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會整天逼自己的孩子學習嗎?

燕紫千媽


做為老師我是不會逼整天逼自己孩子學習的。

逼迫和反抗是成正比的。事實證明,絕大部分老師家的孩子在學習態度上的表現都是十分端正的,這與父母師是老師本身有很大關係。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身先為範的作用。

老師這個工作性質就決定了無論在學校,在家裡,他都要學習,備課,批改作業。老師家裡唯一不缺的就是書本,孩子經常看到家長做的事就是坐在桌前翻書,寫字。耳濡目染,他們也會主動的看書,養成讀書的習慣,也不會排斥學習。

第二,循循善誘的作用。

家長是老師有一定的優勢。老師本身就是教育啟蒙孩子學習的。他懂得如何讓孩子去主動的學習,一點一點的引導孩子,語言是溫和的,方法是得當的。而不是像有些家長今天心血來潮了管管孩子,明天忙了,亦或不耐煩了就不管了。這樣時斷時續的教育孩子,也會使孩子在學習上不能主動的,長時間的堅持,這樣就會影響學習成績。家長看到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會逼迫孩子學習,也不講究方式方法,至使孩子成績上不去,反抗情緒也越來越嚴重。所以逼迫孩子學習並不是好的方法。

第三,科學的學習計劃。

做為老師他會從孩子小時候就培養孩子要有計劃的學習。什麼時間學什麼;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後做。課前在預習,課堂要認真聽講,課後要鞏固複習。學習上有條理,有計劃,不是毫無章法,毫無目的。這樣,經過長時間的培養,孩子就會在學習上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不用家長過多的去過問,逼迫學習。孩子和家長的關係也會非常融洽。

做為老師,深深的知道逼迫孩子並不能使他主動的,積極的學習。因此,也絕不能逼迫孩子學習。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





師者日記


從事教書育人職業的教師群體是社會上公認的一個特殊存在,肩負育人與傳授知識這雙重職責。在教育別人家孩子的時候是怎樣教育自家孩子的?

作為教師的我為您解答。

先說一種現象:教師家庭的孩子學習更用心,考取名牌大學的概率更高。

就我成長的環境來說,純粹的高中老師居住區。從小耳聞目染,連玩遊戲都是課堂角色扮演,生活的時間概念也全是用鈴聲來替代。

比如,孩子早上賴床就教訓他,“早讀鈴都響了還不起?”

又比如,該做晌午飯了,“都過課間操了,趕緊回家包餃子!”

見面打招呼的方式也很有職業特色,“你剛下早讀?”“我上午後兩節!”“今晚第幾節?”“一三節”,好似接暗語,很有意思。

同一個班的老師見面聊天,也是班裡學生的狀況。老師們比鄰而居,家長裡短變成了這個班如何,那個老師怎樣。自家孩子眼中所見,多是父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耳中所聞,多為講解、課堂、學生事情。

受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的子女學習習慣養成水到渠成。父母坐於案前備課寫教案,孩子模仿看書寫作業,眼觀耳聞間,學習的自覺性就養成了。



教師對子女的教育很用心,孩子也成才,原因在於:

一、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

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深刻的洞悉學習的重要性,思想上高度重視。

每學期初都列學習計劃,學期末都有總結。給孩子規劃學習進度,按部就班的執行,全家人共同營造的氛圍,有利於計劃的順利完成。

有步驟分層次的知識進度,幫孩子打好堅實的基礎,有規律的作息生活習慣,易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兒子從小起,每天清晨起床的一件事,就是背誦,內容從唐詩、宋詞、詩經到簡短的文言文,每天堅持背一篇。一年下來,積累了很多,寫作文手到拈來,從不覺得困難。



二、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

居住在周圍都是教師的環境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串個門就能得到專業的解答,恐怕沒有比這更便利的事了吧!

