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辨析題不會作答?用這個套路模板就對了!

在中學的教師資格證中辨析題為四道題,每題為八分,共三十二分,分值還是比較大的,而且辨析題分不是很好做,得滿分更是很不容易。下面我們就說一下辨析題如何取得分數,得分點是什麼,怎樣備考才好?

32分辨析題不會作答?用這個套路模板就對了!

辨析題的得分點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判斷正誤,另一部分是說明理由,如果判斷正誤的地方錯了,則本題一分沒有,如果判斷正誤對了,後面的理由很充分才能得滿分。要很好的掌握辨析題的答題要點,我們就要知道辨析題的分類,根據分類,答出不同的答題點,才能取得備考。

常見的辨析題有四種類型,解題思路如下:

1、概念混淆型

做法:⑴解釋兩者概念;⑵寫出二者的聯繫;⑶寫出二者的區別

注:二者的聯繫和區別可以從概念裡看出來

例1:教育者就是教師

總:答:此說法錯誤。

分: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動中承擔教的責任和施加教育影響的人,包括專職教師、各級教育管理人員、校外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等;教師是指在學校中承擔教學任務的專職人員。

聯繫:教育者包括教師;區別:教育者的概念更廣

總:所以,此說法錯誤。

備註:利用例1,讓廣大考生清晰明瞭地瞭解辨析題的作答格式即為總-分-總的格式,在正式考試中將總分總三個字刪除。對於此格式考生已有了解,後面就不做標註。

例2: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針

答:此說法錯誤。

教育目的指國家對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要求

教育方針是指一個國家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最高行動指針,是教育發展的宏觀指導思想。包括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教育目的、實現教育的途徑。

聯繫:二者都包括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區別:後者還包括怎樣培養人。教育方針的範圍比教育目的的大,包括教育目的。所以,此說法錯誤。


2、整題錯誤型

做法:說出錯在哪裡,解釋清楚就可以。

例:只要教育得當,人人都可以成為歌唱家、詩人。

總:此說法錯誤。

分: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能夠對影響學生髮展的因素加以調節、控制和利用,但是影響人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如遺傳、環境、成熟以及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影響。

總:題目中的說法誇大了教育的作用,忽略了影響人發展的其他因素,因此說法錯誤。

32分辨析題不會作答?用這個套路模板就對了!


3、一半對,一半錯

做法:解釋錯在哪裡,對在哪裡。

例:教育的發展受生產力發展的制約,只有生產力發展了才能發展教育。

總:此說法錯誤。

分:教育的發展受生產力發展的制約,制約生產力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結構等。但是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並非與政治經濟的發展完全同步,可超前,可滯後。

總:因此,題目中的說法錯誤。


4、張冠李戴型

做法:寫出兩個概念。

例: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遵循年輕一代的身心發展規律,在特定的教育場所,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活動和過程。

總:此說法錯誤。

分:教育包括廣義教育和狹義的教育。

廣義教育:指凡是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影響人的思想品德、增強人的體質、完善人的個性的一切活動。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狹義教育指學校教育,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遵循年輕一代的身心發展規律,在特定的教育場所,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社會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活動和過程。

總:所以,題目裡說法錯誤。

以上就是對教師資格考試中常考到辨析題類型及其作答方法的分析,讓大家能夠對該題型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