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醒系列002: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紅樓夢醒系列”是作者再讀《紅樓夢》時,分享的閱讀體會,立足文本,從社會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各個角度切入,公諸同好者一起品評,力求為青年人做導讀。本文是該系列第二篇,講到真事隱去假語存言,淺談人物塑造技法,漫說人生起伏際遇……

真事隱去,假語存言。

《紅樓夢》的故事就從甄士隱和賈雨村開始。甄士隱是一個地方望族,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是衣食無憂的鄉宦之家,而賈雨村是父母雙亡、孑然一身的窮書生。賈雨村進京趕考盤纏用盡,暫住在甄士隱家旁邊的葫蘆廟裡,平時賣字畫維生,因甄士隱常常光顧,這樣一來二去兩人也就相識了。

作者對於人物塑造的寫作手法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物的命名。作者多次使用諧音的方式,來介紹人物性格或揭示人物命運,很值得玩味。作者開篇就指明甄士隱指的是“真事隱”,把真實的事情藏起來,賈雨村指的是“假語存”,意圖很明顯是指不實的言論保留了下來。作者對於賈雨村的介紹很有趣,原文是“姓賈名化、表字時飛”,諧音譯作假話、是非。類似的人物命名方式,後面還會遇到很多。

我想“取名”這件事,對於中國人來說向來是極其慎重的。哪怕是到了今時今日,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新生兒取名字是要找人算過的,需結合生辰八字,還要平衡命理的金木水火土……這當然帶有一點迷信色彩,因此“取名”的市面價格也是參差不齊的。

中國人願意相信,名字是伴隨人一生的,是可以規範、影響人一生的信念,例如張勇、趙敏、王興國、李英豪等等。我想這是中國漢字的獨特魅力所在,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文化基因,當然也是我們應該引以為豪的文化自信。我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聽媽媽講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我要一遍一遍的聽,媽媽要一遍一遍的講,講到最後可能出現很多個版本,但這些細節根本不重要了,因為我們聽得出來名字裡寄託的是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待,濃縮的是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深情厚意。由此看來,把“取名”當做中國人的第一次家庭教育實不為過。

紅樓夢醒系列002: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87版《紅樓夢》劇照


有一天,夏日炎炎,甄士隱趴在書桌上睡著了,隱隱約約做了一個夢。夢裡面,他見到一僧一道說是要把一塊美玉送去投胎。他便上前仔細詢問來由,接過美玉看到上面鐫刻著“通靈寶玉”四個字,後面還有一些小字沒有來得及看清楚就到了太虛幻境。一僧一道拿過通靈寶玉就離開了。甄士隱想要跟過去的時候,就突然驚醒了。

“一僧一道”的描述非常有趣。我們知道,僧是指和尚,是佛教,而道是指道士,是道教。僧和道,無論是哪一個都可以點化世人、引人超脫,但書中的一僧一道一起出現,我猜想應該是作者並沒有想要有意推崇佛教或者道教,而只是單純借了僧與道來做全書人物的精神指引。開篇一僧一道帶寶玉去太虛幻境掛號下凡,結尾的時候一僧一道還會帶歷劫結束的寶玉來太虛幻境銷號的。

道教、佛教,我想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碰撞和交融的。到了明朝《西遊記》的出現,我們就看到雖然是講玄奘和尚西天取經的故事,但是通篇穿插了很多重要人物和情節都是道家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人盡皆知,取經路上遇到的妖怪大多又是道家偷下凡的孽畜。在《西遊記》裡,讀者甚至發現會有道教和佛教不分“家”的情況,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找來看看。還有我們熟知的關公,他不僅在道教被奉為財神,而且還是佛教裡的伽藍菩薩。由此看來,道家佛教的淵源還是很值得玩味的。

甄士隱醒來後,夢的內容就忘了大半。夏日炎炎,甄士隱於是抱著女兒英蓮出去溜達,巧的是在門口遇到一僧一道,那僧癩頭跣足,那道跛足蓬頭,瘋瘋癲癲,揮霍談笑而至。和尚指著英蓮說,“這孩子有命無運、累及爹孃,把她給我吧。”甄士隱當然不會給,趕緊抱著孩子回家啦。和尚說“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甄士隱聽到了卻也有點不明白,想要問清楚的時候,僧道已經不見蹤影。

我們都知道僧道是來度化英蓮的,可是甄士隱並不知道,眼前的癩頭和尚,光著腳,瘋瘋癲癲,哭哭笑笑,他說的話恐怕大多數人是不會當真聽得進去的。我們的生命裡也經常遇到給我們帶來“天機”的人,大多也都是並不起眼的人物,比如父母就經常作為過來人給乳臭未乾的孩子各種建議,可是又常常被子女不屑。這些“天機”,聽懂了就聽懂了,聽不懂也就真的聽不懂了。也許非得碰幾個釘子才能領悟吧。

紅樓夢醒系列002: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清 孫溫 繪


僧道走後,甄士隱遇到了賈雨村,就邀他到家裡小坐。不巧剛坐下甄士隱就有客人到訪,於是留了賈雨村獨自在書房。賈雨村在書房翻看詩書解悶,聽到屋子外有女子咳嗽。賈雨村走到窗前看出去,是一個眉目清秀的丫鬟在摘花。丫鬟起身要走的時候,發現窗內有一個穿著破舊衣服的男人。

這裡原文的描寫非常有趣:

這丫鬟忙轉身迴避,心下自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我家並無這樣貧窘親友。想他定是主人常說的什麼賈雨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有意幫助賙濟他,只是沒什麼機會。’”如此一想,不免又回頭一兩次。雨村見他回頭,便以為這女子心中有意於他,遂狂喜不禁,自謂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

很顯然,這是一個“襄王有意,神女無心”的故事。賈雨村因為一個女子多看了自己兩眼就狂喜不禁,可見這時候的賈雨村是多麼落魄,內心是多麼的渴望被關注。


紅樓夢醒系列002: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繪畫作品“賈雨村風塵壞閨秀”作者佚名


渴求“存在感”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體驗。不可否認,生活裡總是有一部分人會被“隱身”,是灑在人堆裡看不到的那個。同樣作為老師,我和蔣勳老師有一樣的體驗。在班級裡,我總有一兩個孩子叫不上名字,甚至想起來的時候會面目模糊,不夠真切。我堅信,一定不是這些孩子不聰明,也不是這些孩子不優秀……於是,我努力地讓自己關注到每一個孩子。點燃孩子求知慾望的,不一定是苦口婆心,有時候可能就是一次點名回答問題,一次不經意的多看兩眼……

“求生欲”,這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卻在當今網絡社會里屢屢被提及。換成比較書面的語言,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抗挫折能力。賈雨村無疑處在人生的低谷。他每每寬慰自己,就借用古人的詩句,“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我也想借用這兩句詩寬慰和鼓勵所有暫時不得志的青年人。

至此,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夥伴們,預知後事如何,我們接著往下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