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发现美好时光#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到了今天,人们还会像古人一样,常常把年轻未婚的女孩子称之为“黄花大闺女”,而且对于这种称呼,让人似乎在思想理念上,含有一种比较神秘而神圣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古时候把未出嫁的年轻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其实在这中间,充满了赞美和贞洁理念。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黄花闺女据说是源于南朝的时候,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有一天在宫内玩耍时累了,就躺在殿前的檐下休息,这时有几片梅花瓣飘落在她的额头上,被汗水渍湿后留下了淡淡的花痕,让她显得更加妩媚动人,并受到了大家的赞美。为了漂亮,她后来就用花瓣贴在了额头上,于是这种“梅花妆”,先是宫内效仿,后是传入民间,少女们采集黄色的花粉,染在纸片等不同的材料上,剪成花等不同的形状,贴在额头等不同的地方,以装扮得更加好看,最终就形成了流行的“贴花黄”。比如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先是由宫中的“梅花妆”,然后才逐渐传入民间演变成了“贴花黄”,而这种打扮的颜色是黄色,采用这种妆饰的又都是没有出嫁的少女,再加上“黄花”在古代是指菊花,不仅具有傲霜耐寒的特性,还常常用来比喻人品道德的高洁。而“花黄”是由黄花而来的,把它放在闺女前面,就变成了“黄花闺女”,一方面可以用来表示是少女还没有结婚,另一方面也是表示少女的心灵纯洁和品行贞洁。久而久之,“黄花闺女”就成了未婚少女的专用代名词了。因此,在中国民间,即使到了今天,人们还是常常会把未出嫁的女孩子,俗称为“黄花大闺女”,或者称为黄毛丫头、黄花少女等的。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少女在出嫁时,都要改变一下装饰打扮的,民间就有这样的一句俗语:“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意思是说,今天还是脸色洁白的黄花少女,大小姐的装扮,明日出嫁了,就要改成为红红的脸蛋绿色鬓发的人妻打扮了。可见,黄花闺女就是用来表示女子还没有结婚,并保持着贞节。在中国某些地方的农村里,把黄花闺女称为黄毛丫头,黄毛就是指女孩子两鬓的细小绒毛,在女子出嫁时,老人会用线绞去这些绒毛,并称之为开脸、开面、绞脸等,实际上也就是把这种做法,作为女孩子成为女人的某种仪式了。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未出嫁的女孩子叫做“黄花大闺女”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