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稿件修改的回饋意見


關於稿件修改的回饋意見


1, 首先感謝審稿人真誠的幫助,費心費力修改稿件,讓作者本人學習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比如文章的邏輯性、用詞的恰當性及行文的規範性和流暢性,甚至包括語言修辭等。也非常期待雜誌社和審稿人能給予這樣的交流機會。

2, 按審稿人的意見,儘量做到了用心修改,包括摘要重寫、字句改正以及文獻標註規範等等。

3, 作者撰寫這篇論文的主要想法。

這篇論文並不是生搬硬套、憑空捏造、濫竽充數的虛假的論文,它是完全來源於對實踐的體會和理論的認知,只要認真閱讀和理解,並能合理吸收消化,無論對哪一階層的人都有裨益。

作者本人是80年代上的大學,學習財經專業,畢業後分配到財政單位工作,後下海經商多年,現一邊學習一邊在高校做實踐導師。一生經歷公務員、國企和私企及教師等職,在長期實踐中認知到需要什麼學問和專業理論才能對人生有最大的利益。龜兔賽跑中內含的四種哲學境界,都是人生成長階段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1)寓言中談到的謙虛所能形成的美德,不僅是孩子,對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極為重要。這個道理雖然人人都懂,但能做到的人卻很少。不能身體力行,相當於不知。故在第一層面中,從孩童說起,引申到《周易》《道德經》及儒學等古典文化,並銜接明朝時期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訓》的知命、改命的經典片段,其中涉及的"謙德之效"篇,來反覆說明謙德的意義。了凡先生以自己的真實經歷,記錄了認識命運和改造命運的過程,這個案例勝過千千萬萬個西方的教學案例。我們大半輩子的生活實踐,靠的就是這些書籍才改變了自我。凡在工作生活中摔跤跌倒的地方,都是因為不明其理,傲慢驕狂所導致的。對於學術論文,弘揚傳統文化和謙德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也不會停止。讀者無論是吸收一字、一句、一段文字,都有可能因此改變終身命運。

(2)龜兔賽跑的經濟學領域,同樣需要倡導合作和奉獻的道德精神。現代西方經濟學講求的是競爭,甚至是崇尚叢林法則,適者生存,相互博弈,這是違揹人性本質的。實踐證明,經營管理的高手,恰恰會拋棄競爭思維,反對紅海搏殺。用善意去互相幫助,互相成全。我們從事商業許多年,積累的經驗就是,凡事競爭、拼鬥的,最終皆以失敗下場。凡能照顧別人的利益,幫助他人戰勝困難的,則人脈越來越好,最後的生意是各有所得,皆大歡喜。實際上,財富的增長恰恰取決於"和"字,能用龜兔賽跑為寓言案例,將"和"字生意表現出來,這不僅體現了經濟學上的道德境界,同樣是人生的快樂境界。但在現實生意場中,真能悟到其中道理並不多,實行者少之又少,因此創業者的成功率很低,這不僅給自己帶來痛苦,也給家庭、國家、社會帶來諸多麻煩,這種普遍的社會問題,理應得到學刊的重視和研究。

(3)哲學上所謂真理,就是思維認識與現實存在的統一,這無論對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一致的。論文前面兩章所說的也是對真理的一種把握,但哲學中有自身追求真理的形式,當然也有誤區。比如龜兔賽跑,講到的是有限與無限的二律悖論。其悖論無論從數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角度,還是哲學社會學角度,至今都無法解釋,造成了思維與存在的非統一性。人們若停留在這樣的認識層面,顯然還談不到掌握真理。這些命題雖然被人司空見慣,但去探索思考的人卻很少。事實上,如果沒有真實地把握事物真理及本質,對謙虛成德也好,對和諧經營也罷,都不會發自內心去實踐,其原因就是與真理相距太遠,從而造成各種認識的謬誤。因此,由古希臘哲學的龜兔賽跑悖論引導人們去探索人生,思考真理,本身就是一種哲學行為,當然也是一種哲學境界。這對學術研究也有重要意義。

(4)僅僅停留在難以解決的二律悖論裡,不能超越,必將形成人的要麼麻木狀態,要麼糊塗狀態。既不去追問和研究,也不知如何解決,這樣的人生就失去了生活價值。古人提倡"致知"之學,也是為了要解決這些困惑。學術期刊,絕對有必要去啟發學者去進一步探索和追求。為此,作者又打開了另一扇門,從佛學角度看看古代高僧大德是如何解決這些困惑的。

作者梳理了僧肇大師的《物不遷論》和憨山大師的《肇論略注》,以佛學智慧將西方哲學長期不能解決的問題,予以淋漓盡致的破解,這不能不說是學術上的一種創新。

從淺層意義上講,這四個方面由低到高,層層推進,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哲學的研究方法。從深層意義上說,為尋求真理,作者提供了不限於一種思維的方法論,還展現一個更大更寬闊的思考視角,並最終對真理的理解和把握,將會產生油然而生的自信,同時也會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產生強烈自信,這顯然是學術學刊要大力提倡的。

論文前面三章尚好理解,但若無第四章的哲學思維視角的配合,則論文是寡淡無奇的。正是因為有前三部分的鋪墊,到第四部分,將哲學思考推到了一個高峰,並將困惑一掃而盡,才形成了學術論文的靚麗風景。但實在的講,能看懂第四部分的人不會很多,因為佛學的思維與常人相反,不僅要有反常的思考習慣,還要有破除舊觀念的力量,也要配合一定的悟性,才能智慧的把握住本質。但好的學術論文,不正是需要這樣的特殊思維視角嗎?這樣的論文難道沒有創新性嗎?根據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能層層推進到哲學層面的四個境界,四層境界由低到高,互相推動,讓讀者由點到面展開,進行越來越深的真理性的思維活動,也正是本篇論文的特色所在。

當然,整篇論文需要嚴密的邏輯性,但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邏輯形式不能絕對化。論文也需要優美的詞語,但它又不是文學藝術,重要的是觀點是否清晰,論述是否清楚,尤其是,論文的研究,對當下現實的意義。切不可把手段當目的,論文不是什麼邏輯規則的智力遊戲。龜兔賽跑展開的四個哲學層次,有助於人們提升自我境界,因此完全是為了利益人生而服務的,正如《大學》中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最後還要重申一下,文章的用詞不當,或表述不準確,確是作者本人應該提升的學術功夫,這需要在日後慢慢來進行改進。再一次感謝雜誌社的編輯同志的幫助和努力!


2020.3.18

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