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在漫長的五千年曆史中,中國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稱呼,中國人除姓名以外,一般還有字和號。古人剛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要取字,兩者相連,通稱名字。號則是步入社會後自取或他人尊送。

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儘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繫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干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如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在這—名字中, “飛”是名, “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 “飛”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

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古人的名有多種種類,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們取字非常簡單,往往只取一字,與“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齡階段的字相連。如孔子弟子顏回字子淵,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這些名字中的“淵”、“牛”、“弓”就是他們的字。當然,有些人取字時乾脆只用一字,不加別的字辭,如陳勝字涉,項羽字籍等即是。東漢以後,人名取字才越來越講究,情況也越來越複雜。人們在有了名以後,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時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則”、“思賢”、“師亮”等等;有些人則寄託對當事人的厚望,取字“溫叟”(長壽不天)、“永全”等等。這些,無不含有深刻的意義。

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關於名、字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應奎曾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字則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樣。一般說來,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

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據周禮的規矩,男孩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年滿20就可以取字,字也稱表字,它是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有的時候,為敬其名,外人就稱其字而不稱其名。

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在有表字(字)的時代,字也不是人正式名稱的一部分,至少在“身份證”(在某些時期曾存在過類似身份證的證件)上,是不登載字的。字的作用,是讓同輩人稱呼,以示尊敬。換言之,如果是同輩人或晚輩,稱呼別人的名是種羞辱。(有一種例外:文獻,不論古今。文獻上提到某人一般稱名。)

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字在最初擁有辨識功能,過去人們取名用單名,難免重名。而字一般可以區別---因為即使同姓同名,字(號)也未必相同,而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因為出於互相尊重的關係,基本上是不直呼其名,而以字(號)作稱呼。“字”的產生,是出於避諱,也就是尊崇長輩的倫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靈和先祖的時候,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稱呼先祖的名,這樣就產生了字。

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在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生了我國特有的“避諱”制度。

建國後我們取的“名字”,其實只有“名”而沒有“字”!

古人取名字,名與字之間是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繫的,互相映襯,互相補充。古代的人都非常有文化底蘊,而且也非常講究,近現代以來,尤其在西風東漸的文化思潮的影響下,國人用字的已經不多了,現在時代變了,更多的人也就不講究這些東西了,大家都變得開放了,所以很少人取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