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蜜瓜,外皮金黃肉質嫩,香氣逼人賽蜜甜!

民勤蜜瓜,外皮金黃肉質嫩,香氣逼人賽蜜甜!

甘肅民勤收成的蜜瓜熟了,對於家鄉人來說,無疑這幾個月付出的辛勤勞動,馬上就能得到回報。我是沒有經歷過三拜九叩的種瓜過程,但做為瓜鄉的孩子,有關種瓜這樣的文,這樣的圖片,一篇篇一幅幅的早已在我腦海裡生了根,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也更能理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含義。

相較於母親喜歡吃這個季節的水蜜桃,父親似乎更喜歡吃民勤的蜜瓜,尤其是收成正宗的蜜瓜,但真正最香最甜最正宗的蜜瓜我們是很難買到的,因為市場上的瓜都說是收成的瓜。收成瓜出名,恰恰是因為地處荒漠,氣候乾旱,晝夜溫差大,蜜瓜糖分得以完美累積,加上冰川雪融水灌溉,孕育出了獨特的沙漠蜜瓜,看來這令人痛恨的大漠也不全一無是處。

偶爾父親在家時能買到一個倆個正宗的蜜瓜,似乎不用打開品嚐就有其獨特的香味在牆角里默默的現身說法,惹得我們幾個一進門雙眼就盯著瓜直流口水。父親如獲至寶,很小心的用刀切開瓜,剜了籽,切成薄薄的瓜牙兒,如同初幾的月兒那般消瘦的讓人心疼,那翡翠一般的瓜瓤,看著更讓人心動,於是一陣風捲殘雲,只聽見空氣中噓溜噓溜的吃瓜聲,那月牙兒瞬間瘦成了一道弧線 。我們扔了瓜皮,貪婪的看著案板上剩下的瓜,父親手中的瓜才咬了幾小口,又開始給我們分瓜了,那樣香的瓜,那樣的吃相隨著長大後我們的離開,再也不曾有過。

此後父母也離開家鄉,從西北到了東南。他們有時會在瓜果飄香的季節裡飛回來,因為家鄉的美食已如同濃濃的鄉愁時刻在他們心頭縈繞。過慣了苦日子的母親總怕我們花錢,不讓我們郵寄,而父親過段日子就忍不住的唸叨民勤的羊肉,民勤的饢乾糧,民勤的西瓜泡饃,民勤的蜜瓜……原來離家不遠的我們,一直都生活在幸福當中竟渾然不覺。

民勤蜜瓜,外皮金黃肉質嫩,香氣逼人賽蜜甜!

於是在父母不回來的假期,我們幾個抽空拼了命的背了包拉了箱裝滿蜜瓜,大人小孩齊上陣,坐三四十個小時的火車向著有媽的城市奔過去。那一年,我們一行四五個人,揹著拉著幾乎和自己體重一般的蜜瓜,遷徙般在火車站上下樓梯,累得氣喘噓噓,崩潰到想扔掉的程度。當父母在異鄉吃到家鄉的蜜瓜時,我們又為那時的念頭而深感愧疚。


又是蜜瓜豐收的季節,晚飯後去了城牆邊的便民市場,找到幾天前給侄子買瓜的那位大叔。當我說要給遠方的母親買幾個蜜瓜時,和母親同歲的大叔,顧不上招呼攤前的其他顧客,立馬從後面大堆的蜜瓜中,精挑細選了四個不曾熟透的蜜瓜,和顏悅色的說“娃,保證你媽吃了還想吃!”臨走時,大叔硬是在我的車筐裡又塞了一把稍稍有點奄了的豆角。

民勤蜜瓜,外皮金黃肉質嫩,香氣逼人賽蜜甜!

民勤,民國時因“俗樸風醇,人民勤勞”而易名。而如今家鄉的蜜瓜事業也做得如火如荼,遠銷全國各地,祝願家鄉的蜜瓜今年能再獲豐收,再創輝煌,也祝願家鄉人的日子永遠如蜜瓜一般甜甜蜜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