大廳工作人員

河道應該是水利上管,新城鎮這邊只管村,城建局管垃圾。

隨後這名工作人員帶記者找到該鎮副鎮長。

垣曲縣新城鎮副鎮長

我不知道具體位置,回來我問一下。

這個副鎮長電話聯繫了上王村村支書,20分鐘他趕了過來。

垣曲縣新城鎮上王村村支書

我們現在已經安排了兩個組,讓兩個居民組人先把垃圾清理了,回頭收物業費,讓城建局拉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河道主管機關,同時明確在河道管理範圍內,禁止堆放、傾倒、掩埋、排放汙染水體的物體,那麼作為垣曲縣水利局河道管理站是如何整治的呢?記者電話聯繫了該站尚站長。


監督熱線 | 垣曲縣沙溝河 汙水橫流垃圾成片無人管


垣曲縣水利局河道管理站尚站長

尚站長:今天設計院就過來了,河道規劃出來才能整治。

記者:什麼時候能設計出來?

尚站長:設計也得兩到三個月。實施方案拿出來,評審完後交到政府,然後看政府安排怎麼整治。


《監督熱線》這樣說


垣曲縣沙溝河生態修復工程本是一項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從該縣住建局環衛處到新城鎮政府、再到村委會,竟然長期對這種髒亂差現象坐視不管,相互推諉、慢作為、不作為,讓垣曲縣這張生態名片蒙羞,希望垣曲縣政府主動作為,把關於民生的事辦實辦好,為居民創造一個“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本臺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