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大侃歷史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這句話是東晉王導說的,原句出自唐代房玄齡編寫的《晉書·卷三十九》。

(稀世珍寶 東晉《步輦圖》)

王導是誰呢?王導口中的伯仁又是誰呢?話說西晉末年,北方戰亂,江南一帶遠離戰亂,相對安寧一些,朝廷就任命琅琊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坐鎮建業(今南京市),都督揚州軍事。其中王導就是司馬睿的一個謀士,深得司馬睿的信任,而且王導一直追隨在司馬睿的身邊。王導出身士族家庭,很有膽識,對當時的形式有很強的判斷力,是司馬睿的得力幫手,王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司馬睿招募了很多的有才能的人,很快幫助司馬睿在江南站穩了腳跟。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健康稱帝,建立了東晉。王導也是一個很有韜略的人,東晉的建立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功於王導和王氏家族,王導也被稱為“江左王導”,在東晉的大官貴族中,王氏家族名望最高,權利也很大。

周顗是汝南(今河南省汝南縣)人,字伯仁,在西晉動亂時期跟隨司馬睿一起渡江來到建業的,很得司馬睿的信任,東晉建立後,被司馬睿被任命為吏部尚書。王導和周顗的關係是非常好的,相處非常融洽,《世說新語·排調門》中有一則關於他們兩人的故事: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王丞相就是指王導,相傳周顗體態豐腴,肚皮很大,夏天天氣很熱,周顗坦胸露腹的躺著乘涼,王導指著周顗的肚皮開玩笑地說:“你的肚皮這麼大,裡面裝的是什麼?”周顗也開玩笑地說:“這裡面什麼也沒有,不過能裝下兩三百個像你這樣的人。”王導聽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由此可見兩人的關係是非比尋常的。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世說新語》還有一則叫做“新亭對泣”的故事,也是說王導和周顗的: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候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秋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可是這麼好的關係,去因為王導的叔伯弟兄王敦而改變,東晉建立後,王導在朝中執政,王敦駐紮在武昌統領東晉兵馬,掌握兵權,隨著王氏兄弟的權利越來越大,司馬睿漸漸不放心了,就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周顗等人,慢慢的疏遠王氏兄弟,王敦就沉不住氣了,經常在背後說周顗的壞話,王導也開始記恨起周顗來了。而且王敦是一個非常殘忍,脾氣很暴躁的人,他擔心自己大權旁落,直接在武昌發動兵變造反,這可把王導嚇壞了,趕緊領著全家宗族人口到司馬睿跟前請罪,周顗上朝時,經過王導一家的面前,王導看見周顗,大聲呼喊“伯仁,我家一百多口人,全靠您照顧。”周顗聽到王導的喊聲,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昂著頭走過去了。下文中的引言全部出自於《晉書·卷三九》

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

(上海博物館藏 東晉青釉雞首壺)

但是周顗見到晉元帝司馬睿後,和司馬睿談論起王氏兄弟的事情時,周顗又極力地為王導開脫,說王導是忠誠的,他不光輔助您在江東站穩腳跟,而且是不願意和王敦一起造反的,周顗還說王導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周顗在司馬睿跟前全力地營救王導,總之能說的好話都說了,司馬睿覺得周顗說得很有道理,就沒有治王導一家的罪。周顗很喜歡喝酒,一直在皇宮裡喝了很長時間的酒,喝醉了才出來。

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 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

(浙江省博物館藏 東晉羊首壺)

周顗出來的時候,王導還在宮外等候,王導看見周顗出來,就大聲呼叫周顗,王導這個時候心裡很急呀,他不知道王導在皇帝的跟前有沒有營救自己,就希望周顗能停下來和自己說一下現在的情況,可是周顗根本不理王導,一句話都沒有對王導說,還故意對身邊的隨從人員說道:“今年要殺掉這些造反的亂臣賊子,把金印和兵權要從他們手裡奪過來”周顗回到家裡之後,又馬上給司馬睿寫了一封奏摺,言辭懇切地為王導說情,在周顗的努力之下,司馬睿不但沒有怪罪王導,反而對王導委以重任,可是這一切王導都不知道。王導認為周顗在皇帝面前沒有營救自己,心裡一直暗暗痛恨周顗。

