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2020年的開頭,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打亂了我們團圓的腳步,我們不斷通過電視、網絡瞭解這場沒有硝煙但卻嚴峻的戰鬥。


《確保戰“疫”物資運輸一路暢通》《網絡視聽節目編織抗“疫”之網》《寫在全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際》……這些都是來自新聞媒體的報道,標題中都不約而同使用了“疫”這個字,那麼“疫”是什麼意思呢?


於是,我們這次創意讀寫作業設計就從漢字的源頭甲骨文說起吧!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漢字探源:“疫”(20分鐘)


“疫”的甲骨文字形有兩個,一個為左中右結構,左為病床,中為躺在病床上的人,人旁有水滴表示出汗,右為一手持棒作打擊狀。 第二個字形結構同樣為左中右結構,左為一手持棒,中為躺在病床上的人,右為床。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疫”的金文字形尚未發現。戰國秦簡“雲夢日甲”字形接近現代字形。《說文解字》中“疫”小篆字形稍有改變,左為床形,右為平放的棒,中為人,下為手。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隸變後,楷書寫作“疫”本義厲鬼害人,發燒臥床。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人類在採集狩獵時期,吃野草、水果,獵獲小動物,比如田鼠、麻雀、兔子等。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一旦吃到毒草,或者吃到帶有細菌或病毒的動物,就會生病,甚至染上瘟疫。


當時,人們並不知道是細菌或病毒引起的瘟疫,以為是鬼怪進入人體作怪,使人體溫升高,臥病在床,有的還出虛汗,並向接觸他的人蔓延。人們把這種想象用符號記錄下來,就寫作疫。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我國漢字的演變順序為: 。


2.“六書”是古人解說漢字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後世學者定名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根據上述對“疫”字形機構的變化,說說甲骨文“疫”運用了上述六種造字法的哪一種?


3.請用現代漢語解釋一下“疫”的含義: 。


學習小支架:

1.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


2.“六書”是古人解說漢字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後世學者定名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象形: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指事: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中較抽象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


形聲: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


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


會意: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所以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併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 “水”合起來,表達字義。


轉註:屬於“用字法”。各說文家解釋不同。大致有“形轉”“音轉”“義轉”三說。不同地區因為發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閡,以至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稱呼。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義都是長者。


假借:漢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發展起來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繪,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圖像和筆畫來表現,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隨時造出文字來表現,於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表 ,這種跟借用的字的形義完全不合的字就稱為假借字。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創意字體(20分鐘)


2月2日,雲南大理市的一份《應急處置徵用通知書》(大市衛徵【2020】1-61號)顯示, 一批發往重慶市的9件口罩,被大理市政府應急徵用。


戲劇性的是,這批物資卻是重慶市政府指定企業採購用於重慶市疫情防控的緊急物資。批口罩,還是動用海外關係向友好城市購買的,共9件598箱,其中包括幫湖北黃石代買的部分口罩。


重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組發給大理市衛生健康局的《關於商請放行暫扣物資的函》顯示, 重慶方面在大理市扣下這批物資後曾發函索要,但由於口罩已經分發使用,無法追回。


抗肺炎物資在運輸途中被應急徵用的事件非常罕見,但也反映出全國各地區口罩物資緊缺的局面。網民們開始了對大理“不講理”的口誅筆伐,併發起#大理請把物資還給重慶和黃石#的話題。


微博上的一個創意設計師“王左中右”基於此次事件給大理設計了一個LOGO,請你根據上述新聞,說說這個創意LOGO的設計思路。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學習小支架:

1.王左中右,“80後”,著名的字創意作者。王左中右基於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進行文字創意,他用自己的“變態字”或講述某個新聞事件,或表達對某個名人的看法,有時也會透射出不大也不小的人生哲理。


2.據新京報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趙鵬表示,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出於控制疫情的需要,政府確有徵用物資的權力。“但《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政府,只能徵用本行政區域內的物資。如果涉及全國範圍或者跨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徵用,應該由國務院進行。”趙鵬表示,處於運輸過程中的快遞應當屬於跨行政區域物品,因此,徵用權屬於國務院。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來自遠方的迴響(60分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國家向中國伸出援手,既有物質支持,也有精神鼓勵。其中,在日本有關組織、友好城市捐助中國的物資包裝上,印有含意雋永的偈子(jì 佛經中的唱頌詞,大多是詩的形式,又名偈詩)、詩句,引發中國網民共鳴。


如:

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支援湖北高校的物資紙箱上印有一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舞鶴市向友好城市大連捐出的物資上也印著一句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日本NPO法人人心會、日本湖北總商會等四家機構,聯合為中國一線醫務人員捐贈3300套防護服、6000雙鞋套,每一個包裝箱上都寫著出自《詩經·秦風·無衣》的詩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富山縣給遼寧送去的救援物資上,居然信手拈來般地作了一首詩:“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這些詩句的運用,大家在感受到暖心的同時,也在中國互聯網上引發了一些爭議。


有些人覺得惋惜,曾經屬於我們的唐詩宋詞,現在脫口而出的,卻是日本人,中國網友驚歎日本人捐贈都做得如此高雅,反思現在我們對於唐詩宋詞等傳統文化的態度。


也有人認為,不應過度解釋,片面抬高日本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而貶低中國流行的“武漢加油”等口號的激勵作用。


1.請大家查閱資料,說說這些詩句的含義。


2.對於網絡上的爭議,你的想法是什麼?


