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打雞血”的校長不是好leader

疫情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烏雲還是籠罩在每家教培機構周邊。昨天有個校長來找幫幫,他的校區已經接連出走兩名老師三名顧問,家長資源大半都被帶走了。

前段時間還在思考如何降薪裁員的校長,現在又開始頭疼起穩定員工的問題。

停工當前,機構想純靠薪資來激勵員工確實作用不大——沒有客戶上門,校區不能開課,這麼“頹敗”的景象,員工都用不著等開單就想走人了。

員工不滿意無非錢沒到位或是看不到發展未來,校區營業前夕,團隊的穩定大過一切,這時候,且看校長們的“打雞血”手段如何。

不會“打雞血”的校長不是好leader

拿出時間溝通

每個人在團隊中索要尋找的就是重要感。當校長們與員工開始溝通的時候,這個行為本身就表現出你很重視員工的存在,很希望聽取他的建議,所以會讓他受到很大激勵。並且,通過溝通,把員工拉到一個全局的角度,讓他看待這次的危機角度更全面,對機構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用價值觀來激勵員工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不同的。一個正常的500-1000名學員量的校區,員工在8-15人之內。校長可以瞭解這8到15人各自的價值觀是什麼,並用不同的方式來激勵他們。

事業型的人想做出偉大的成就,那就用事業偉大的願景去感召他;

家庭型的人重視家庭的感覺,要用完成工作能夠帶給家庭的快樂來激勵他;

有的人非常注重健康,可以用健康的價值觀來激勵他,只要他工作的很好,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健康維護。

正面肯定不可或缺

對於利益高於一切的人來說,口頭表揚可能是“只聽樓梯響,沒見人上來”,但對於追求上進的員工來說,它卻意味著鼓勵。口頭表揚被認為是當今企業中最有效的激勵辦法。如果校長對員工持肯定和引導的態度,員工們也會主動替機構分憂。 

重視員工培訓

員工培訓是每家機構日常都有但都不是很受重視的活動,這段時間校長們可以大大大大重視起來。有個校長的員工培訓方式有點獨到:給員工買課——不是機構的課程,也不用和行業相關,可以是手工課、烹飪課等等。自由會增強人的“主人翁”意識,促使他更好地完成工作。

不會“打雞血”的校長不是好leader

說到底,應對危機是要用內部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的不確定性,其關鍵還是取得員工的信任,讓員工看到希望,而這是個慢功夫。

給予員工多一點正面的反饋,他們會幫助你度過這一次、下一次以及那之後的更多危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