鄰里之間談論的話題也多為老師上課有何特色,班上哪個孩子如何優秀,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在孩子心目中一定要比他做的更好,就成了自己的目標。所以教師的子女在各自的班級中都是比較優秀的學生。

另一個便利條件:同為教師群體,相互之間溝通更為便捷,孩子的行為監督到位,管理上疏而不漏。

比如,我兒子上小學、初中,班主任老師都是我的同學、朋友,課任老師雖不都認識,但同為教師群體,心照不宣拉近了關係。孩子在學校偶有聽課不認真,思想開小差的行為,我會及時得到老師的反饋,給予糾正,拉入正軌,如此,保證了孩子始終處在可管理的範圍內。



三、良好的教育方法有助於孩子成才。

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教育引導孩子健康積極的成長。

對於自己的孩子,分析其特點,及時做到因材施教,避免了成長過程中的彎路。

在溝通上,老師會更平和,更具耐心。本身學習和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原理,熟悉孩子每個成長階段會遇到的問題,及時疏導解決,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所以,老師的子女性格多溫和,極少出現逆反現象。



綜上所述,老師的子女學習習慣已形成,不再需要家長逼迫。


終將長大


可以正確的引導學生去學習,整天逼迫,只會物極必反。


易查分


我是中學電教日誌,專注教育領域,分享電教技術,暢談教育理念,歡迎關注,交流探討。

作為老師,會整天逼自己的孩子學習嗎?

我是老師,愛人也是老師,而且孩子就在我們學校。我來談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作為老師,瞭解教育規律,不會逼迫學生,也不會逼迫自己的孩子。

中國有句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具體什麼含義,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在這不做過多解釋了,就說一句:

家庭教育非常非常重要。

對學生要求嚴格,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完成作業,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如果學生確確實實智商或生理不能完成一般的學習要求老師會採取降低難度和要求的方法,因材施教。

對於那些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而不完成的學生,老師會引導、教育,並給予適當壓力,但絕對不會去逼迫學生,老師也是盡力而已。

對自己家的孩子,也是如此。

老師對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1.注重早期閱讀習慣培養:

孩子牙牙學語時,就會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別笑啊,抱著孩子出門,會指著對聯給孩子讀,會給孩子買一下早教讀物,看不懂沒關係,就當玩具吧。

孩子2到3歲,每天晚上會給孩子讀故事,孩子會養成睡前聽故事的習慣,但我們會只讀一半,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引發他求知的慾望,隨著時間的延續他就會對書本產生興趣了,就會喜歡上閱讀。

2.尊重孩子,凡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都是協商解決。

隨著孩子長大,要培養他獨立自主的意識,不是單單指穿衣吃飯啊,對自己的選擇,要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報興趣班,先帶孩子去參觀體驗,再和孩子商量報與不報,如果孩子喜歡就要告訴孩子,要堅持,要遵守興趣班的要求,做不到,就不報。必需要孩子的承諾,而且必需要做到。孩子說不喜歡,就要告訴孩子,這個有什麼意義,孩子還是不報,這件事,就到此為止。

3.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

老師回家休閒就是看書,家裡書多,床頭、書櫃、沙發,都是書,兩口子交流也是學習、學生問題,在這個環境中,孩子也就對學習產生興趣了。

4.注重給孩子創造學習氛圍:

孩子在學習,我們絕對不會做打擾孩子的事情,家裡來人,會直接告訴客人,孩子在學習,咱說話聲音要小一些,或者換個環境招待客人。

5.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一致:

做父母的對待孩子的學習要求,要保持一致,就算是有不同意見,也要避開孩子進行溝通,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生爭執,因為這樣,孩子就不知道該聽誰的了,要麼誰的也不聽,要麼就觀察誰佔上風,總之,孩子的學習就在父母的爭吵中慢慢荒廢了。

6.樹立孩子老師正面形象:

在孩子面前,老師永遠是對的,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信服老師,才能尊重老師,才能學好老師所教的課程。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老師這不行,那不中,老師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旦坍塌,那這個老師的所有言行,對孩子就沒有可信度了。

綜上,老師不會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也不會逼迫自己的學生學習。

如果覺得老師逼迫自己孩子學習了,那麼請家長反思吧。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詆譭老師的形象,哪怕您在氣憤,哪怕老師真的不對,您也要樹立老師正面的形象。

大家怎麼看?歡迎評論區交流探討。


中學電教日誌


我是一個老師,我也逼過我的孩子。但不會“整天”無休止地逼他學習。

我個人認為有幾個節點是需要“逼”一下的。

一、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的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必須逼迫一下孩子,讓他養成生活和學習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階段孩子太小,無論幹什麼家長都隨著他的性子,無論犯什麼錯誤都是可以原諒的。但一旦入了小學,寫字、做題都有規範的要求,上課時間也不像幼兒園那麼自由,有了比較正式的考試,這個時候,一定要狠下心來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什麼時候該讀書、什麼時候該練字、什麼時候該玩耍、看電視都要認真地監督他遵守。一旦習慣養成,後期的管理就比較省勁了。