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 而甚銜之。

(黑龍江省博物館藏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

由於王敦在武昌發動兵變,司馬睿組織的抵抗兵力不足,很快就被打敗了,王敦只是想鞏固王氏的地位和利益,並不想取代司馬睿,所以他就假惺惺地和司馬睿討價還價起來,說殺掉皇帝身邊的幾個奸臣就行了,司馬睿沒辦法,只好眼睜睜地看著王敦為所欲為了,王敦最痛恨周顗和戴若思了,就把他們抓了起來,並且徵詢王導的意見,王敦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兩個人名望最高,大江南北都很尊崇他們,是不是應該讓他們位列三司,任命為朝廷重臣呢?”王導沒有回答王敦的詢問。王敦又問:“你不發表意見就是不同意他們做朝廷重臣了,既然不做朝廷重臣,那讓他們做一個低級的令僕,你看如何?”王導一聲不吭。王敦又說:“既然不能用,就一起殺掉算了。”王導還是沒有說話,一聲不吭,態度不明朗,好像一副既不贊成又不反對的樣子。

敦既得志,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 導又無言。

(上海博物館藏 東晉青釉褐彩蛙形罐)

周顗被殺後,王氏兄弟繼續大權在握,王導主持朝政,有一次王導清點大臣們給皇帝的奏摺,無意中見到了周顗曾經為了營救自己而給司馬睿寫的奏摺,王導反覆讀著這一封奏摺,奏摺中周顗的言辭懇切,極力地為自己開脫,在奏摺中,周顗沒有說一句對自己不利的話,而且王導又知道了周顗曾經和司馬睿面談的時候,也是在不遺餘力地營救自己。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周顗,周顗的死完全是自己的態度不明朗而一手造成的。王導感到非常內疚,悔恨周顗的死和自己有直接的關係,回想起曾經兩人的關係,心中很悲傷,王敦手裡拿著奏摺痛哭流涕的說道:“我雖沒有親手殺了伯仁,伯仁實際上是因為我才被殺的,九泉之下,都對不起這樣一位好朋友。”

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 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這就是“伯仁之死”的故事,王導雖然沒有直接殺伯仁,但是伯仁的死卻和王敦有直接的關係,是由於王敦不明確的態度而造成的,由於明白了事實的真相,王導對自己的行為十分悔恨,心中也是很不安的。王導說的這句話便在歷史上流傳了下來。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常被人們提起的一句名言。


一縷英雄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是一個君子之風的故事,同時也體現了魏晉時代的名士風範。

說這句話的人是王導,是東晉的開國元勳,而王導所說的伯仁,是東晉的大名士周顗。

在東晉時代,盛產三種東西,一是大家族,二是大名士,三是名士風度。我們先說大家族。西晉滅亡之後,王導作為最重要的大臣,東晉元帝司馬睿最倚重的左膀右臂之一。王氏家族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基本上把持了朝政。王導本人是個大名士,但他有個弟弟叫王敦,卻是個野心家,手中掌握了東晉王朝的兵權,於是發動了叛亂。大將軍王敦的叛軍一路殺來,兵臨石頭城下。

朝中大臣認為,王敦是王導的弟弟,肯定與叛軍有關係,就建議司馬睿殺掉王導家族。王導一大家子人跪在朝堂,眼看著就要全家抄斬了。

王導看見了自己的同事,在朝中做大官的周顗,希望他能說幾句好話,王導說,我這一家的性命就靠兄弟了。周顗曾經在王敦手下幹過,和大將軍王敦是從小光屁股長大的朋友,與王導也很友善。所以王導求周顗在皇帝面前求情。但是周顗一句話都沒有說,就走了。其實,周顗口才絕對一流,他說服了皇帝,不要殺掉王導一家。

周顗是個大酒鬼,喝多了酒走出朝堂,看見王導一家幾百口還在外面跪著謝罪。王導看見周顗出來,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舊不搭理他,只對左右說,如今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作作。差一點把王道給嚇死。

王導當時是恨死了周顗。

後來大將軍王敦在與皇帝的鬥爭中獲勝,回到朝廷重新把持政權。王敦就開始清洗原來的那幫老臣。在如何處置老朋友周顗的問題上,王敦問大哥怎麼處置。

王敦說,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應當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了,王導不表態。王敦又說,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不說話。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了。王導以沉默作答。

王敦就殺掉了周顗。

後來王導在查閱檔案資料的時候,看到了周顗上書皇帝救他們一家的好多奏章,才發現自己冤枉了周顗。他悔恨萬分,說我雖然沒有殺伯仁,但他確實是因為我而死啊。

我們可能會奇怪,周顗明明在救王導家族上出了很大的力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按理說是王導家族的救命恩人,周顗為什麼不說出來呢?難道周顗就是專門利人毫不利己的活雷鋒?

