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為什麼要提按,圓轉不好嗎?

用戶6297163227373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書法沒有提按,只有圓轉會是什麼樣呢?大家想不想看一下,也許你會驚訝說,還真有這樣的字啊。

上圖就是隻有圓轉,沒有提按的遊絲書,作者是南宋的吳說。這種書法作品,乍一看還挺有味的,挺新鮮的,但是時間稍微一長,就會覺得索然無味。

為什麼這樣的字看的時間長了會索然無味呢?因為缺少變化,沒有粗細的變化,也沒有快慢的變化,也沒有方圓的變化。

上圖是米芾的《張季明帖》,如果和上面的遊絲書進行比較的話,你會感慨,這樣的書法才是真正的讓人賞心悅目。

我們常說書法是無聲的音樂,音樂是有旋律、有節奏感的。如果一幅書法作品只有圓轉,沒有提按,也沒有方折,就像上面的遊絲書,就好像一手音樂,只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一種節奏在響,請問這還是音樂嗎?又有誰會欣賞這種音樂呢?

要把書法學好,關鍵就是“提按”二字,從這個角度去欣賞古代名家的法帖,你才能找到書法技法的核心。

書法有著各種書寫技巧,而“提按”是最核心的筆法之一。“文似看山不喜平”,書法也一樣,只有書寫的時候有提按的變化,才能寫出粗細變化的線條,提筆線條細,按筆線條粗,提筆行筆快,按筆行筆慢,方折多按筆,圓轉多提筆。有了提按的銜接變化,書法作品的點畫線條才會有層次感,讓人耐看,回味無窮。

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說:“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可見古人對書法中的提按是多麼的重視。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傳統書法文化分享,感謝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提,按,轉,折等是軟筆書法中的幾種書寫筆法。

懂筆法是毛筆字練習的基本功,練字先練筆法,學會筆法,事半功倍。否則不算入門。

你說的圓轉也是一種筆法,只不過常用在行草當中,而提按等在楷書中常用。

當然,會用提按轉折等筆法,在熟練地使用中鋒行筆,那麼基本筆畫關就過了,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了,假以時日,就有小成。

總結:學習書法就應該活學活用,臨帖也要活,多問幾個為什麼,多請教。

與大家切磋,共勉!


雨落一方


劉熙載《書概》中道:"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辨按尤當於起筆處,辨提尤當於止筆處。書家於提、按二字,有相合而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

在書法中,線條有粗細變化才有節奏感,起筆按而止筆處提。用筆重處易成"墨豬″,書寫時實按虛提,要顯得有骨力。

用筆輕處用提筆法,易浮薄。要實提而虛按。要顯得細筋入骨,則可免於飄浮。

在筆畫轉折處有方筆,在轉折處先提再頓。

在筆畫轉折處,行書和草書中為了書寫快捷和變化。也用圓轉法。像圓弧形。

祝枝山書草書作品《赤壁賦》(見圖)。線條有提按頓挫,輕重快慢。字形結構中,轉折不是一味的用方筆,也不是一味的用圓轉,而是方圓並用。在同一筆畫中,如果有二個轉折,一個方,一個圓。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性。毛筆書法要用到毛筆,毛筆的特性是什麼?那就是軟,有彈性。毛筆書法就是要充分利用毛筆的特性,追求書法藝術的最佳效果。


首先,毛筆在書寫時有兩種運動。一種是上下運動,一種是平面運動。上下運動就要產生提按,毛筆寫出的 筆畫才會產生粗細;同時,在書寫過程中,提按能讓筆畫具有彈力,體現力量感,產生靈動性。

在平面運動上,分兩個方向:單向運動及轉向。轉向運動分兩種,一種是圓轉,一種是方折。圓轉及方折都是書法需要的:方折稜角分明,給人剛硬的感覺;圓轉流暢,給人柔順的感覺。書法的字有方有圓,剛柔相濟,從而形成生豐富的形態變化。單純的方折或單純的圓轉,都會顯得單調。

其實,提按動作在我們書寫過程中永遠都存在,就是做圓轉的時候,也是有微微的提按動作的。通過提按讓筆鋒順著走;如果無提按動作,僅僅是轉,筆鋒就會產生散亂,沒有彈力,筆畫就沒有了生命力。


其次,毛筆是用軟毛做成的,在書寫過程中,會產生散鋒,絞鋒現象。筆鋒散亂無法進行書寫時,就需要我們用技術去把它調整好。其中調理筆鋒的一個方法就是進行提按。提起來後,毛筆就會恢復原先形狀,再按下去書寫。如此往復。


