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太空探索产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预期,听听刘慈欣怎么说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精品课《刘慈欣的思想实验室》

太空中任何实质性的变化都将对地球的生命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这也让我们开启了对于太空的不断探索与开发。

人类太空探索产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预期,听听刘慈欣怎么说

太空探索的速度

人类的太空探索在一段时期确实曾经速度十分的快,现在看来速度惊人。你比如第一个人造卫星,发射以后时间不长,好像就几年时间。第一个人类的航天员宇航员就进入太空。

人类太空探索产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预期,听听刘慈欣怎么说

而这之后好像时间也不太长,也就是个不到十年的时间,十多十几年的时间,人类就登上月球了,这个速度相当的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确实像他说的很快。但是从冷战结束以后,人类的太空探索,它的速度就停滞下来了,就变得很慢了。

冷战结束以后,就说那种太空探索的动力,好像他的政治上的动力已经消失了,所以对它的投入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小。以后的话你看从那个冷战结束一直到现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太空探索的技术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你现在的火箭推进和那个60年代没有多少区别,可能多加了一些自动化、信息设备、电子设备,但是原理上没有多大区别。

而太空探索的这个进展是有一些进展,但这些进展主要是集中在那种无人探测器探测那个行星上,都是规模很小的这些进展。像大规模的载人航天的进展,几乎就没有什么,就是说我我们甚至载人航天的距离现在比那个时候要短得多。

至于说到回到月球的话,好像美国政府它一直在规划,但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欧洲也在规划,一些太阳系探索的项目,到现在也有的就没有下文了,就荒废了。

所以说从冷战结束到现在,航天技术的发展其实是十分缓慢的,不算停滞,但是很缓慢。甚至从这个载人航天和这个探索新疆域的这个角度来看,几乎就没有什么进展可以说。

速度缓慢的原因

人类的航天发展这样缓慢的话,他的原因可能主要还是现在失去了他政治上的动力。冷战时期它的航天探索,政治上的动力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上的需要就是可以让两个大国投入大量的这个资源资金去做这些事情。

人类太空探索产出的成果是否符合预期,听听刘慈欣怎么说

但是现在政治动力一旦消失,那只剩下科学探索的动力和这个经济的动力的话,那这两个动力它就很弱了,比起政治上的动力,科学探索的话一直在进行,而且这也是航天探索最有成效的一个领域。

比如我们已经无人探测器已经探索了木星、土星、冥王星,向地平线号这些都取得了很多的很大的成果,但是它还是维持在一个小规模上。不管是资金的投入,还是这个项目的规模都很小。至于说到像载人航天,特别是载人登陆新的这个天体,包括火星,还有更远的这个行星,它的投入可能比这个科学探索无人科学探索的投入要大得多。而这种投入回来又没有那个马上能得到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各国政府还是国际组织也好,要想做这样大的投入,确实是十分的困难。

你举个例子,你比如一个三人成员组的去火星的航行,往返航行,现在预算的花费大概是5000个亿的美元,这么大一笔投入的话,哪个国家都真的很难支付,很难担负。如果没有政治动力的话,投入这么多的钱,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回报。

当然有人会说,阿波罗登月最后得到的回报远大于他那260亿美元的投入。也许这是个事实,但是这些回报他投资者并没有拿到,对吧?这是对整个社会的一个长远效应,这个很难从经济的角度来做这种考虑。 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目前人类航天发展发展缓慢的一个根本的原因。

太空探索的意义深远,对其探索势在必行。

关于主播与课程:

刘慈欣,第一个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的亚洲人,连续12次获中国科幻文学创作最高奖“银河奖”,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其作品《三体》三部曲迈入世界科幻小说经典之列。

其影响力不局限于虚构作品中。2018年,刘慈欣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霍金、NASA、库布里克的技术顾问也曾获得克拉克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