其實,如果我們考察一下魏晉時代名士風度的話,周顗的作為一點都不奇怪。魏晉風度是在道家、佛家學說的基礎上產生的,以反對儒家的仁義禮智等名教價值理念為核心,他們追求順意,追求詩意,追求超凡脫俗的生活,他們的好多行為在我們常人看來,就是不可理喻,而在當時的名士看來,這就是風度。比如周顗本人,喜歡喝酒,他號稱是三日僕射,《世說新語·任誕》記載,過江積年,恆大飲酒,嘗經三日不醒。時人謂之三日僕射。據說,這個傢伙在朋友家喝醉了酒,當場脫褲子要和主人家的歌女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按照周顗的行事方式,他做了好事不說,這或許就是一種風度。而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依然不低頭,不說出事情的真相以換來活命的機會,這是一種君子風度,就像是大名士嵇康在屠刀即將砍向自己的時候,還能風神瀟灑地彈奏一曲廣陵散,這就是魏晉時代的精神和風度。


好玩的國學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諺語,它常常被拿來形容一種並非自己親手所為,但最後的悲慘結果卻是自己間接導致的情況。和漢語中的許多其它成語、俗諺一樣,這一諺語也有著它背後的故事。那麼,“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該怎麼看這個典故呢?

首先,我們從最令人好奇的一點切入,看看“我”是誰,“伯仁”又是誰。其實,這一故事發生在晉朝,而間接導致伯仁被殺的“我”則是東晉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王導。王導出身於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從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憑藉家族的勢力結交了當時的琅琊王司馬睿,並輔佐他當了東晉的開國之君。

而被王導間接害死的,則是當時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雖然比不上王導,但周顗也出身名門,其父是安東將軍周浚,他本人則“少有重名,神采秀徹”。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晉朝流行的道家風骨,也曾經拒絕過朝廷的徵召,不過最終,他還是被司馬睿徵辟,並從祭酒做到了尚書左僕射。

介紹完這二位主人公,我們再看看他們到底是創造了什麼樣的故事。東晉建立之初,大將軍王敦掌握兵權,並且駐紮在外,對皇權造成了很大威脅。在司馬睿對其防備後,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佈起兵。聽說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導十分驚慌,連忙前往司馬睿處謝罪。

王導帶領著王家有權勢的人在皇宮殿外跪地請罪,正趕上週顗進殿面聖,於是,王導連忙對其懇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說,我們全家上下一百餘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過,周顗沒有任何回應,只是徑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來時,已是滿身酒氣,王導急忙上前詢問,周顗卻並不理睬,而是醉如爛泥、滿嘴胡言。

王導認為周顗對自己的懇求不管不顧,於是懷恨在心。後來,王敦率領大軍攻入東晉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權,他詢問王導:“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就是說,像周顗這樣有才能有聲望的人,應該毫無疑問封為三司這樣的大官吧。而王導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顧,便一言不發。

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他們才能不足,於是便問道:“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結果,王導還是一言不發,王敦以為弟弟是在表示,這二人不能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爾,正當誅爾”,便將周顗逮捕殺害。後來,王導在瀏覽以往奏摺時,發現了周顗為其求情的奏章。原來,雖然周顗對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卻極力為其辯護。

據《晉書》記載:“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個典故告訴我們,有些時候別人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時對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幫你,而對你笑容滿面者,心中或許有著無數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憑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輕易做出判斷。


鄧海春


東晉建立之初,晉元帝司馬睿感激王氏家族的擁戴,對王導、王敦兄弟倍加信任。他們一個執政主內、一個領兵主外,當時就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然而,等到司馬睿坐穩了江山,便開始削奪王家的權力。他一方面重用南方世族,以抵消北方世族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逐漸提拔劉隗、刁協等出身於庶族的寒門學士,執行“以法御下”的政策,強調“法”和“制度”,而非“門戶”高低。

