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鄉親的福建故事:“我們在福建很好!”

湖北鄉親的福建故事:“我們在福建很好!”

在航班上,當高錦花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時,她數度哽咽。廈航 供圖

東南網3月24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 傅心玫 陳詩婷)2020年的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無數人的生活步調,讓部分在福建的湖北鄉親難以返鄂與家人團聚,也拖住了部分人從鄂返閩復工復學的步伐。他們希望疫情趕緊結束,早日回到熟悉的家鄉與親人團聚,也希望返回第二故鄉為美好生活繼續打拼。

“在湖北的親人們,你們還好嗎?我們在福建很好!”連日來,東南網推出系列報道,講述湖北鄉親疫情期間的福建故事。網友們可登錄專題瀏覽觀看。>>>專題請戳鏈接

“他們是我心中的超級英雄!”

“我想代替家鄉的父老鄉親對各位‘春天最美的逆行者’說一句謝謝你們……”2月11日下午4時許,福建支援宜昌醫療隊抵達宜昌,在航班上,宜昌籍空姐高錦花一再對醫療隊員們表示感謝:“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到時候,待春暖花開,我再來接大家回家!”

當天,高錦花的這段視頻在網絡上“刷屏”了,福建人的無私援助、湖北人的誠摯感謝……在寒冷的二月,帶給了無數人溫暖與感動。

已在廈航工作12年的高錦花一直居住在福州,每兩年才回一次家,這次是她第二次工作的時候飛宜昌。高錦花告訴記者,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援助湖北,她所工作、生活的福建恰好對口支援她的家鄉宜昌,讓她特別感動。

醫護人員登機的那一刻,高錦花無意間看到他們好幾個人提的行李中都有成人尿不溼,當即落淚。“一個個普通人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為國家疫情防控和城市的正常運轉默默奉獻,特別是醫務工作者們,他們太偉大了,真心感謝他們,他們是我心中的超級英雄!”那天,因為淚水的難以自控,她偷偷去換了幾次口罩。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我们在福建很好!”

正在為就診者做近視手術的李曉霞。受訪者 供圖

“待到晴天時,我們一起看盡綠葉繁花!”

李曉霞來自湖北襄陽,2005年來到福建,是一名眼科醫生。襄陽在湖北不屬於排名靠前的疫情重災區,但每年都會回湖北幾次的李曉霞,今年回不去了。作為醫務人員,李曉霞很早就關注了新冠肺炎疫情。

“跟我的同學相比,我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他們喊累、喊物資、喊專業不對口,但是沒有一個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哪怕一句退縮的話!”李曉霞告訴記者,無論是否在武漢,她醫學院的同學們都紛紛想方設法去幫助一線的同學。疫情暴發後,李曉霞每天除了關注疫情情況,還會到同學群裡看看能做什麼。“但是我能做的真的很少,感覺非常無力。”李曉霞思考了很久該如何貢獻自己的力量,最終決定堅守崗位,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在眼健康、眼科醫療專業領域儘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

目前,李曉霞通過所在單位開設的渠道,讓大家在防疫的同時,瞭解眼健康知識,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待到晴天時,我們一起看盡綠葉繁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我们在福建很好!”

李琳2004年來泉州後便安家在此。 受訪者 供圖

“疫情面前,個人可以做的是配合。”

李琳是黎明職業大學的政治教師,也是一個地道的武漢人。2004年,李琳來泉州後便安家在此,大約每兩三年會回一次老家。年前,李琳的母親和女兒都回武漢過年了,本以為年後就可以團聚,如今卻是一家四口相隔千里,她只能和丈夫在家裡焦急等待。

一開始,李琳對家鄉的疫情和家人的情況十分擔心,但隨著疫情的防控進展向好,她也慢慢放下心來。“幸好現在通信發達,可以和家人隨時保持聯繫,掌握她們的健康情況。”李琳很清楚,“疫情面前個人可能做不了太多,但可以做的是配合。”

因為這場疫情,李琳也迎來了特別的開學季。學校鼓勵學生“停課不停學”,依託學校成熟的網絡信息授課平臺,李琳的線上教學得心應手。她把專業課程結合疫情,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等方面進行授課,“我想要告訴我的學生,對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對我們國家要有信心”。

不僅如此,作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志願講解員,李琳在防疫期間,還配合博物館做線上講解。“一開始來泉州,我並不適應,但是住久了,接觸了更多的本地文化和本地人,我已經喜歡上了這座城市的文化。”李琳期待著能儘快把母親和女兒接來,她知道,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我们在福建很好!”

王凌雲(右)和同事清點抗疫物資。林阿敏 供圖

“保證在崗在位,築牢安全防線。”

“疫情發生後,我馬上讓老家的親戚、朋友、同學都報平安,他們安好,我才放心。”來勢洶洶的疫情,讓王凌雲揪心不已。沒回家的王凌雲來自湖北宜昌秭歸,是泉州高速公路支隊一大隊的辦公室主任。王凌雲是一名“新泉州人”,18年前踏上福建這片土地,便愛上這座城和這裡的人。

疫情發生以來,她和同事每天堅守在防控的崗位上,全力為一線的高速交警做好後方保障工作。每年春運,車流量劇增,都是高速交警最忙碌的時候,必須留守備勤。今年也不例外,加上婆家有其他安排,王凌雲今年的計劃是留在福建過年。“沒想到遇到了疫情,我們全體成員停止休假,保證在崗在位,築牢安全防線。”

作為辦公室主任,王凌雲深知自己的職責便是加強後勤保障,配合一線執勤的同事,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一接到抗疫阻擊戰的部署,我們辦公室立刻著手準備防護裝備,想方設法採購口罩、手套、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用品,送到一線同事手中。”

“爸爸媽媽都在老家,可是我們的工作又那麼重要,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可能的話,我就回家看看。”王凌雲說。

湖北乡亲的福建故事:“我们在福建很好!”

楊江是湖北孝感人,自2005年來到石獅日報社工作,他每年都會回湖北幾次。受訪者 供圖

“讓朋友感受福建的支援力量。”

楊江是湖北孝感人,自2005年來到石獅工作,他每年都會回湖北幾次。今年1月6日,楊江曾回湖北探望父母以及親朋好友,那時,一切看起來正常如平日。

“當時,大家都沒有怎麼關心疫情,也沒人戴口罩,直到春節前幾天,我在石獅,妻子讓我給她武漢的同學寄口罩,又聽到武漢封城的消息,我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楊江從那時起,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昨天的疫情情況,看看湖北老家確診及疑似病例增加了多少。

今年大年初一開始,楊江就和石獅兒童產業聯合會一起在聯合會內部發起了“馳援武漢”的愛心募捐,所募捐資金一部分用來給家鄉孝感中心醫院購買口罩、醫用手套、護目鏡等急需醫用物資。募捐得到了石獅很多愛心企業家的支持。“面對疫情,福建企業第一時間給武漢以及周邊城市捐款捐物,只要我看到這類新聞,都會轉發這些企業的愛心之舉,希望讓湖北的朋友們感受到福建支援他們的力量。”來自第二故鄉的愛心讓楊江非常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