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宇宙觀殘酷而無奈,顛覆世界觀的認知

宇宙是個神奇的地方,千百年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都侷限在神話和有限的觀測。直到相對論的問世,人們才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宇宙,四維彎曲時空,有限無邊宇宙,引力波,引力透鏡,大爆炸宇宙學說,以及二十一世紀的主旋律--黑洞等等。這些賦予了人類新的宇宙觀。但相對論對於浩渺無垠而又充滿無限可能的宇宙來說也只是冰山一角。宇宙是個充滿想象的地方。

劉慈欣的宇宙觀殘酷而無奈,顛覆世界觀的認知

人類文明是處於宇航時代,但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但由於資金和技術上的侷限,進展相對緩慢。

三體是一本優秀的科幻小說,基於文明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三體提出了宇宙社會學的兩個基本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並由此引出兩個重要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即任何兩個文明在宇宙中都無法確定對方的意圖,相互猜疑。任何一個弱小的文明都有可能通過技術爆炸進入高級文明,獲得與高級文明相抗衡的實力。

劉慈欣的宇宙觀殘酷而無奈,顛覆世界觀的認知

宇宙社會學的兩大基本公理是劉慈欣根據小說發展和自己的一些思考提出的,這個定理得提出就註定了一個文明想要生存發展下去就必須與其他文明爭奪有限的資源,並保全自己。宇宙很大,宇宙中的文明很多,文明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一個星球和星系是遠遠滿足不了的。龐大的宇宙在無數文明的發展中愈加擁擠。於是文明與文明之間的碰撞是必然的,兩個文明的相遇往往是致命的,由於猜疑鏈的存在和技術爆炸的的不確定性,更高級的文明往往選擇摧毀或徹底奴役低等級的文明。由此,三體提出了有名的黑暗森林法則。

黑暗深林法則:

所有暴露在其他宇宙文明面前的文明都必將被毀滅。

其理論支持是: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其公式為: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猜疑鏈無限循環。

其結論為:

總之,發現了誰就滅了誰,被發現就被滅了或把對方滅了,然後繼續保持緘默。

宇宙社會學推導的宇宙圖景。宇宙中各文明之間相互敵對,發現對方文明後立即予以毀滅(成本小)。所以,在宇宙中,一旦暴露己方文明座標就等於自殺。

劉慈欣的宇宙觀殘酷而無奈,顛覆世界觀的認知

在書中,三體文明與人類文明的碰撞僅僅是兩個低級文明的碰撞,三體人一心想要征服太陽系,征服地球。人類文明在三體人的科技面前不堪一擊,但擺在三體人面前的一道難題是距離,雖然三體的母星距離地球只有4光年,但三體人卻需要400年才能到來,而在這四百年裡,人類文明會不會通過技術爆炸獲得與三體文明相抗衡的實力,三體人心中也沒底。於是他們派出了質子來封鎖人類科學,三體人很明白宇宙中文明生存的規律。很明顯,距離是三體人征服人類的一大障礙,光速很難達到,但是對於星際航行來說,光速,遠遠不夠。光速的盡頭是什麼,沒人知道,也許是更高維度的空間,也許通過維度的跨越可以縮短距離。

劉慈欣的宇宙觀殘酷而無奈,顛覆世界觀的認知

如果兩個高等級的文明相遇,根據劉慈欣的宇宙觀,兩個文明都想吞併對方,大規模的星際戰爭就很有可能爆發。在沒有一種決定性武器出現之前,文明之間的碰撞必將以一方或雙方的毀滅而告終。而這種決定性武器,三體中給出了兩個:一是黑域,通過把太陽系轉化成低光速黑洞發佈宇宙聲明,證明人類文明的絕對安全以避免黑暗森林打擊。優點在於可以完全避免光粒打擊,缺點在於技術自殘,人類會退回至低技術社會,且永遠沒有力量飛出自己製造的低光速陷阱。二是降維打擊,也就是二向箔,不可控的降維武器,逃逸速度為光速。黑域是自殘行為,文明只能苟延殘喘下去,最終還是會因資源匱乏而滅絕。而降維打擊卻是很好的威懾力,就像原子彈在地球上的威懾力一樣。兩個高級文明的相遇,先亮出底牌(降維打擊能力),如果對方也有,大家就可以好好聊聊,如果沒有,就直接摧毀。

劉慈欣的宇宙觀殘酷而無奈,顛覆世界觀的認知

建議大家讀一讀劉慈欣的《三體》小說,當讀完小說後,再次仰望星空時,你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劉慈欣的宇宙觀殘酷而無奈,顛覆世界觀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