二、小升初的過度假期。

小學主要的科目只有語數英三科,但初中一年級共七科文化課,多了政治、歷史、生物、地理。每一科的知識容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小升初的暑假還要逼孩子一把,先讓他熟悉一下初一的教材,然後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假期計劃,這是第二次學習習慣的養成,當然計劃中一定不要把看電視、玩手機、看課外書等排除在外,一定讓孩子有意識自覺的規劃幹這些事情的時間,才能為以後的學習生活排除隱患。家長要做的就是逼迫他按計劃行事。

三、同理,初中升高中的假期需要逼迫孩子認真的做預習,縮短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

高中的學習難度加大,老師講課的速度也很快,如果不做很好的預習,很多孩子在高中的第一學期就會掉隊,失去信心,增加煩惱。做好預習工作,入班後學習各科都會有的放矢,在第一次月考中拿到一個好成績,孩子就會信心大增,完成順利的過度。

我想做老師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老師懂得教育的規律,知道各科學習的重難點,知道孩子成長過程中學習的重要節點,更重要的是,老師的朋友包含了各科老師,可以隨時解決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孩子的學習不能光靠逼迫,那樣孩子會逆反,家長會很累,親子關係會受到影響,家長只要抓住關鍵的時間點,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陳思遠


我是一個輔導班的輔導老師,也算符合資格吧,聊聊我的看法,我不會

逼自己的孩子學習,原因如下:

1.如果逼自己的孩子學習,首先影響的是孩子的情緒,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情緒不好,學習是不是受到影響呢,如果在孩子身上,會更加明顯,學習受到影響,沒有學習效果,還不如讓他做點而喜歡的事,再學習呢

2.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逼出來的,說的更直接些是孩子為什麼學沒有解決好,我們需要解決好為什麼學習,說的宏觀些,是為社會作貢獻學習,還是自己想要有所作為,出人頭地學習,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到了美麗的北京城後,被它深深的吸引了,下定決心努力學習,最終如願。在這裡我想提一個理想法,指的是問問孩子有什麼理想,當他說出後,接著問他、那你怎麼去實現呢?然後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化成一個個小目標等等

3.逼孩子的學習,目的是想提高成績,這樣我們還不如教孩子些學習方法,比如我們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制定我們制定我們的回憶方法,俗稱過電影法,指的是下課後先利用一兩分鐘想一下課上的內容,放學再回憶一下,晚上睡覺前再回憶前天的知識等等

在放學的路上讓孩子說說今天課上學了什麼,這用的是費曼學習法,此外還有很多方法,感興趣可以關注我,私信我

4,逼孩子學習,還不如教孩子把上課的效率提高,老師講的一般都是他的這些年對於即將講解知識的一個藝術性的展示和經驗的總結,所以一定要抓住課堂,這裡的內容很多,我就不一一展開講了,我說一個可操作性的消防法吧,您跟孩子說,老師私下跟我說老師可喜歡你了,類似這樣的話,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喜歡上老師,很多孩子都是喜歡老師而喜歡上他的課,喜歡上課會使課堂效率提高的。

所以我不會逼著孩子去學習的

這是我的不成熟的見解,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張帥的自媒體


我身為一名老師,但是一名不要強的老師,所以我不會逼著她整天學習。

孩子小學時,我沒有干涉過她的學習。她是個比較自覺的孩子,一放學回家就寫作業,7:30以前就寫完了。然後是半小時的看電視時間。八點她就開始睡覺了,九點肯定睡著。她愉快地度過了小學時光。

初中她考進了市裡面的學校。在這樣的學校裡,處處是壓力,家長也不由自主地有了煩惱。孩子從表現上看是努力的,經常寫作業到晚上十點半。到初三時,經常十一點睡覺。我心疼她,只好陪著她寫作業,鼓勵她這樣辛苦地學習,是為了考個好高中。

高中的壓力是最大的,經常十二點睡覺。我一下也不逼孩子學,還不時催她早點睡。高中三年我不想再回首,後來孩子順利升入大學。

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講清學習的重要性,讓她自己自主學習,而不是逼她學習,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3349努力hard