3.從這件事情中,你認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學習小支架:

1.“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源於中日曆史上的佛教典故,日本相國長屋贈送中國唐代佛教大德上千件袈裟,邊緣都繡著一首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首偈子記載於《全唐詩》第732卷,詩題為“繡袈裟衣緣”,感動了高僧鑑真,於是鑑真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2.《送柴侍御》

王昌齡(唐)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3.《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4.同氣連枝,漢語成語,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自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


5.脫口而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日本到底是怎樣一個國家?(點擊文字查看文章)


6.我們的語言不是花底褲、素底褲的問題,是沒底褲的問題!(點擊文字查看文章)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閱讀文言語段,回答問題(不含選做,30分鐘)


疫病在古代隨著戰爭、動亂、遷徙不斷髮生。公元25(東漢光武建元元年)年至公元220年(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是我國曆史上非常罕見的瘟疫頻發時期。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瘟疫尤為厲害,長達八年之久。下面是建安二十二年疫情的相關歷史文獻的記載。


選段一:二十二年冬,有星孛①於東北。是歲大疫。——選自《後漢書·孝獻帝紀》


註釋:

①孛[bèi]:古書上指光芒四射的彗星。


選段二:文帝(曹丕)書與元城令吳質曰“昔年疾疫,親故多離②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選自《三國志·魏書·王粲傳》


註釋:

②離:同“罹[lí]”受,遭逢,遭遇。


選段三:建安二十二年,(司馬朗)與夏侯惇、臧霸等徵吳。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巡視致醫藥。遇疾卒,時年四十七。——選自《三國志·魏書·司馬朗傳》


選段四:曹植《說疫氣》建安二十二年,癘氣①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②門而殪③,或覆族④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⑤此者,悉被⑥褐⑦茹⑧藿⑨之子,荊室⑩蓬戶⑪之人耳。——選自《太平御覽》


註釋:

①癘[lì]氣:為具有強烈傳染性的致病邪氣。

②闔[hé]:全

③殪[yì]:死亡

④覆族:全族

⑤罹[lí]:受,遭逢,遭遇

⑥被:同“披”

⑦褐:粗布或粗布衣服。

⑧茹:吃

⑨藿:豆類作物的葉子

⑩荊室:用荊條搭建的屋舍。借指窮苦人家。

⑪蓬戶:用蓬草編成的門戶。形容窮苦人家的簡陋房屋。


選段五:去冬(建安二十二年)天降疫癘,民有凋傷,軍興於外,墾田損少,吾甚憂之。其令吏民男女:女年七十已上無夫子,若年十二已下無父母兄弟,及目無所見,手不能作,足不能行,而無妻子父兄產業者,廩食①終身。幼者至十二止,貧窮不能自贍者,隨口給貸②。老耄須待養者,年九十已上,復③不事,家一人。”——選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註釋:

①廩[lǐn]食:公家供給口糧

②貸:借。隨口給貸:國家根據人口借予糧食。

③復:免除徭役或賦稅的意思,復不事,家一人指免除家中一人徭役。


閱讀上面文言語段,回答下列問題:


1.解釋下列加點字:歲 書 悉 贍


2.請將下列句子用“/”斷開,並翻譯: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巡視致醫藥。


3.根據選段二,查閱資料,說說“建安七子”是哪七子?與“建安七子”同時代的“三曹”是誰?


4.根據選文一~五段,說說建安二十二的大疫造成了什麼嚴重後果。


5.面對疫情,曹操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


6.結合選段,以及疫情期間的相關新聞,這場新型冠狀病毒將會給中國造成怎樣的影響?(提示:可以從經濟、政治、衛生、公共安全、國民素養、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等方面考慮)(選做)


學習小支架:

1.禁食野生動物,“舌尖上的中國”需要來一場革命


2.倡公德明私德,全民戰疫中沒有旁觀者


3.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什麼特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227200238712338&wfr=spider&for=pc


4.疫情裡的直播課,傳遞知識,也傳遞愛


探源“疫”字:即將復課,不妨借鑑這份創意讀寫作業


寫作(60分鐘)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以往的春節,家人親友相聚,吃著豐盛的團圓飯,歡聲笑語。


但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讓這個春節變得不一樣了。原本熱鬧氣氛一下降了下來,人們紛紛宅在家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發生了改變。


請以“不一樣的春節”為題,講講這段時間你的所見所聞所感。字數:不少於500字。


學習小支架:

(五四制)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寫作——熱愛生活 熱愛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