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一聲“大人”竟然是認爹,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

“大人”是古裝劇裡經常聽到的稱謂,可是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大人”一詞怎麼用才是正確的呢?

叫一聲“大人”竟然是認爹,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

影視資料

“大人”這個詞其實在古代是不能亂用的,朝代不同,意思當然也就大不同了。“大人”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據考證“大人”一詞最早出自《周易》“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意思是看見龍出現在大地之上,就會把吉利帶給有德望的人。所以“大人”一詞最早指的是有德望的人

叫一聲“大人”竟然是認爹,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

還有《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莊子》“大人者,聖人不足以當之。”,《論語》當中則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些書裡面所說的“大人”,指的都是“道德高尚,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注意三者要兼具,主要是德旺,你光有地位是不能夠被稱為“大人”的。

叫一聲“大人”竟然是認爹,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始大人以臣為無賴”,這裡面提到的“大人”指的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也就是說從漢代開始,“大人”一詞是專門用來代指父母長輩。總之,從漢代開始,“大人”一詞專指父母長輩,一直到魏晉南北朝這種用法都沒有改變。這段時期的電視電影作品互稱“大人”,豈不是在認爹。

叫一聲“大人”竟然是認爹,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

稱呼職位

那麼既然當時“大人”專指父母長輩,那官員之間應該怎麼稱呼呢?當時官場的標準稱呼是稱呼職位,例如:曹操官拜司空,就稱他為“司空”,荀彧是尚書令,稱為“荀令君”或者“令君”,崔琰因為德旺較高在他的姓後邊加個“公”字,也就是“崔公”以示尊敬。

叫一聲“大人”竟然是認爹,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

唐朝官員

那麼在歷史上真正對官員統稱為“大人”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根據史料,從唐代開始,“大人”一詞從家庭走向社會,不在單指父母長輩了,但卻還不是專指官員。

叫一聲“大人”竟然是認爹,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

來源網絡

清代史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就記載了一個故事,

明朝的時候,陝西有個叫沈啟原的官員去拜見大明首輔張居正,當時張居正稱他為“沈大人”。這就讓沈啟原覺得很不可思議。於是,他就把這個當作一件大事跟家裡人講了。他的兒子就把這個事寫進了野史筆記《萬曆野獲編》當中。這也足以證明到明朝的時候“大人”一詞和官員的關係還不是很密切。

叫一聲“大人”竟然是認爹,古代官場真的能互稱大人嗎

來源網絡

那麼接下來就剩清朝了,那是不是官員統稱為“大人”是從清朝開始的呢?也不盡然,晚清的時候有個叫福格的人,他寫了一本《聽雨叢談》裡邊說,晚清以前的官場

“不以大人兩字為重”,當時只有知府以上官員才被稱作為“大人”。而只有在晚清官場腐敗了,官員之間相互吹捧,“大人”這個稱謂才開始氾濫,沒什麼等級之言了,這才是把官員統稱為“大人”的真相。可見歷朝歷代“大人”一詞並不是可以隨便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