面對此種情況,宰相王導只能在建康城內忍辱負重。可他的兄弟、大將軍王敦受不了了,決定憤而從武昌起兵“清君側”。

要知道,王敦起兵之時,王導等王氏宗族還全部都在建康城中呢。於是乎,被提拔的劉隗趁機勸說晉元帝“盡誅王氏”。

得知此消息後,王導非常害怕。他立馬脫下官服、摘掉官帽,一連數日率領宗族老小,跪在宮門前“待罪”,表示與王敦劃清界限。他也希望,此舉能博得有人伸出援救之手。

但是,彼時彼刻,王敦叛亂於外,劉隗、刁協弄權於內,誰也不敢出手相救,王氏一門危在旦夕。

恰逢此時,晉元帝召見周伯仁進宮議事。周伯仁走到宮門之前,大搖大擺地從王導面前走過。王導知道周伯仁屬於同僚舊臣,在皇帝面前求情一定管用。因此,他急得大叫:“伯仁兄救我,王氏宗族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伯仁,以百口累卿!)

但是,周伯仁彷彿沒聽見一樣,一眼都沒看跪倒一片的王氏族人,徑直進宮而去。

可進宮之後,周伯仁不再冷酷。從一見到晉元帝,他便開始力陳王氏宗族的功績,強調王導的忠誠。晉元帝聽聞,“納其言”“意乃解”。

(晉元帝司馬睿)

也可能周伯仁跟晉元帝聊得開心,君臣二人又把酒言歡一直喝到深夜,當週伯仁被人扶著醉醺醺地走出宮門時,王導一家人仍舊在宮外跪著。

此時,王導再次低聲下氣地對周伯仁說:伯仁兄,一定要救我們啊!結果周伯仁又是毫不理睬,還因酒醉自言自語:

“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他揚言,今年一定殺盡叛軍賊子,換個大點的金印佩戴在身上。語畢,沒多駐足一下便直接回家了。

只是,到家之後,周伯仁的冷酷又不見了。他擔心晉元帝再次聽信劉隗、刁協等人的讒言,為難王導一家,便立即又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疏,連夜上書替王導申辯。

可週伯仁所做的這一切,王導並不知道,他反而因連續兩次“碰壁”,心中對自己的這位好友充滿怨恨。原本親密無間的兩人,因莫須有的誤會,就此友誼破裂。

幾個月後,王敦率領的軍隊擊敗朝廷的人馬,佔領了建康。王敦自封為大丞相,掌控朝政,久而久之就有了不臣之心。

(王敦之亂)

一日,王敦、王導等王氏宗族一起議論朝政,王敦想試探王導對朝中大臣中忠於舊勢司馬氏者的態度。因此,在論及如何對待像周伯仁這樣的重臣時,王敦說:“周伯仁、戴若思這樣的南北世族大家,久有聲望,按慣例應位列三公。這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疑義吧?”(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結果,王導沒出聲。

王敦又說:“不做三公,讓他們當尚書令或是尚書僕射為宰執可以嗎?”(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

王導依舊一言不發。

於是,王敦惡狠狠地說:“如果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殺了他們吧。”(“若不爾,正當誅爾。”)

此時,倒是王敦的堂弟王彬開始痛哭流涕,勸說王敦不要殺周伯仁,但王敦扭頭看了王導一眼,王導依舊一聲不吭。

由於王導久在內廷,他熟知朝臣性格與政治傾向。雖始終一言不發,但其態度也是顯而易見的了。於是王敦大手一揮,殺。

於是乎,周伯仁被押赴刑場處決。一代忠臣,至死也沒有為自己開脫請罪。

檔案重現

真相大白

直到有一天,王氏一族執掌大權後,王導在整理宮廷檔案時,先是發現了那日周伯仁進宮面見晉元帝時為王氏家族說情的談話記錄,後來又看到周伯仁連夜趕寫的奏章,字字懇切、句句求情。周伯仁甚至還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求得晉元帝放過王導一家。

此時此刻,王導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好朋友——周伯仁看似外表冷漠,內心對朋友卻能以死擔保。

