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網上銷售成為駐村幫扶新常態

紅網時刻永州3月25日訊(通訊員 柏勁松)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家帶來了諸多不便,駐點村的一些農產品也成了滯銷品。駐村幫扶工作隊採取網上銷售的辦法,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永州:网上销售成为驻村帮扶新常态

沃柑賣成網紅果

3月正值江華沃柑出產旺季,全縣種植了上萬畝沃柑,已掛果的3000多畝今年產量超過700多萬斤。但因疫情影響,許多分銷商都暫停了農產品採購,種植戶愁眉不展,豐收的沃柑成了他們“甜蜜的煩惱”。“如讓沃柑繼續掛在樹上,口感、甜度都會下降;如將它從樹上摘下來,但不盡快找到水果經銷商,果子會腐爛,全年的辛苦就全沒了。”江華縣高涼村生態沃柑種植戶許鳳燕急得連續多天都沒有睡好覺。

湖南廣電駐江華大圩鎮東衝河扶貧工作隊員董紅得知情況後,立即聯繫了湖南都市頻道。湖南都市頻道採用傳統電視“大屏”加手機等“小屏”相結合的方式,在電視、抖音、微視和快手等平臺同步播出。精心策劃的視頻一經播報,沃柑銷售數量就迅速攀升,視頻播放當天就銷售沃柑一萬多斤。江華沃柑開始走出“深閨”,進入都市百姓,江華沃柑賣成了網紅果。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涼村的5萬斤生態沃柑銷售一空,不僅帶動了30戶貧困戶務工,還實現銷售收入近20餘萬元。“沃柑豐收又銷售完,今年可以為父親做一個心臟搭橋手術了!” 許鳳燕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永州:网上销售成为驻村帮扶新常态
永州:网上销售成为驻村帮扶新常态

江華縣新慶社區貧困戶趙榮鑾是養殖大戶,去年養鴨一萬多隻,春節前有2000多隻鴨子上市銷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鴨子一直賣不出去。直到2月20日才開始賣出第一批鴨子,而且價格只有每斤5元左右。

2月23日,駐村工作隊長蔡建武在村裡防疫、走訪時,得知了這一情況。他立即在朋友圈和市林業局幹部職工群裡發信息,幫助她銷售鴨子。他在江華縣裡的朋友瞭解情況後,你兩隻、他三隻地採購,一些單位和個體戶主動聯繫她購買,鴨子銷售出很多。為了給她的鴨子裝運到冷水灘銷售,蔡建武請自己的親戚開小運輸車,又找了很多朋友借鴨籠子,29日深夜從江華瑤山裝運到冷水灘。當天17:55他在朋友圈裡發:“連續在村裡三十多天,今天終於回家了,給發展養殖業的貧困戶小趙裝運鴨子剛從瑤山出來,路途遙遠,晚上十點多鐘才能到冷水灘。鴨子四個多月了,這幾天賣到差不多了,她是按平均4斤一個,每個鴨子36元出售。晚上十點鐘以後或明天早上請親們戴口罩到市林業局來拿,微信轉賬,不收現金。謝謝各位親們!”

第二天他幫趙榮鑾將鴨子一個個出售,300只鴨子全部賣完。趙榮鑾看到自己的鴨子銷售一空,壓在她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她打算今年繼續發展養殖業增收。

永州:网上销售成为驻村帮扶新常态

消費扶貧獻愛心

祁陽縣政協副主席於建春是祁陽縣掛榜山村脫貧攻堅工作的聯繫領導。三年來,她與駐村幫扶工作隊一道,引導村民養殖蜜蜂,成立養鴿基地,走出一條“靠山吃山”的脫貧之路。

今年春天,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禽類產品滯銷,掛榜山村原計劃出籠上市的肉鴿銷售受阻。陳滿娣的近千隻鴿子積壓籠中,成為她的一塊“心病”。於建春得知情況後,新建了消費扶貧愛心微信群,將後盾單位的同事、她的朋友和親戚全部拉進群裡。她每天會在群裡發佈農產品銷售信息,包括品種、價格、數量、供貨時間和地點等。如購買方在縣城,她還免費送貨上門。群員們你2只、他3只、我4只地購買。由於質量好、口感佳、價格合適,3天時間,她幫村裡的貧困戶們賣掉了近400只鴿子和1000多個土雞蛋。

“真的太感謝了,一次就買了92只肉鴿。”當接過縣政協工作人員給付的2300元時,陳滿娣開心極了。

全市2223個駐村幫扶工作隊以幫助解決貧困戶的困難為己任,以微信和新媒體為平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責任擔當,為貧困戶推銷農產品,讓村民增強產業脫貧信心,走出一條駐村幫扶的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