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羅城對症下藥破解“三難”

今年以來,受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給脫貧攻堅帶來新的困難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精準施策,對症下藥,著力破解產業發展難、產品銷售難、穩崗就業難等困難和問題。

提高獎補標準,破解產業發展難。發展扶貧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該縣扶貧產業發展進度慢於往年,一年之計在於春,季節不等人,為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該縣調整了《扶貧特色產業以獎代補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決勝脫貧攻堅促進經濟平穩運行二十條措施》,明確規定:貧困戶種植糖料蔗每畝補助500元、種桑養蠶每畝補助1200元,養豬每頭補助800元、養羊每隻補助400元……貧困戶在3月31日前、4月1日-6月30日期間發展的產業,獎補標準在原定單位補助標準基礎上分別增加50%、30%。一系列激勵政策的出臺,調動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目前已新增油茶種植0.55萬畝,新增桑園0.196萬畝,桑園低改面積0.85萬畝。

落實交通補貼,破解穩崗就業難。今年以來,由於疫情影響,前段交通管制,很多農民工想外出務工,受到交通條件限制,而無法外出。為此,該縣出臺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貧困家庭勞動力有序外出務工,在2月至6月期間赴區外務工或在本縣就業扶貧車間、企業穩定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按照疫情期間工作月數,給予每人每月200元的穩崗補貼;對自行前往廣東等外省務工的貧困勞動力,憑車票據實發放交通補貼,或由政府包車免費送到廣東。鼓勵當地扶貧車間有序復工復產,對3月31日前復工復產的就業扶貧車間,6月30日前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帶動就業補貼提高到2000元/人。加大村級臨時性扶貧崗位開發力度,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全縣新增開發保潔環衛、防疫消殺、測溫員、社區巡查、卡點值守等臨時性扶貧崗位。目前,已有2.75萬人外出務工,33家扶貧車間已全部復工,帶動1900多人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527人,開發村級臨時崗位4000多個,讓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

線上線下互動,破解農產品銷售難。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交通運輸不暢,一些農產品無法打開銷路,出現農產品滯銷現象。為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解決貧困戶農產品滯銷問題,該縣鼓勵收購商收購收購貧困戶的農產品,2020年3月,對收購貧困戶種植的柑桔類水果企業、合作社,按0.1元/斤的標準給予運費補貼。實施農超對接,組織超市對因疫情影響滯銷的水果進行收購,幫助農戶推銷產品。運用“電商+直播”的銷售模式,把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推向市場,幫助推銷滯銷扶貧產品。積極協調上級定點幫扶單位採取“以購代捐”網上銷售等方式開展消費扶貧,重點對貧困戶生產的優質柑橘、雞鴨等特色農產品進行購買消費,有效解決柑橘、雞鴨等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來源:中新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