於是乎,王導哭嚎著說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也許有人會說,周伯仁進宮時或者出宮後,就不能衝王導使個眼色暗示一下嗎?或者偽君子似地假裝安慰王導幾句?再不濟,王敦破城之日,周伯仁到王導家主動說明情況,也不至於惹來殺身之禍。

究其原因,周伯仁的做派乃是典型的魏晉風骨。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

周伯仁是用心去交王導這個朋友的,他以為王導知道他的心;而王導,名為世族豪門之首,卻在交朋友的時候,不能交心,只通過外在言行判斷敵我。

可憐一代名臣就此妄冤。魏晉風骨不僅僅是清談與玄學,更重要的是那份濃濃的人文情懷。王導虧欠周伯仁,甚為多矣!


小一大書悅讀會


引語

估計我們都曾聽過標題上的那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聽起來是不是挺複雜的呢?可能我們都會產生好奇心,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呀?今天小塵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一句話背後的典故(順便胡謅幾句,不要見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歷史故事

這個典故發生在我國的古代著名的三國時期之後,也就在晉朝。當時有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臣,姓王名敦,他活得不耐煩了,竟然決定要帶兵反叛,要知道,在古代做出來這種事情,那是絕對不能被皇上容忍的。如果不成功,那不僅自己會死得很慘,就連家裡人和所有親族都要跟著他一起倒黴。

於是他的兄弟,姓王名導,就想保住家裡人的性命,於是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誠心誠意地去向皇上認罪,想以此來感動皇上,讓他知道自己絕對沒有那個謀逆的心思。所以天天都還沒亮呢,他就率領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官府等著治罪。但是皇上還是沒什麼表示,王導這下確實慌的一批了。

有一天王導看到他兒時玩的很好的朋友周伯仁將要進宮的時候,王導叫住他說:“伯仁!我一百口的族人都要依賴你護全了!”伯仁頭也不回的一直走進去。見了皇帝以後,就說明王導的忠心赤誠,非常盡力的救助他,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伯仁喜歡喝酒,一直到喝醉了才出去。王導還在門口,又叫喊他。周伯仁還是不和他說話,回頭看著跟隨的人說:“今年殺了那些賊子,得到象鬥一樣的金印,系在手肘的後面。”(敢情這大兄弟是喝酒喝上頭了😂)回去以後,周伯仁又上表說明王導沒有罪過,言辭非常懇切。但是王導不知道這件事情呀,於是仇恨的種子就種在了他的心裡。

後來王敦造反還真的成功,攻入都城,有人建議殺掉伯仁等人。王敦就問王導說:“伯仁等人的名望為南北所仰望,應當登上太尉、司徒或司空的高位毫無疑問吧?”王導不回答。王敦又說:“最少也應當做到尚書令或左右僕射吧?”王導又不回答。王敦就說:“假如不如此,應當殺掉他們。”王導還是不回答。於是,伯仁等人被殺死在石頭城的南門外。

後來,王導整理驗察中書省的文書檔案時,竟看到了伯仁拯救自己的奏表。就手執著表流著眼淚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昏昧之中,我辜負了這個好朋友。”

個人感悟

其實周伯仁的做法屬於“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典型的“魏晉之風”,周伯仁和王導傾心交往,他認為王導瞭解他的心但是確沒有顧及當時的形勢。設想下當時王導的狀態:全家100多口人戰戰兢兢地跪在皇宮門口等候發落,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間,這時候好友周伯仁去面見皇帝,此時王導的內心等待的只有周伯仁那句:“我幫你向皇帝求情”,而不是周伯仁面無表情地經過。就算王導也是用心去交周伯仁,也會被周伯仁冷漠的舉動而心寒。而王導卻沒有用心去和周伯仁交往,只是通過外在言行來做出對好友的判斷。從而導致心生怨恨,周伯仁也因為此被殺害。

從整件事看,兩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失才會導致最終的結局。所以我們是不是也要思考下我們現代人的一些人際交往,朋友之間交往在用心的同時,也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內心,行動和想法要統一,幫人不能太過“伯仁”,看人不能太過“王導”。這樣才能減少誤會,避免發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悔恨之事。


鄲攬風塵


問題:“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說的是誰?有怎樣憂傷的故事?

