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應該立足於藝術家個體,還是應該立足於社會群體?

藝蟲爬牆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應該立足於藝術家個體,還是應該立足於社會群體?

比如繪畫創作,畫家應該立足於自身,還是社會大眾群體

這是繪畫創作中,很矛盾的問題

相信每個畫家,都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展露自己獨特創新的藝術才華,獲得大眾的認可

但是無奈,有些畫家,本不適合畫寫實古典油畫,擅長畫抽象油畫,或者擅長畫表現主義油畫

而大眾審美,停留在古典具象寫實油畫的水平

畫家的才華,創意又如何展示?

當然,如果你畫畫,純粹是為了自娛自樂,不必為了迎合誰,純粹自己單純對畫畫的熱愛和執著

比如梵高,一生都在為自己畫畫,純粹立足於自己,這種對藝術癲狂執著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但是,無奈梵高早生了幾百年,當梵高在畫自己超前,創新的主觀色彩印象派風格時,大眾的審美水平,還停留在客觀寫實的古典油畫風格

不然莫奈的印象派畫風,不會受到譏諷

只是,梵高的藝術風格,太過於創新超前,當大眾的審美意識,開始逐漸進步,普遍能接受主觀化後印象派風格時,梵高已經長眠於地下,一切榮譽和他無關。

就如哲學家尼采所說,自己早生了一百年

如果你如同梵高一樣,具有超前創新的藝術才華和風格,你進行繪畫創作,可以立足於自己

相信即使大眾還不能認可你超前創新的藝術才華,相信金子總會發光,幾年後,你的作品會被世人認可的

但是,如果你希望大家認可你的藝術作品,那麼建議親,先依靠平臺,比如加入美協,藝術圈,或者畫院

許多時候,你的成就,是依靠平臺的宣傳得到的

離開了平臺,你什麼都不是

最初依靠平臺宣傳你的品牌,才華,確立你的藝術價值,等到你積累一定的人脈,資源,你再自己單幹也無妨。

個人拙見,繪畫創作,應該立足於畫家自己,藝術創作才能體現更具創意,創新的藝術價值

如果一味迎合社會群體,繪畫創作難免會失去個性化的創新價值。

如果你覺得立足於自己個性化的藝術語言,無法獲得大眾認可,那就是你自身推銷能力不行,你可以學習畢加索的口才,營銷能力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現在,我們常會看見一些展覽品,它們在過去,是絕不會被看成“藝術”的,我們於是困惑: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藝術家?關於這樣的困惑,一直無法有個標準的答案解釋清楚,問題來了: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應該立足於藝術家個體,還是應該立足於社會群體?



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

人們在欣賞一些世界名畫時,都會去想,為什麼偏偏這幅畫成了世界名畫?如果繼續想下去,是不會有滿意的結果的,只會鑽進牛角尖裡出不來,於是簡單概括:一幅畫之所以成為世界名畫,那是因為它符合藝術的章法,風格獨特,情感豐富又具有時代特色,


那麼問題又來了,是誰認為這幅畫具有時代特色的呢?我們說的藝術價值;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應該立足於藝術家個體,還是應該立足於社會群體?這值得思考,我們通過現象看本質,比如,西方19世紀的“後印象主義”藝術大師梵高,他創作的畫作,在他生前時完全不被認可,導致他一生窮困潦倒,因為沒有人願意買他的畫作,

即便同是畫家的高更等人欣賞梵高的畫作,也沒用,他們也沒辦法為梵高的畫作宣傳推廣,說到這裡,就可以肯定,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不是立足於藝術家個體(也就是藝術家本人);那麼,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必定立足於社會群體,這社會群體通常指的是由一些人組織成的藝術評論家,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美協、書協這樣的機構,



或許有人會說,只要藝術家的技法精湛,就可以創作出有藝術價值的作品,話說的沒錯,然而現實往往不是這樣子,這幅畫在人們眼裡的確畫的很不錯,但那些藝術評論家,美協若是認為畫風不符合當下時代,那麼,再好的畫都成不了名畫,甚至一文不值。往往很多垃圾書畫作品,竟價值連城,所以說藝術家的技藝再精湛,還不如,某社會群體的“炒作”來的更有價值。


詩夜城主


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應該是既立足於藝術家個體,同時又立足於社會群體。過去是,現在也是。在東方是,在西方也是。通俗的講,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應該也必須是“兩條腿走路”。為什麼這麼說呢?

