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鵬的《大贏家》後,我平復完激動地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3月19日晚,電影《大贏家》發佈“免費首映”海報,宣佈該片將於3月20日20時線上首映,屆時觀眾可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和鮮時光TV觀看。

看完大鵬的《大贏家》後,我平復完激動地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大贏家》由於淼執導,大鵬、柳巖主演的,原定檔2月21日上映。這也是字節跳動繼《囧媽》後“截胡”的又一部院線新片。

看完大鵬的《大贏家》後,我平復完激動地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情聖》《來電狂響》導演的又一本土化改編

影片講述的是,在銀行同事們眼裡的怪咖嚴謹(大鵬飾),凡事認真恪守原則,總是得罪行長,以至於連累大家獎金泡湯。一次偶然的機會,銀行接到公安局舉辦的搶劫演習的任務,大家都想糊弄過去早點回家,嚴瑾卻認認真真當起了“劫匪”……

看完大鵬的《大贏家》後,我平復完激動地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網傳該片翻拍自韓國高分電影《率性而活》,其實並不準確。去年上半年,導演於淼在接受採訪時曾透露,他們將改編一部非常冷門的作品:《遊戲永無結束時》。這部1991年的日本電影由都井邦彥創作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一位工作認真負責的模範警察,在銀行搶劫演習中接到扮演劫匪的任務,由於過於認真執行而鬧出種種意外,喜劇衝突不斷。也是2007年韓國電影《率性而活》的改編母本。

於淼與搭檔編劇李瀟曾一起創作出了《大丈夫》《好先生》等不少深受觀眾喜愛的銀幕作品。從電影《情聖》開始,他們二人轉戰大銀幕,將經典作品進行本土化改編,展現了自己獨特的視角及接地氣的情感表達方式。上一部電影《來電狂響》6億票房也堪稱當年黑馬。

看完大鵬的《大贏家》後,我平復完激動地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囧媽》之後又一次院線電影“叛逃”?

《大贏家》從去年開始,在許多電影前都陸續投放了貼片預告片的廣告,在院線渠道方面想來已經投下不少成本,而此次突然宣佈轉投線上且以免費形式面向觀眾,無疑又將挑起“黑天鵝”影響之下電影行業面臨的危與機的話題。

今年春節前,西瓜視頻、抖音及今日頭條曾與歡喜傳媒達成合作,在大年初一免費首播春節檔電影《囧媽》。這波“騷操作”讓歡喜傳媒股票應聲大漲,觀眾也大多叫好一片。數據顯示,該片在頭條系四大平臺(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火山版)及智能電視鮮時光三日總播放量超過6億,觀影人數超過1.8億。

《囧媽》“轉舵”後,多達23條院線聯合向國家電影局市場處提交《關於提請主管部門規範電影窗口期的緊急請示》,認為《囧媽》此舉擊破“現行的電影公映窗口期,對於影視營收和行業多年來培養的付費模式相左,是對現行中國電影產業及發行機制的踐踏和蓄意破壞,會起到破壞性的帶頭作用”。

看完大鵬的《大贏家》後,我平復完激動地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當時不少影院方面的從業者擔心,如果《囧媽》試水頭條系成功的話,未來不僅僅是影院的生態可能受到衝擊,發行行業或許也將因此而有所改變。畢竟對一部分內容商來說,到底是大銀幕放映還是小屏幕其實都不重要,收回成本、獲得盈利才是首要考慮。

從網絡上的演員招募信息來看,《大贏家》去年8月在橫店開機,從原定開機時間到預計定檔上映的時間不過半年,在電影製作的週期裡算是非常快的。

這意味影片本身的投入不大,且出品方也應該比較急於回收資金。眼下疫情影響對整個行業衝擊巨大,不少公司面臨的現金流壓力,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而《大贏家》這樣體量的電影,在今年的行情中,在電影院裡的位置可能會面臨尷尬。這大概也是片方考慮轉投線上的原因。

此前,大地院線的董事方斌,在一檔討論疫情對今年電影行業影響的直播對談活動中曾談到,今年由於疫情致使電影院停擺,積壓下來未能上映的影片,在業態恢復後,勢必面臨搶佔有限的市場空間的挑戰。而在各個“大片”都要相互傾軋排片時間和空間的情況下,中小成本影片處境就更難了。

電影行業的專業調研公司凡影科技創始人王義之,本週也在其對“影視文創行業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的直播分享活動中談及《囧媽》今年與字節跳動聯手對行業的影響。“若干年之後,我們回顧2020年,《囧媽》網絡首播的決定一定是標誌性事件。”王義之認為,《囧媽》揭示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實是,“像這樣的頭部高成本內容,網絡已經有直接承載的能力。”在凡影的觀眾調研中顯示,有70%的電影觀眾無法區分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的差異,內容創作的邊界,在更大範疇的文創行業來說,是越來越模糊的。王義之認為,大銀幕只是一個消費場景,帶來的是內容消費趨勢上的變化,被成本、明星與高質量的內容所放大,行業從業者應該意識到的是,“小熒幕上的變化是趨勢,大銀幕上的變化是結果”。

再一次由院線轉投線上,影院的反應不再有《囧媽》那麼大,不過仍有影院經理對記者表達了惋惜。“《大贏家》從類型上來看,其實是非常適合疫情結束之後觀眾走進電影院來的那種電影,類型元素比較多,警匪、犯罪、黑色幽默,大鵬、柳巖也是比較有號召力的喜劇演員,相信重新進入影院的觀眾經過之前一段時間,對喜劇的觀影意願會是非常強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