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近日,电视剧《刘老根3》热映,时隔多年,《刘老根》系列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赵本山和范伟两位黄金搭档再度联手,成为了电视的看点。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看电视不得不想起当年的“丁香”——高秀敏,如今已经去世15年。

01

高秀敏1959年出生于吉林省,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高秀敏从小就开始赚钱养家。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别看身板不大,但是有一口大嗓门,15岁的高秀敏就进了民间艺术歌舞团唱二人转,她的梦想就是考入县剧团。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努力了三年,却考入了侯县城炼油厂宣传队,梦想也算是实现了,在宣传队里她也认识了一个吹唢呐的老师叫何庆魁。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但这个时候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人将会陪她走过后半生。

经过在宣传队几年后锻炼出了高秀敏的专业能力,无论是二人转还是表演,她都信手拈来。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同时也迎来了她的爱情,认识了京剧武生出身的李云启。

开始的时候两人一起下乡演出,时间一长,两人擦出了火花,发展成为恋人。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高秀敏的家人对这个女婿也非常满意,

之后两人结婚并且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李萱。

一开始的时候两人感情非常好,家庭也比较幸福,直到1982年,高秀敏考入了扶余市民间艺术团。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高秀敏从一个演员做成了艺术团的副团长,两人的感情也有了隔阂,

02

一天高秀敏下班遇到了当年前在宣传队吹唢呐的何庆魁,两人相互寒暄之后,高秀敏对他说:

“何大哥你会写为什么不写点东西呢?如果被用的话,还会给你演出费。”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之后何庆魁就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活,与高秀敏长时间的接触下,

两个人互相欣赏产生了感情。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一边与丈夫聚少离多的生活,一边两个人感情迅速升温,很快,高秀敏就与丈夫协议离婚,女儿跟随高秀敏。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那何庆魁呢,其实也早有家室,妻子张艳茹是一名乡下知情,在何庆魁一无所有的时候嫁给了他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在和高秀敏成为恋人后他一直将这件事情瞒着妻子,不知怎么说出后,最终在备受煎熬的情况下他说出了:

“艳茹,我们离婚吧,我离不开秀敏。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张艳茹没想到共患难的丈夫竟能说出这样的话,张艳痛苦不已并没有同意离婚,她说道:

“何庆魁,你走吧!心不在这了,十头驴都拉不回来。

我不会拖你后腿的,你可以和高秀敏在一起,但我永远不会同意离婚的。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从1993年开始,何庆魁和高秀敏正式同居,虽然他们没有合法的夫妻身份,但外界都认为他们是夫妻。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1995年张艳茹让孩子将何庆魁叫回老家,她对何庆魁说愿意离婚,可是这一次,何庆魁却不愿意了,何庆魁哭了,他对张艳茹说:

“艳茹,我对不起你,我爱秀敏,她浑身都是戏,她帮我成功了,我离不开她。

但你善良,通情达理,跟着我受了那么多苦,我没能给你什么,不能连婚姻也夺走。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最终张艳茹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都没能离成婚,她和高秀敏、何庆魁之间以一种默认的特殊关系存在。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两个人在一起后没有感情的牵绊在事业上更加成功,高秀敏凭借何庆魁的小品《包袱》一举拿下小品大赛的金奖。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这次演出后使得两个人的名声越来越大,之后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同为小品演员的赵本山。

03

作为都是从东北走出来的艺人,三个人认识初期可谓是有说不完的话,赵本山对何庆魁的创作能力也是非常认可。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1997年赵本山与范伟被选中要上春晚,在这时他们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需要改稿,编剧却临时有事来不了。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赵本山想到了何庆魁,结果呢,经过何庆魁的修改,这部小品比之前还要好,两个人也开始了合作之路。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随后的《拜年》《卖拐》《卖车》都是出自何庆魁之手,高秀敏、赵本山和范伟也组成了小品界的“铁三角。”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何庆魁也可以说是一手将赵本山捧红的人,没想到接连几次合作下赵本山与高秀敏的关系却发生了变化。

04

2003年,为了备战春晚,高秀敏、赵本山都在积极准备新小品。

在这期间,高秀敏接到了通化一个好姐妹的电话,这位好姐妹对高秀敏说她在通化办了一场演出。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但是临演前主角不来了,这意味着这场演出失败的话,她要赔偿40万,面对好姐妹的求助,一向仗义的高秀敏连忙赶往通化。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并且确定了她到达通化的这天央视不会审查她和赵本山的新小品。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她

前往通化这一天,央视来审查节目了。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好在那天在通化演出完之后,高秀敏立马赶了回来,但是因为小品剧本有改动。

时间问题两个人又没有对修改后的新剧本进行彩排,他们在接受央视节目审查时表演得不是十分理想。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对于工作非常认真的赵本山觉得高秀敏对待工作不认真,他开始责备她、批评她。

回来后高秀敏就已经向赵本山解释过原因,此时她也不乐意了,她对赵本山说:

“我就这样,用就用,不用拉倒!”两人大吵了一架。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2004年赵本山想在春晚上表演何庆魁创作的小品《送水工》时,赵本山没有再找高秀敏。

而是找了宋丹丹,后来因为宋丹丹有事不能出演,赵本山才找高秀敏救场,为了大局着想。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高秀敏答应了赵本山,然而在合作完《送水工》之后,

高秀敏和赵本山再无合作。

05

随着高秀敏离开赵本山,何庆魁自然也不与赵本山合作,离开赵本山的高秀敏事业并没有走下坡路。

反而越来越好,她投资并主演了由何庆魁编剧的乡村轻喜剧《圣水湖畔》,大获成功。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高秀敏计划在2005年9月拍摄《圣水湖畔》第二部,可是一场意外来临。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2005年8月8日,何庆魁的大儿子何树春遭遇车祸去世,何庆魁伤心欲绝。

那时高秀敏还给老朋友雷恪生打了一个电话,她对雷恪生说:

“老何的儿子出事了,原定于9月拍摄的《圣水湖畔》续集拍不上了。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今年虽然拍不上,明年一定拍,一切损失由我来承担,可是何庆魁、雷恪生怎么也想不到在何树春去世10天后,高秀敏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7岁。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高秀敏的离世,让所有人都悲痛不已,又顿感震惊。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而最悲痛的人莫过于何庆魁,他在10天之内,接连痛失两位亲人,这一年,何庆魁57岁。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得知高秀敏去世的消息后,赵本山立马赶到了何庆魁身边高秀敏葬礼那天,赵本山哭喊着:妹呀,哥来晚了。

结语:

高秀敏迎来了艺术上的知音和事业上的巅峰,同居14年唯独至死没有得到一张结婚证,没有名分。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妻子张艳茹听闻高秀敏去世后,也是非常震惊与悲伤。

便让二儿子披麻戴孝同父亲一起去送她最后一程。

然后自己对着高秀敏遗像说:

“秀敏,其实,这些年过去了,我原谅了你,爱本无罪,你怎么走得这样早啊!

到最后我也没真正把老何给你,你一定很遗憾吧!”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多年后赵本山感慨道:我们哪有什么矛盾,只不过因为一句话的事。

直到秀敏离世也未曾和解,两个人一时都没有转过弯。

赵本山对何庆魁冰释前嫌。

对着何庆魁说:“咱们不写了,我养你老。”

这一句话让他彻底放下了曾经的恩恩怨怨。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何庆魁对张艳茹的爱,是因为只有她欣赏他支持他,那是他当时最需要的。

何庆魁对高秀敏的爱,是因为她能帮助他成功,那也是他当时最需要的。

高秀敏:与何庆魁同居14年至死没名分,与赵本山因一句话至死未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