前言

說這句話的人叫做王導,這句話中的”伯仁“叫做周顗。

老街每次讀到這句話時都會有些感慨,我們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都會遇到坎坷和問題,這時候有貴人相助就會度過難關,如果遇到落井下石的人可能就萬劫不復。當我們有機會幫助別人的時候,您會不會去做呢?

周顗做到了,做了好事沒有留名。王導卻沒有做到,因此而後悔終生。

一、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周顗

晉室渡江之初,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司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王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輔佐司馬睿,權傾內外。

王敦起兵造反以後,有人建議皇帝馬上殺掉還留在健康的王導家族,王導領著一大家子人在宮殿門前等候發落。這時周顗進宮,王導對他說:"伯仁(周顗的字),我們全家100多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

結果周顗沒有搭理他就昂首走進宮去。周顗見到皇帝說盡好話,勸皇帝留下了王導一家的性命。

周顗喜歡喝酒,喝醉了才出來。王導在宮門口叫他,周顗不但沒搭理他,還一邊走還一邊說:"今年殺叛賊 ,換個金印帶在身上 "

王導卻不知道周顗救了自己,反而對其恨之入骨

《晉書·列傳三十九》記載: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字伯仁)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而甚銜之。

王敦攻佔建康後,問王導如何安置周顗,王導三緘其口,於是王敦處死了周顗。

二、王導的悔恨

沒想到,王導後來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發現周顗當時極力為自己辯白的奏章。 王導想到彼此之間的所作所為,痛苦萬分說出了這句著名的話: "我雖然沒有直接殺死伯仁,可伯仁卻是因我而死。 "

《晉書·列傳三十九》: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周顗死後,王敦派人抄沒周顗家,只收得空簍子幾隻,裡面裝著舊棉絮,酒五甕,米數石 。王敦死後,朝廷追贈周顗為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康,以少牢之禮致祭。

結束語

在王導與周顗的故事中,周顗為他人做好事不留名,即使在生死關頭也沒有找王導求情。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之風。

在唐朝也有類似的故事,唐朝宰相婁師德曾推薦狄仁傑擔任宰相,同樣也不被狄仁傑所知。狄仁傑拜相以後,多次排擠他並將他放了外任。武則天后來告訴狄仁傑是婁師德舉薦他才當了宰相,狄仁傑自愧不如。

如果有幫助他人的機會,您能幫助一個關係一般的人嗎?甚至在受到對方的迫害時,也象婁師德和周顗那樣不會講出來嗎?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吾而死。”是出自東晉王導之口。據《晉書.列傳三十九》(晉書,中國“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21人合著,共有132卷,現存130卷;原有的敘例與目錄各1卷已失傳。)記載:東晉元帝時,時任江州牧、荊州刺史的王敦,因自己不被重用而對朝廷不滿,從武漢起兵二萬,直撲東晉首都南京。此時,被晉元帝寵信的御史中丞劉隗向晉元帝建議殺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在當時,可是個相當有名望的豪門大族。劉隗的建議被王敦的親兄弟王導(時任司空)得知,王導立即率領家族中有頭有臉的20多人一起跪在皇宮門前。早朝時分,時任尚書的周顗(字伯仁)從旁邊經過時被王導喊住,王導悄聲地對周顗說:“望兄能在皇上面前說說好話,保我全家一百多條人命。”可是,周顗卻沒理睬他,轉身大搖大擺地進了宮。早朝後,周顗即向晉元帝闡述王導是如何如何地忠於皇上,他跟王敦是兩回事……等等,說的晉元帝連連點頭默認。周顗這個人平常好一口酒,中午時分,就在皇宮裡喝高了。待他被人扶出皇宮時,王導等人仍跪著,王導叫他,他不理,還自言自語地說:“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斗大金印帶在身。” 由此,王導懷恨在心。

周顗回到家後,仍不放心,又趕緊寫了一道奏摺替王導求情。

後來,王敦一路殺到南京城外,晉元帝一看大勢不妙,連忙向王敦封官許願,乞求和平。這樣,王敦如願以償,獨攬了朝政。獨掌軍政大權的王敦開始報復,凡過去的大臣幾乎全被他殺掉。周顗,當時是譽滿天下的名士,王敦念他德高望重,不想殺。於是就問王導:“伯仁可以做三司?”(三司~司空、司馬、司寇) 王導不語;王敦又問:“不行的話,就讓他做個尚書令或尚書僕射吧?” 王導仍不語;於是王敦咬咬牙說:“如果都不行,那麼就殺掉他。” 王導還是不語。至此,周顗被殺。

周顗被殺後,有一天,王導在翻閱宮中文件時,發現周顗為他極力辯白的奏章,王導拿著奏章,痛哭流涕地說道:“我雖沒殺伯仁,但伯仁是由我而殺呀,我負伯仁啊!”





