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小學生需要背嗎?有何好處?

耍牛氓的牛大寶


我是一名帶孩子讀國學經典的老師,也有帶自家孩子讀國學經典的經歷,同時也舉辦過與誦讀國學經典有關的許多活動。我來回答一下“《笠翁對韻》小學生需要背嗎,有何好處”這個問題,也許對提問的老師有所借鑑作用。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笠翁對韻》是一體什麼書?《笠翁對韻》是從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因為作者李漁號笠翁,所以起名《笠翁對韻》。全書按韻分編,虛實應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讓小學生讀背《笠翁對韻》,單單從形式來看,可以讓孩子們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這是淺表層能看到的。

如果從深層來看,就要涉及到為什麼讀國學經典的問題了。由於這涉及到許多方面,在此僅做簡單回答。

第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走向全面復甦與繁榮。從國家層面的積極倡導與引領,從提升民族傳統文化在高考中的比重與分量,以及各種以“國學”為號召的社會培訓班的應運而生,都指向這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實及發展趨勢。

第二,國學經典關係到個人的幸福指數與民族發展的未來。做為一箇中國人,如果缺乏經典文化的基本價值觀的培植,不僅自我不能安身立命,不能獲得來自於文化信仰的文明修養和文化氣質,以及由此而來的人格魅力和領袖素質,民族亦很難有凝聚力與向心力,很難走向真正的強大。

第三,如果是身居海外,缺乏本民族文化自信與民族“身份認同”,始終處在一種“身份焦慮”狀態,這就無異於一顆無根的飄萍,哪怕物質上再富有,也很難有內心的強大與自信,很難有幸福之根。

第四,學校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旨在創設一個對青少年進行國學經典文化教育的平臺,會給廣大學生一個國學經典傳授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教育。

第五,小學生在年少時,記憶力非常好,應當把老祖宗傳下來的古聖先賢的人生經驗、生活智慧記憶下來,牢牢背記,並爛熟於心。儘管此時他還不會完全理解其深刻含義,但是以後會慢慢有更深的領悟。

第六,小學生通過背誦經典,與經典相伴,就是在與聖賢對話,就是聖賢在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並且在背誦經典的過程中會鍛鍊和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表達能力、作文書寫等多種能力。

當然,我們這裡講的背誦經典,是要有次第順序、讀法學法的,畢竟教育是一個嚴謹的過程,我們反對一些盲目的不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的教育。

末學東土,只是會帶孩子們識識字、練練字、讀讀書,歡迎志同道合的師友批評指正,更歡迎各位到孔孟之鄉來做客,在下有禮了。


識字練字國學堂


《笠翁對韻》是清朝文學家李漁寫的幫助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因為作者號笠翁,因此叫《笠翁對韻》。

全書分為卷一和卷二。

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現在小學一年級的中華頌和語文閱讀裡已經有相當一部分關於古文的閱讀,國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提倡也越來越多,小學生在語言啟蒙和學習的重要階段,大聲朗誦像《笠翁對韻》這樣經典的聲律啟蒙讀物,對孩子的語感培養,打好寫作基礎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荷小丫


《笠翁對韻》是過去的學生學習詩詞、對仗、音韻的啟蒙讀物,語言精煉,對仗工整,不僅蘊含著豐富的道理和情感,而且天文地理花木鳥獸無所不包,於人情世故也有涉及。

學生熟練背誦,不僅可以開闊眼界,初步感知漢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能從大量生動優美的景物描寫中,培養審美能力和寫作時的語言組織能力;又因為它是有韻律的,近乎於詩歌,讀起來琅琅上口,再適合背誦不過了。

背誦看起來是個笨方法,實則高效,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現在有些觀點認為背誦是落伍的,是低效的,是妨礙學生思考的。其實不然,像朱光潛、梁實秋、魯迅等名家之所以能夠有後來的成就,與他們在學生階段所受的嚴格背誦訓練是分不開的。



背誦一方面可以積累知識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培養記憶力。天生具有過目不忘能力的人有,但少,普通學生想要獲得這種能力,只有通過後天勤奮訓練,除此之外,再無它法。因此,像“三百千”、經典古文和唐詩宋詞之類的古典文學材料,老師要多讓學生多背,理不理解是後話,先背下來再說。


一笑老莊屈李


我認為有必要,廣義地說小學生需要背誦的一些小古文,我覺得是非常有好處的,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我覺得孩子們可以通過誦讀短小而有趣的小古文,讓他們感受到中華語言的魅力,還能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那麼作為中國的小學生必須要讀一點文言文的理由,可以歸納為四條吧!

第一條,我覺得文言讓白話的表達更加精妙,白話文中,有一些精妙的表達往往來自於文言,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體會。當用白話表達的時候,會顯得冗長羅嗦,一句文言就能概括很長的內容。比如“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八個字就概括了很多的內容。第二呢,我覺得文言能讓白話的表達更有節奏和韻律,要想讓我們的白話表達能夠保持一種獨特節奏,我們必須到我們文言那裡去尋找靈感。第3點,文言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個人覺得從小學開始學一點十分必要,有沒有童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將來能抵達的人生的高度。第四點呢!退一步說,假如小學不學文言,中學也不讀文言,但實際情況是小學幾乎不接觸文言,但到了中學文言文,一下子就佔到了教材的20%,而且逢考必有文言,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在小學的時候學一點簡單的文言,積累一下我們的語感呢?



鄉村教師杜杜


學習《笠翁對韻》

1、孩子能學到一些漢語的聲律知識,節奏感強,韻律和諧。

2、裡面含有多種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等。孩子們如果能在其中瞭解透徹,對於表達語言技巧,並能巧妙的運用到寫作當中,文章肯定會增色不少。

3、學習其中的典故,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


唯有書香最醉人


在討論《笠翁對韻》這本書是否要背誦,有沒有好處之前,首先要先了解一下這本書。《笠翁對韻》是從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全書分為上卷和下卷,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朗朗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

《笠翁對韻》和《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孝經》《中庸》《大學》《千字文》《增廣賢文》《道德經》都屬於國學經典誦讀本,在讀這些國學經典時不要強行要求孩子去背,只要堅持每天誦讀就可以了,肯定是有好處的,而且讀的年齡越早越好,孩子不會說話時,家長可以讀給孩子聽;會說話以後,家長和孩子一起讀;到了七八歲時孩子就可以獨立完成誦讀了。我們現在一起來看一看怎麼誦讀吧。

一、每天與孩子讀10-20分鐘的書,開始有的孩子可能不開口讀,那我們做父母的就先用字正腔圓不大不小的聲音讀出來吧。沒有說教和訓斥,我們的讀是示範,是身教,孩子會模仿。

二、不強行要求孩子背書,只在朗讀的聲音、聲調、坐姿方面因勢利導,朗讀時沒有壓力,孩子會發自內心的主動想讀。

三、堅持做到清晰的讀、反覆的讀、流暢的讀,最後就會順口溜出來,自然就會背了,讓“會背”成為自然的結果。

最後,瞭解孩子的記憶規律,成人的記憶模式是“先理解、後記憶”,而七八歲以前的孩子的記憶模式體現出整體性、混沌性,和我們的記憶規律是不一樣的,儘管此時他還不理解其深刻含義,但是先記住,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會發展,到了一定的年齡,必然會有更深的理解和領悟。

總而言之,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大量地重複做,由“量變”的積累必然引起“質變”的飛躍。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誦讀吧!






Mi逗英語


可以背,背書還需要說好處嗎?


那一道月光


其實沒多大用處的,增加學生的負擔。目前,所謂的國學,基本都是假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