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智論》第一節 戒清淨

第一節 戒清淨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覺者


希求


願具正法之光的大聖.知一切者,其被稱為正法光的教法,長久照耀世間。


§1. 為了讓那些已得殊勝成就的修行者,能夠清楚了知自己的體驗,我略述此關於「七清淨」與「智次第」的燈論。這些修行者,已精勤地專注於腹部中因上升與下降而顯現的「風觸色」,或專注於依「身觸」而顯現的「三大種.觸色」;順次地觀察在六門生起的一切「名、色」,且已經見法、至法,知法、深解法、度疑、離疑惑、得無畏、於大師之教不依他人。


I. 戒清淨


§2. 受持五戒、八戒、十戒[6]三種戒中的任一種,予以善守、善護,此名為優婆塞、優婆夷的戒清淨。


§3. 以波羅提木叉為首的四類戒,得善遍淨,此即名為比丘的戒清淨。在彼四類之中,波羅提木叉的防護最為重要。因為當它得遍淨時,方能成就修行。


《清淨智論》第一節 戒清淨


內觀方法簡介


§4. 所謂修行,分為「奢摩他」與「毗婆舍那」兩種。凡於最初修習此中的「奢摩他」,住於「近行」與「安止」二種定之中的任一之後,方才觀察五取蘊者,名為「奢摩他乘者」。就其內觀方法,在《破除疑障》中的《法嗣經》的註釋裡,曾說:「在此,一類人先令近行定或安止定生起,這是奢摩他。他觀照那定以及與它相應的法為無常、苦、無我,這是毗婆舍那。」在《清淨道論》中,曾說「奢摩他乘行者,排除非想非非想處,從其餘任何一個色、無色界禪那出起後,應當根據相、味等,把握尋等禪支以及與它相應的諸法…」等等。


§5. 複次,凡未令「近行定」或「安止定」生起,而於最初開始便觀照五取蘊者,名為「純觀乘者」。關於此行者的內觀方法,同樣在那裡,即《法嗣經》註釋裡,曾說:「再者,於此,另一類人未得上述的奢摩他,便觀察五取蘊為無常、苦、無我。」


§6. 在《清淨道論》有說:「又,純觀乘者……遍取四界。」在《因緣品相應》裡的《梵志須深經》中,世尊則說:「須深啊!法住智在前,涅槃智在後。」


§7. 於彼奢摩他乘者及純觀乘者之中,純觀乘者,在所說的「戒清淨」圓滿之後,應努力把握「名、色」。如此努力者應依名、色各自的真實自味,把握那顯現於自身相續內,被稱為五取蘊的「名、色」。


§8. 應當觀察於六門中顯現的名、色之自相與共相,以修習毗婆舍那。然而,一開始便緊隨於六門中生起的一切名、色而作觀察,是困難的。因此,初學的修行者,應先觀察在身門中,因觸而清楚顯現的色法。《清淨道論大疏鈔》說:「隨著明顯的名色法,執持毗婆舍那」。因此,坐時,應觀察透過「坐」及「一切身支裡的觸」而顯現的「觸色」,並如此觀察、標記:「坐、觸;坐、觸」等等。當修行者坐著之時,腹部中,「風觸色」依出、入息而轉起,以上升與下降的形相,不間斷地顯現。應仔細觀照彼風觸色,觀察、標記為:「上、下;上、下」等等。此人如是觀察時,不斷撞擊腹內「身門」而生的「風界」,顯現出「堅挺的行相」、「振動的行相」、「推的行相」,或者「拉的行相」。此中,堅挺是風界的「支持之相」;「振動」顯現其「移動之味即作用」;「推」與「拉」是「推動之現起」。


§9. 因此,此人(即觀察那透過上升等行相而顯現的觸色之禪修者)了知它們(即相、味、現起)而完成「色之把握」。之後,他也將具足「名之把握」,以及彼二者的把握,進而了知無常等共相。


§10. 當此人如此觀察上升等觸色時,有貪等之心、樂等之受會生起,也會調整某部分的身體。此時,這些身、心現象也應被觀察。觀察後,應再持續地觀察做為根本所緣的上升等觸色。上述是「內觀方法」的概說。在此,不能廣說,因為本書是「清淨與智」的略論,並不是對「毗婆舍那」的詳細解釋。


《清淨智論》第一節 戒清淨


註解:

「觸色」,由三大種所構成,即地界、火界及風界。


「六門」,指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意門。因為透過它們,感官對象等得以被識知,所以它們名為「門」。


「名」泛指心理現象,「色」則是身體現象。依阿毗達摩,「名」包含89或121種「心」和52種「心所」。「色」共有28種,但作為觀智所緣的,僅是18種。


「五戒」:1. 不殺生、2. 不偷盜、3. 不邪淫、4. 不妄語、5.不飲酒。


「八戒」:1. 不殺生、2. 不偷盜、3. 不淫、4. 不妄語、5. 不飲酒、6. 過午不食、7. 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8. 不坐臥高廣大床。


「十戒」且將八戒中的第七戒分為兩條戒,再加上「不持金銀」戒,如此便構成十戒。


「四類戒」,指「波羅提木叉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資具依止戒」。


「毗婆舍那」,是"vipassanā"的音譯,或譯為「觀」、「內觀」,原意是「見」、「看清楚」的意思。毗婆舍那修行,乃佛教特有的慧學,旨在如實知見五蘊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也就是,了知五蘊個別的自相和共相—無常、苦、無我。


「奢摩他」,是"samatha"的音譯,或譯為「止」,是指「定」、「心一境性」。奢摩他修行,亦存於其它宗教,旨在培養專注力,如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禪。奢摩他修行,雖不能獨力成就佛教智慧,卻可成為毗婆舍那修行的基礎。


「安止定」,區分為「世間安止定」、「出世間安止定」。此處的安止定,指世間安止定,也就是,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禪。


「近行定」,屬「欲界定」,接近「安止」而尚未進入「安止」。


「五取蘊」,是可被眾生執取的五蘊,即,色、受、想、行、識取蘊。依注書,唯道、果心,不會成為執取的所緣。五蘊中,「色蘊」指一切的身體現象,其餘四蘊,則含蓋一切的心理現象。


「相應」是指,心與心所——1. 同時生起;2. 同時滅去;3. 同一所緣;4.同一依處。


「自味」,指「本質、作用」。


「自相續」,指「自己的身、心相續體」、「自己的五蘊身心」。修行毗婆舍那時,觀照自己的身心現象,以便獲得「直接親證的智慧」。了知自己身心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之後,方能推論他人的身心現象也是如此。觀察自身五蘊,即能證得道、果、涅槃。


「自相」,是名、色法各自獨特而不與他共的特質。以風界的自相而言,其相是支持,作用是移動。


「共相」,則是一切名、色法共通的特質,也就是,「無常、苦、無我」。


《清淨智論》第一節 戒清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