麟角1


這句話原為“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出自東晉王導之口。

東晉之時,“王與謝共天下”。

王家當世大族,王導時任司空,王敦為王導的親兄弟,時任江州牧、荊州刺史。

祖逖死後,王敦自恃文韜武略無人能敵,不服朝廷管束,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牴觸。晉元帝很是惱火。

此時晉元帝寵信劉隗刁協二人,對此二人言聽計從。王敦看不起劉隗刁協,卻又不為元帝重用,大為光火,於是起兩萬精兵,自武漢直撲南京,晉朝中央大驚。

此時劉隗向晉元帝建議,殺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員,晉元帝未答應。如此,王導聽聞後仍大為驚恐。

於是王導帶領有官職的宗族子弟二十幾人,親自到晉元帝前哭訴,說家門不幸,出了王敦這個叛臣逆子,但我們一心為公,絕對忠於陛下。不僅如此,此後每天,王導都帶著這二十幾人,到殿外門口站著,以示清白,沒有通敵。

某天清晨,尚書周顗( 字伯仁)覲見皇帝,王導像見了救命稻草,悄聲急喚“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

周顗視若不見,徑直去見皇帝,極言王導忠誠,元帝聽進去了。君臣歡飲,大醉方散。

周出得宮來,王導仍然在宮門口等著,又叫周,周沒搭理他。一邊走還一邊嘀咕:“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個斗大金印帶在身上(系肘,應該是說放到衣袖裡,古人的長袖裡一般有個兜,用來裝東西)。”

周顗到家後,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詞語懇切,替王導他們求情。王導對這一切不知情,以為周顗見死不救,心銜之。

卻說王敦確實有兩下子,二萬精兵打得劉隗幾萬大軍潰不成軍。一路直逼,很快攻佔了南京外城。晉元帝一看不好,連忙打發劉隗刁協逃跑,一邊又忙著對王敦封官許願。王敦做了大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王敦總攬朝政,詢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兩大才子,應該做三司(司空、司馬、司寇)這樣的大官,沒有什麼可以疑慮的。”王導不回答。又問:“如果不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堂弟王彬痛哭流涕,勸說王敦勿殺正人君子。王敦看向王導,王導沉默。周顗卒被殺。


後來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才發現周顗極力為他辯白的奏章。才明白周顗外示無情,內實有心。於是痛哭道:“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殺,幽冥中負此良友了。”

這個典故雖令人扼腕,卻充分體現出王導待人的功利性——當初他能向周伯仁求救,說明伯仁定有名望,不說他說了情,就是不說情,也是本分,安能就此袖手他的生死?

周伯仁也是個狠人,刀都架脖子上了,難道竟不能苟且求生,道出昔日援手之處?也許,他的節操受不了“留得青山在”的安慰吧。

參考資料:“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出自東晉王導之口.人民網 [引用日期2018-01-15]


錢多多讀文史


這個典故出自王導與周顗的故事,我把其事的背景及經過簡單說一下。

公元322年,東晉大將軍王敦叛亂,以清君側為名,上書彈劾晉元帝的心腹重臣劉隗與刁博,羅列的罪狀,在武昌起兵東下,向首都建康挺進。晉元帝司馬睿不由得大怒,下詔親率六軍,討伐叛軍。

劉隗與刁協晉見皇帝司馬睿,要求把京城內王氏家族之人員全部誅殺。這場戰爭,關係到東晉朝廷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王氏家族的命運。此時王敦的哥哥、時任光祿勳的王含,已經從京城逃出,搭上小船投奔弟弟去了。其他王氏家族在朝為官者,還有司空王導、中領軍王邃、左衛將軍王廙(yì)、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敦的叛變,令他們命懸一線,離鬼門關只有一步之遙。

