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太空探索產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預期,聽聽劉慈欣怎麼說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精品課《劉慈欣的思想實驗室》

太空中任何實質性的變化都將對地球的生命產生重大影響。所以這也讓我們開啟了對於太空的不斷探索與開發。

人類太空探索產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預期,聽聽劉慈欣怎麼說

太空探索的速度

人類的太空探索在一段時期確實曾經速度十分的快,現在看來速度驚人。你比如第一個人造衛星,發射以後時間不長,好像就幾年時間。第一個人類的航天員宇航員就進入太空。

人類太空探索產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預期,聽聽劉慈欣怎麼說

而這之後好像時間也不太長,也就是個不到十年的時間,十多十幾年的時間,人類就登上月球了,這個速度相當的現在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確實像他說的很快。但是從冷戰結束以後,人類的太空探索,它的速度就停滯下來了,就變得很慢了。

冷戰結束以後,就說那種太空探索的動力,好像他的政治上的動力已經消失了,所以對它的投入相對來說也就比較小。以後的話你看從那個冷戰結束一直到現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太空探索的技術幾乎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你現在的火箭推進和那個60年代沒有多少區別,可能多加了一些自動化、信息設備、電子設備,但是原理上沒有多大區別。

而太空探索的這個進展是有一些進展,但這些進展主要是集中在那種無人探測器探測那個行星上,都是規模很小的這些進展。像大規模的載人航天的進展,幾乎就沒有什麼,就是說我我們甚至載人航天的距離現在比那個時候要短得多。

至於說到回到月球的話,好像美國政府它一直在規劃,但到現在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歐洲也在規劃,一些太陽系探索的項目,到現在也有的就沒有下文了,就荒廢了。

所以說從冷戰結束到現在,航天技術的發展其實是十分緩慢的,不算停滯,但是很緩慢。甚至從這個載人航天和這個探索新疆域的這個角度來看,幾乎就沒有什麼進展可以說。

速度緩慢的原因

人類的航天發展這樣緩慢的話,他的原因可能主要還是現在失去了他政治上的動力。冷戰時期它的航天探索,政治上的動力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上的需要就是可以讓兩個大國投入大量的這個資源資金去做這些事情。

人類太空探索產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預期,聽聽劉慈欣怎麼說

但是現在政治動力一旦消失,那隻剩下科學探索的動力和這個經濟的動力的話,那這兩個動力它就很弱了,比起政治上的動力,科學探索的話一直在進行,而且這也是航天探索最有成效的一個領域。

比如我們已經無人探測器已經探索了木星、土星、冥王星,向地平線號這些都取得了很多的很大的成果,但是它還是維持在一個小規模上。不管是資金的投入,還是這個項目的規模都很小。至於說到像載人航天,特別是載人登陸新的這個天體,包括火星,還有更遠的這個行星,它的投入可能比這個科學探索無人科學探索的投入要大得多。而這種投入回來又沒有那個馬上能得到的回報。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各國政府還是國際組織也好,要想做這樣大的投入,確實是十分的困難。

你舉個例子,你比如一個三人成員組的去火星的航行,往返航行,現在預算的花費大概是5000個億的美元,這麼大一筆投入的話,哪個國家都真的很難支付,很難擔負。如果沒有政治動力的話,投入這麼多的錢,市場上基本上沒有什麼回報。

當然有人會說,阿波羅登月最後得到的回報遠大於他那260億美元的投入。也許這是個事實,但是這些回報他投資者並沒有拿到,對吧?這是對整個社會的一個長遠效應,這個很難從經濟的角度來做這種考慮。 所以我覺得這個可能是目前人類航天發展發展緩慢的一個根本的原因。

太空探索的意義深遠,對其探索勢在必行。

關於主播與課程:

劉慈欣,第一個獲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的亞洲人,連續12次獲中國科幻文學創作最高獎“銀河獎”,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其作品《三體》三部曲邁入世界科幻小說經典之列。

其影響力不侷限於虛構作品中。2018年,劉慈欣獲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務社會獎(霍金、NASA、庫布里克的技術顧問也曾獲得克拉克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