再有,毛筆書法是一種藝術,藝術要有感染力。毛筆書法像音樂一樣,是有節奏,有強弱,有快慢的。毛筆對於書法家來說,猶如指揮家手中的指揮棒,在抑揚頓挫間表達著不同的情感,具體是通過提按等動作,讓情緒轉化為有質感的筆畫——按下去就重,提起來就輕,同時伴隨行筆快慢的變化,傳遞出書法家或悲傷或喜悅,或平靜或激動的心情,書法由此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正是“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毛筆書法離不開提按,巧妙地運用,靈活地搭配,書法才能煥發出奇異的藝術光彩。


芳菲柏慧工作室


書法的提按和圓轉都是筆法的的一部分。只圓轉不提按,線條不易產生粗細變化;只提按不圓轉,用筆直來直去,缺少靈動和飄逸。

不同的書法風格在使用提按和圓轉方面表現也不太相同,大多的筆畫造型,都包含多種用筆技巧,並非是單一性的。訓練時要力求一筆到位,先慢後快,隨著日月積累,提按和圓轉就會無意識地在書寫時表現出來。


龍銘書客


書法有圓轉,更需要提按。

書法的圓轉固然重要,提按對於書法來說是羹重要的一層,沒有提按的圓轉觀感上也很精彩,出色,對於硬筆還不甚明瞭,而對於毛筆書法來說,那是莫大的弊端!

所以說,有些人寫出來的書法粗細不分,提按難明,即使個人是功成名就,被明眼人指出後也閉口無言,因為提按是書法不可不邁的門檻,缺少了,何談書法?

圓轉不可不明,而提按是重中之重!


一笑貫長天


很高興回答您提出的問題

提按和圓轉雖然都是運筆過程中的技巧,但是他們的概念是不同的。提按是我們在運筆時毛筆通過與紙面的接觸上下運動,進而會出現粗細不同的線條。而圓轉和方轉則是毛筆在行進過程中需要改變方向路線,進而通過調轉筆鋒,來實現他的方與圓。

說到提按,是在書法學習中必須掌握的技法,沒有提按的變化,線體就不豐富,無論是在單個字中還是整篇的章法中,都需要通過提按來實現粗細的變化,產生強烈的對比。舉例說明:下面我們通過乾隆皇帝的字和褚遂良的字來對比,看看效果。

明顯可以看出褚遂良的倪寬贊,在線條就豐富一些,變化也比較明顯。尤其是他的橫畫,一般由重到輕,再到重,這就是提按產生的效果。再看乾隆皇帝的御筆,線條上就比較單一,毫無情趣可言。

圓轉和方轉,一般在寫草書的時候用圓轉,些楷書的時候多為方轉。我們可以通過孫過庭書譜和魏碑來看看效果。

可以看出魏碑在轉角處有稜有角,而草書書譜多采用圓轉來實現。

希望以上能幫到您!


筆墨丹青zsw


題主你好!我是青翁文化。

提按是學書人的基本筆法,例如寫一個“一”字,就包含了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也就是提按。

再來說圓轉,看下圖“雨”字,一個楷書,一個行書。

第一個字提按明顯,第二個字使用圓轉,一氣呵成。

提按和圓轉是書法中的兩個技巧,需要配合使用。全部使用圓轉的話,那字必定飄浮無力,沒有根基。


青翁書法


我國傳統書法指用毛筆書寫文字,毛筆的特點是柔軟而又有彈性,在書寫時這些特點都會充分發揮作用,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分析一下什麼是提按,什麼是圓轉。在運筆過程中有提按使轉等動作,提為了筆不至於觸紙太深,但也不能提出紙外,所以又得按,這兩個動作是縱向運動,相互制約,從而根據字形筆畫粗細大小來不斷變化,永遠處於動態平衡之中。那麼使轉就是在水平方向的行筆和轉折,這裡的轉折就與問題中的圓轉有關,轉折進一步分為轉和折,圓轉相對於方折而言,圓轉會顯得字中筆畫婉約柔媚,而方折筆則更顯筆勢蒼勁利落。所以,綜上,書寫時提按和圓轉並非二選一的關係,而是提按必須用到,而圓轉則根據藝術表達需要適當應用。



鴿山隨筆


很高興與你探討書法的提按和圓轉:

1、提按,有兩大作用。其一,提按可以產生線條的粗細變化。當然筆鋒換面也可以產生粗細。其二,提按,是調鋒的動作。上一個筆畫收筆時,一提,鋒就自然聚攏,迴歸中正,便於進行下一個筆畫起筆,一按,筆毫鋪開,一頂,就行筆了……

2、圓轉,通常是與方折對比理解的。圓為轉筆,體現陰柔之美;方為折筆,體現陽剛之氣。圓轉與方折並施最好。

圓轉圖示:

方折圖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