劉隗、刁協的看法很簡單,這些王氏家族的人有權有勢,若與王敦裡應外合,那對朝廷是滅頂之災,殺光他們才是最穩妥的辦法。不過,王導追隨司馬睿這麼久,是他的心腹與智囊,沒有王導的奇謀與決策,哪有司馬睿的皇位呢?殺光京城王氏,司馬睿畢竟於心不忍。在這關鍵時刻,僕射周顗的態度對拯救王氏家族命運起來重要作用,他竭力向皇帝保證王導的忠誠可靠,說到懇切處,聲淚俱下。

司馬睿終於否決劉隗、刁協的建議,宣王導進殿。王導進宮見到皇帝后,叩頭便說:“叛臣賊子,哪一個朝代沒有,不想竟出自我宗族。”皇帝見王導叩頭,便赤著腳上前拉起他的手說:“我正要把朝中政務交給您,您這是說什麼話!”皇帝為什麼赤著腳呢?那時還是跪著坐,坐時脫鞋的,司馬睿為了表示誠心,不等穿上鞋子,就一個箭步上前,所以就光著腳。

叛軍兵鋒已經進逼至首都建康外圍的石頭城,守將周札開城投降。皇帝司馬睿大驚失色,詔令刁協、戴淵、劉隗等人率軍反撲石頭城,同時王導、周顗等人兵分三路進擊王敦,然而全部被叛軍擊敗。

在這場君臣大戰中,皇帝成了失敗者。王敦把朝廷控制在自己的掌心,開始清算政敵。刁協被殺、劉隗出逃,朝中名望最高且效忠皇帝者,當屬周顗與戴淵,王敦頗忌兩人之名,遂起殺心。在殺兩人之前,王敦曾向王導詢問意見,王導雖然站在皇帝一邊,但與王敦是親戚,還是說得上話的。當時王導為明哲保身,一言不發,沒有替周顗等人求情。

周顗被殺後,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檔案時,發現周顗所上的奏書,才知道京城王氏家族能得以保全,周顗是出了很大氣力。睹物思情,王導手裡捧著這些奏章,眼淚嘩的落下,說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後來經常被引用,其中的“伯仁”就是周顗的字。若是王導早知道周顗曾經全力營救王氏家族,憑此一點就可以救周顗一命,因此他後悔了,雖然不是他殺了周顗,但沉默使他成為殺人者的幫兇。


君山話史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一句諺語,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這事發生在晉朝。晉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導,在當時是一個名門望族,很有地位,尤其他還有一個堂兄叫王敦,是常年在外領兵打仗的大將軍,他們兩兄弟聯合起來,可謂大權在握。但此時並沒有謀反之心。

直到晉元帝司馬睿坐穩江山後,總感覺他們兄弟倆權利太大,威脅到自己,所以就開始籌劃削弱他們的勢力。


此時,我們的主人公出現了,那就是周顗,字伯仁,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爺爺和老爸都是晉朝的高官。周伯仁是晉元帝身邊的紅人,官居高位,為人也是剛正不阿。幸運的是,周伯仁是王導的好朋友。

這天周伯仁被晉元帝宣到宮中議事,周伯仁經過宮門時,就當沒看見王導一樣,也沒搭理他,只顧自己進宮去了。而王導呢,以為找到救星了,一個勁的說“伯仁,救救我“。當看到伯仁這般神情時,一下失望透頂。


其實這伯仁表面看似不理王導,但是到了晉元帝面前,卻不斷為王導求情,憑藉自己的才能和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讓晉元帝同意不追究王導的責任。沒過多久,這王敦率領軍隊打入城中,奪取了勝利,而且自封丞相,權勢更大了。

有一次在朝中議政的時候,對於周伯仁這位重臣,王敦打算重用,在徵求他弟弟王導的意見時,王導至始至終一言不發,王敦就覺得既然周伯仁不能為他所用,所以直接下令將周伯仁處死。可惜了一代忠臣,就這樣死了太不值了。


後來,王導在整理宮廷檔案的時候,發現一些周伯仁為自己求情的奏章資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伯仁,說出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不過很多人也不明白,這伯仁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當時直接說明就行了,也不至於搭上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