立足於藝術家個體,是因為藝術是由藝術家創作產生的,藝術家是一個個體的獨立的存在,只有確立藝術標準立足於藝術家,才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調動和發揮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為藝術家創造性的創作藝術創新藝術創造有利的條件、基礎和保障,也是對藝術家藝術創作的尊重和愛護。

同時,確立藝術價值的標準又須立足於社會群體。這裡的社會群體就是社會大眾。從廣義上講,服務社會大眾影響社會大眾以及感染帶動社會大眾既是是藝術表現的初衷,也是藝術創作的終極目標,是藝術的功能和作用。藝術只有為社會群體所認可,所接受,它的藝術價值才能充分的體現出來。

比如說,歐洲文藝復興繪畫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高超一流的藝術思想審美理念繪畫技藝得到了社會群體的認可,受到廣泛的尊重。確立他們作品的藝術價值肯定要考慮到他們的個人因素也就是藝術家個體的因素。同時,又要立足於社會群體,把社會群體對他們作品的認識和評價做為評判其作品藝術價值的重要標準和依據。

事實上,藝術家個體在創作藝術作品時,一般都會考慮到社會時代和社會群體對藝術的需求和追求。會遵循藝術的發展規律去創作藝術。也就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下,藝術家個體也是立足於社會群體來創作藝術作品確立自己作品的藝術價值的。

立足於藝術家個體和立足於社會群體是藝術生存發展創新中必須同時堅持的,二者並不矛盾,不可偏廢。


燈影書畫


藝術價值的標準是有藝術家和社會來確立的,它是相互聯繫的統一,二者缺一不可。藝術價值的標準是反映各個時代運用不同的標準,體現出藝術價值不同的規範性。每個國家、每個時代的不同,藝術價值的標準也不同。在我國當代社會中,藝術價值的標準應該立足於社會群體來確立,其次是立足於藝術家個體來確立。

一、我國現當今藝術價值的標準是,藝術必須為人民大眾服務;藝術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藝術必須遵紀守法等原則。藝術是藝術家從現實社會生活出發,努力反映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創作出反映新時代的藝術形象性,深受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



二、藝術價值應該立足於社會中的人民大眾、學者、評論家,他們是社會的群體,只有社會群體的欣賞和感受、評價和定論,才能體現出具有藝術價值的藝術作品。藝術價值的標準不能有公式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給人們以雷同和膩味的感覺。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應反映社會生活真實的藝術性,使人民大眾受到了藝術感染力審美效果。


三、藝術家進行創作,要遵循藝術規律標準而創作藝術作品,畫家要體驗生活提取素材,作家要深入社會生活收集原始資料,音樂家到生活和大自然中去獲取創作靈感,才能創作出藝術價值的作品。只要藝術家親身體驗社會生活的經驗,再結合自已的審美情感、藝術手法、藝術風格,就能創作出具有藝術價值標準和人民大眾所喜愛的藝術作品。


黃智637


藝術價值哪有什麼標準,每一個藝術作品都有其價值,但是就像蘿蔔白菜一樣,你喜歡它它才有價值,你不喜歡它它就沒有價值。但是不論你喜不喜歡它,它的價值都存在,只不過沒有具體的標準罷了。

或許會有人說如果沒有標準為什麼有些經典名人作品拍賣能賣出天價?不可否認,名人效應確實給藝術作品帶來了更多的增值,但是對那些人來說這些藝術作品其實就是商品,一個能夠升值的商品罷了,和其所擁有的藝術價值並不大。比如說畢加索在世的時候,他一直在拍賣他的作品,這些藝術作品藝術價值相差並不大,可是有時候能賣出很好的價錢,有時候卻很低,但是不論價格高低他都賣,所以他也是少有的幾個在生前就已經比較富有的藝術家之一。



所以說藝術價值到底是應該立足於藝術家個體還是普通群體這就要看藝術的本質是為誰服務的。

我們都知道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但是還有一句話叫做“藝術最終要回歸到生活中去”,一切脫離生活的藝術都是臆造,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根本就不用再糾結藝術價值的定位到底是藝術家還是普通群體了。


萬物皆明


個體和社會沒有區別,社會也是個體組成的,關鍵看藝術品本身綜合價值。


微醺的畫筆


二者具有必然聯繫,切不可盲目分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