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

“大人”是古装剧里经常听到的称谓,可是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人”一词怎么用才是正确的呢?

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

影视资料

“大人”这个词其实在古代是不能乱用的,朝代不同,意思当然也就大不同了。“大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据考证“大人”一词最早出自《周易》“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看见龙出现在大地之上,就会把吉利带给有德望的人。所以“大人”一词最早指的是有德望的人

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

还有《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庄子》“大人者,圣人不足以当之。”,《论语》当中则有“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些书里面所说的“大人”,指的都是“道德高尚,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注意三者要兼具,主要是德旺,你光有地位是不能够被称为“大人”的。

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始大人以臣为无赖”,这里面提到的“大人”指的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也就是说从汉代开始,“大人”一词是专门用来代指父母长辈。总之,从汉代开始,“大人”一词专指父母长辈,一直到魏晋南北朝这种用法都没有改变。这段时期的电视电影作品互称“大人”,岂不是在认爹。

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

称呼职位

那么既然当时“大人”专指父母长辈,那官员之间应该怎么称呼呢?当时官场的标准称呼是称呼职位,例如:曹操官拜司空,就称他为“司空”,荀彧是尚书令,称为“荀令君”或者“令君”,崔琰因为德旺较高在他的姓后边加个“公”字,也就是“崔公”以示尊敬。

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

唐朝官员

那么在历史上真正对官员统称为“大人”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根据史料,从唐代开始,“大人”一词从家庭走向社会,不在单指父母长辈了,但却还不是专指官员。

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

来源网络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就记载了一个故事,

明朝的时候,陕西有个叫沈启原的官员去拜见大明首辅张居正,当时张居正称他为“沈大人”。这就让沈启原觉得很不可思议。于是,他就把这个当作一件大事跟家里人讲了。他的儿子就把这个事写进了野史笔记《万历野获编》当中。这也足以证明到明朝的时候“大人”一词和官员的关系还不是很密切。

叫一声“大人”竟然是认爹,古代官场真的能互称大人吗

来源网络

那么接下来就剩清朝了,那是不是官员统称为“大人”是从清朝开始的呢?也不尽然,晚清的时候有个叫福格的人,他写了一本《听雨丛谈》里边说,晚清以前的官场

“不以大人两字为重”,当时只有知府以上官员才被称作为“大人”。而只有在晚清官场腐败了,官员之间相互吹捧,“大人”这个称谓才开始泛滥,没什么等级之言了,这才是把官员统称为“大人”的真相。可见历朝历代“大人”一词并不是可以随便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