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後聊天,這句話別說

相親的一個弱點是,缺少了一種“朦朧感”。這種缺乏是,相比共同興趣,機緣巧合,自然而然引發的戀愛關係,下文簡稱“自由戀愛”。

在相親的氛圍裡,一定程度上,各種客觀條件被當成了准入門檻,達不到某個項目的及格線,那麼兩個人可能連話都說不上,面都見不到。

而自由戀愛往往相反。打動人心的,也許只是,夏日清風吹拂她的髮絲,冬日暖陽輕吻她的酒窩。球場上躍動的他的身影,風雨中靠近的他的懷抱。

率先沉醉於不由分說的吸引,銘記於生病時的陪伴,感念於困難時的理解,就不容易痴纏於靜態的客觀因素,比如,85-92的年齡有什麼差異,168和172的身高有什麼區別。

而相親常見的話術通常有,

“你要求85-92啊,我93行不行?”

即便求學,求職,也有非符合字面標準的招錄,同樣,求偶也不一定要受制於精確到分秒的框架。一定程度上,需求方設置門檻有利於提高合作談判效率,而供應商只要有意願,那麼不妨一試,去展示其他的多彩因素。反正合作不達成,也沒有損失。

“因為我不高,所以我希望你高一點,這樣對下一代好。”

憨憨的朋友很容易把這類話脫口而出,類似的還有“你好漂亮,我好喜歡你。”

儘管不曾超脫物外的朋友心裡都有一杆秤,而一些自己心裡的想法,比起與潛在合作方肝膽相照,不如讓它們留在自己心裡。

很大程度是因為,基於長久以來的求偶策略,這類文本更像雙方都明白的交易目的。過度把目的擺上檯面,就像冷冰冰的交易,不容易營造戀愛所需的甜膩觸感和夢幻仙境。

從表達方式來看,“我喜歡高的”,“我喜歡漂亮的”,“你正好符合這些要求”,所以“我喜歡你”。

這些都是基於“我”的需求角度,而沒能讓對方覺得,自己能有所收穫。

好比求職者,一個說,我來你們這兒,就是喜歡這名氣響,待遇高,加班少,福利好。

一個說,我曾擔任街邊大排檔主管,負責羊肉烤串和啤酒銷售,瞭解吃夜宵群眾的基本情況,同時,我曾去新疆交流一年,對羊肉資源供應和管理有深刻認知。目前我致力於利用所學,將對烤串的熱情運用到工作中,幫助大家更好的喝酒擼串。期待能在貴司發揮我的特長和專業,為公司燃燒自己的青春。

差別就出來了。

一個是,我能得到什麼。你要滿足我的需求。

一個是,我有什麼,會什麼,能貢獻什麼,即,選擇了我,你能得到什麼。

再繼續想,“貢獻”的對象是“你”,那麼,“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且,“你”的需要,是不是我能“貢獻”的,都是值得關注的因素。

所以,好的廣告不是,“任人宰割的小肥羊,快快掏出你的錢。”

而是,“您的滿意,便是我的快樂。”


相親後聊天,這句話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