我是老師,我兒子18年考上一所南方的985大學。我從沒有逼過兒子學習,尤其是兒子幼兒班的時候。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我沒有像有些家長那樣,選擇抓孩子學習成績的幼兒園。我選擇的是能夠培養孩子各方面興趣、對學習抓得松或者不抓的幼兒園。因為,中國的方塊字,孩子年齡太小學習,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中國的漢字,儘管多,也是有數的,常用的更是有數的,用得著那麼早就逼著孩子寫字嗎?況且,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抓得結結實實,進入小學,老師有的是時間教寫字。孩子學習習慣有了,學寫那幾個字,算算數,有何難?所以,幼兒園要培養孩子各方面良好的習慣,比如,不論做什麼事,注意力要集中,要有良好的品德等等。我會非常有感情地給孩子讀童話故事,讓孩子全神貫注的聽,聽過後,給他提一些問題,看他認真聽了沒。也會讓他講給我聽。

小學時候,我也從不要求孩子非要在班裡排到多少名。考好了,誇一誇,考不好,和孩子一起找找原因。也從不讓孩子補課,但是,有一點,做作業,必須注意力集中,要快速完成,而且保證質量。寫完了,我絕不會再給孩子額外加量。

孩子小學中等,上了中學開始往上游走,到了高中,就名列前茅啦。從小學到高中,從沒有補過課。考不好的時候,孩子就會找原因,哪一塊掌握的不好,為什麼,怎麼補救。

所以,從小培養習慣至關重要,習慣的培養萬萬不可輸在起跑線上!


地球旅者


作為老師,會逼自己的孩子學習。很逼的那種。把耐心給了學生,把脾氣留給家人,把傷害加與孩子,可能是不少老師心中的傷。

孩子上小學,學校和我們學校是隔壁。但作息時間不統一。我們三頓飯,他們學校兩頓飯。那個時候,學校教師緊張,自己課程很重。常常我監管早讀,孩子去上學。我在上課,孩子回來吃早飯,我上自習,孩子放晚學。我上晚自習,孩子寫作業。下了晚自習,孩子已休息了。

週末要洗衣服,還想改善生活,又想晚起一會。暑假,又是班主任培訓,又是各種教師培訓,還有固定的暑期學習。寒假學習少點,但要過春節,家務不少。那個時候,老感覺累,休息不夠。

孩子學習基本靠自己。只能給孩子佈置任務,抽空檢查作業。常常給孩子佈置很多的作業,逼孩子去學習。就像把彈簧壓到最低處,孩子悶聲學習,沒有反抗的機會。孩子四年級時,一篇獲獎作文"我的媽媽\

心月聊教育


作為老師,會整天逼自己的孩子學習嗎?提出該問題是什麼意思?是覺得老師整天逼別人的孩子學習,不捨得逼自己孩子學習嗎?我們夫妻都是老師,經常也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老師的孩子學習都比較好,極少數也有不太好的。我們縣城近幾年中考狀元不少都是老師的孩子,家長有小學老師,也有初中或高中老師。原因很簡單,老師是搞教育教學方面,對孩子的教育培養懂得的多一些,也從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孩子身上獲得失敗的教訓,不能重蹈覆轍。所以老師對自己的孩子要求都比較嚴格,導致孩子懂事認真,遵守紀律,長大後都比較省心,不用家長操過多的心。但是我們也時刻反省自己,可能工作原因,把工作習慣用到教育自己孩子,也導致了老師的孩子大多數比較膽小聽話,做事也有些拘謹,這是缺點吧。嗚嗚,可見老師還是沒有把握好這個度,導致孩子某方面性格失去平衡,應該引起教師家長重視。對於鼓勵孩子刻苦學習方面,老師對孩子要求也不鬆懈,當然不能用逼這個詞,逼大了物及必反。孩子也是鮮活的生命,有思維的人,要用適當方法引導孩子珍惜時間,珍惜當下,很多都可以彌補的,但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加油吧,孩子們,多年後你回首往事,你無愧於自己的青春就足夠了。可能你覺得孩子學習不錯,還有很多孩子不如他了,不用再努力了。知識是無止境的,學海無涯,孩子只有拼再多時間才能獲取更多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