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現代化和啟發三十

《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講:“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這段話有什麼啟發了?講了什麼了?

《道德經》的現代化和啟發三十

老子這段話告訴我們:“知道深知雄性事物的剛健自強強勢進取的特質和雄強,瞭解安守雌性事物的柔靜不爭生育萬物的特質和地位,則甘願做為天下的溪澗。作為天下的溪澗,永恆持久不變的常德從來不會離開身體,知道山高地遠,永遠奔赴大海,一路滋養利益萬物,慢慢恢復嬰兒般的赤子之心,擁有善良純真清新天真可愛的靈魂本來的模樣。知道遵守什麼是明亮光耀明顯和明面上的規則紀律,更能慎獨堅守什麼是謙虛低調闇昧和不可見與人的道德的蓄養,這樣才可以作為天下學習的榜樣和參考的範式。作為天下學習的榜樣和參考的範式,永恆持久的常德不會改變不會走極端而驕傲自滿,鑽牛角尖或走死衚衕,進入偏道,慢慢恢復沒有極限的道行修行,精神世界永遠保持更新和包容,社會不會因此分裂,個人不會停止長進。知道道德修養的提高才是真正的光榮和榮耀和喜悅之事,也能瞭解安受他人的侮辱辱和辱罵和鄙視不滿,永遠虛懷若谷才能成為天下化育萬物涵養眾物的峽谷。作為天下化育萬物涵養眾生的峽谷,永恆持久不變的常德比峽谷的溪澗還德行充足廣大無邊無跡,慢慢恢復到樸素淳樸純真不求回報真誠無私奉獻包容的德行善心。樸素的事物普通普及了就是具體器皿和真理道行要求,聖人如果擁有了這樣的真理和道行並且廣播人間,則可以用明白擁有這德行保守的人作為父母官來為人民服務,從而達到“道政合一”的境地,這樣的符合道的體制和有常德的人們,社會自然不會割裂,從而教化善化眾生萬物,世間眾生萬物和諧共生共處,這才是聖人之志和聖人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