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奋力抗疫 纪录片《第一线》记录医患之间的感人瞬间

“再长的路也有终点,再黑的夜也会迎来光明,等到花开疫情不在的那天,欢迎你们来武汉做客。”这是方舱医院的患者康复出院之后写在留言墙上的祝福,也是方舱医院患者们真实的内心感受。3月25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指导,优酷、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出品的纪录片《第一线》更新至第二集。跟随节目镜头,走进塔子湖江岸方舱医院,看医护与患者之间的点滴故事,用真情时刻温暖中国。

众志成城奋力抗疫 纪录片《第一线》记录医患之间的感人瞬间

这个冬天当新冠疫情爆发时,众多感染者一床难求时,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紧急医疗救援任务中,经受住考验的方舱医院又一次展现出来它的实力。短短的 35天里迅速建起的16家方舱医院,成为12000多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生命方舟。

众志成城奋力抗疫 纪录片《第一线》记录医患之间的感人瞬间

只是方舱医院最开始接收病患时,大多数患者的内心都抱着抵触情绪。临时搭建起来的医院能有效果吗?环境是不是很差?上千个人在一起治疗能行吗?因为不了解所以困惑,因为困惑所以抗拒。直到一篇名为《方舱是啥样?生活如何?》的帖子自网络上流传开来,这才算是解开了身处方舱之外民众的疑惑,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塔子湖方舱的患者李雪颖,“这也是我自己生活的一个记录,再一个也希望帮助即将要进入方舱的人”谈及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时李雪颖说,起初她对于方舱也并不了解,入院之后才发现这里发生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记录。与其说是医院,这里更像是一个临时组建起来的大型社区,这里有督促着孩子好好上网课的妈妈,有伴着欢快的乐曲跳上一段的广场舞天团,也有吃饭追剧、躺在床上打游戏的年轻人,这里和社区唯一不同的就是这里有医护人员的关怀。

众志成城奋力抗疫 纪录片《第一线》记录医患之间的感人瞬间

田欣是塔子湖方舱医疗队的负责人,经历过非典一线工作的她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医生。每天投入工作之前她都需要花费近半个小时穿好层层防护,随后进入方舱医院对于负责的50个病患进行查访登记,耐心地向每一个患者解释他们目前的CT结果、身体状况以及所有的治疗方案,同时,这里的患者也在不断地向她致谢,感谢她连日以来的尽心照料。

这里的医护不仅会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力量,也会在生活中安抚他们的心情。独自一人入住方舱医院的小女孩收到母亲在金银谭医院进入了ICU的消息惶恐不安,难以入睡。河北医疗队护士汪旭丽便拿着凳子陪在女孩床边,帮她整理好床铺上的杂物,安顿女孩睡下后,还紧紧握住她的手直到女孩安然入梦。疫情之中的温馨片段时常在方舱医院中上演,这里的医护和病患的关系如同家人一般。

众志成城奋力抗疫 纪录片《第一线》记录医患之间的感人瞬间

隔着口罩病患们依旧可以看到医护眼中的光芒,隔着防护服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带来的温暖,《第一线》用前线医院的真实故事,展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疫精神,突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气质和国家担当,用镜头记录下名为中国力量的奇迹。在最危难的时刻,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携手并肩共同抗疫,即便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到何时,但医护人员依旧坚持不懈地坚守在一线,他们的牺牲与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感恩与铭记。

如果说近期优酷连续推出的《武汉日记2020》、《冬去春归》、《第一线》等多部纪录片展现了万众一心的中国力量,那么纪录片《山河无恙——影响中国的疫情档案》讲述的则是这份中国力量背后的故事。本片从历史的维度再梳理百年中国防疫史,从中国遭遇过的五次重大疫情战入手,以历史之例,解当下之问。从“隔离、封城”到“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从“大卫生” 体系建立到疫苗的科学研发,再从临时医院的建立到“小汤山”模式的推广,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应对,都是对中国公共卫生系统的自省和进化。回首峥嵘,我们坚信中国在重大防疫事件上拥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也希望将这种信心传递给全社会、全世界。不忘不畏,山河无恙。

众志成城奋力抗疫 纪录片《第一线》记录医患之间的感人瞬间

3月18日起每周三上午10点,《第一线》优酷准时更新。不忘初心坚守阵地,与你一同期盼胜利的号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