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行業五大主體,勘察,設計,建設單位,監理,施工,員工收入哪個最好,哪個最差?

水電周老師


這個得看你的能力和水平了,總體來說,建築業各方之間收入差別不會太大,基本上都差不多,主要看你的能力。能力強的,在分包單位也照樣掙錢,我曾經見過一個,以前是國有企業項目部的總工,後來因為人際關係問題直接辭職,緊接著就被一個比較有規模的分包單位老闆給聘走了,據說是配車隨便開,有活時每月3萬,沒活待著每月1萬,但人家真是能拿的出東西,確實值這個錢。如果什麼都不懂,發現不了問題,即便發現問題也說不到點上,那即使是建設單位的估計也掙不了多少。在工地上,只有兩種人會被別人敬畏,一種是有絕對的權力,比如說甲方的總,監理的總,施工的項目經理等,但這種人不會太多,一把手就這麼幾個。第二種就是有非常強的能力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大拿。如果說按單位待遇來說的話,甲方、設計單位都不會太差,施工和監理都差不多,但我不建議去監理單位,受夾板氣不說,掙得也一般,而且現在監理的責任也已經非常大了。


李冰830


首先門檻,施工和監理門檻也最低,甭管學啥專業都可以幹,勘察設計要家裡沒人並且學校垃圾很難進去,造價門檻比介於之間。

然後收入,施工前期工資不低甚至高於同期其他,但基本死工資,監理加上收紅包也高不到哪去,其他的可以靠提成和私活幹的好也挺多的。不過工程類天花板在哪擺著,除非自己幹老闆,不然不論做啥行業累死了也就那麼多封頂了。

然後辛苦程度,施工肯定最苦,監理最輕鬆,剩下的雖然坐辦公室但加班也不少也算很辛苦

為什麼沒談建設單位?問這問題的應該是剛畢業的,幾乎沒幾個能進建設單位的,家裡有人的話家裡人安排你做啥你做啥就是了。

最後個人感覺,設計最有前景,施工前景堪憂


Leo金雷


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i沒有罰款權利: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罰款是指行政處罰機關強迫違法行為人在一定期限內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量金錢的處罰形式。可見,企業不具備罰款的資格,沒有罰款的權力。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三條,甲乙雙方法律地位平等,建設單位(或委託監理公司)如對施工單位進行罰款,這既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也是違背甲乙雙方平等的法律地位關係的。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五十六條,合同中這樣的罰款條款是無效的,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所以,設單位(或委託監理公司)對施工單位的這種罰款行為不合法的,這些罰款也是無效的。但是,如果施工單位違約的話,建設單位可以依法或依約向施工單位進行合理合法的索賠。


檸檬愛繪畫


在這個行業裡的人,說施工收入最高,設計責任最輕,建設單位權利最大,監理收入最少。設計人員往往同時否則幾個項目,建設單位一般合法收入不高。


用戶9222807681854


做啥也不要做監理,監理就是個背鍋的,出了任何質量、安全問題都是監理的責任,還夾在中間受氣,一點權力也沒有,待遇還低,不被社會所認可!


草民林小二


我只能說今非昔比,以前設計院是人人都想進的好單位,現在很多都是一畢業就趕緊轉行


明人15209


監理工資低,地位低,口碑不好。最好是建設單位。


剃鬚不保青春


這麼跟你說,雖說我不瞭解這個行業,但是一線幹活的,收入肯定是最少的!


陸小樣


前幾天剛回答了一個問題:土木工程畢業是選甲方、乙方還是監理方,我從職業範圍、薪資、發展前景、所處地位等方面進行了回答,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迴歸到這個問題,樓主把建築行業的五大責任主體都放在了一起進行比較,可以說這五方佔據了建築行業98%以上的職位,只要你在建築行業裡混,這幾方免不了拿來比較。樓主設定的是員工工資,也就是剛畢業時工資,考慮到即使其中的一方因為其發展規模、企業性質、業務範圍等差異工資也是有區別的,要想有可比性,只能拿同等檔位的各方來進行比較,比如都選擇各方里面公認的最好單位。

一、學歷要求

1、好的建設單位目前最低要求是本科,且應是985、211雙一流院校畢業,對每一方來說都是學歷越高越容易進,各行各業的職場都是如此。

2、勘察是指根據建設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評價建設場地的地質、地理環境特徵和岩土工程條件,編制建設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動。為設計提供基礎性資料,現在設計院一般都囊括有勘察,所以說勘察、設計要求差不多。要想去大的設計院必須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在這幾方里面專業要求是最高的。

3、實力雄厚的施工單位比如央企現在招聘傾向於985、211學校畢業生,但也招普通本科,最低學歷要求是本科。

4、監理單位在這幾方要求是最低的,稍微瞭解點建築行業的都知道,監理行業風氣不怎麼好,完全是被一批人給搞臭了,好多人都不願去,雖然說其他幾方也有這種情況,但沒有監理方這麼嚴重。

二、薪資

通過以上比較分析,基本上可得出薪資的高低:設計約等於勘察>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


建築工程師小砼


從事建築行業十幾年一直在建設單位工作,由於處在產業鏈條的集成端,所以上述幾個單位都還算了解。


不囉嗦先回答問題,然後在適當展開一些:五大主體的員工收入我們姑且取平均值(職位、層級、專業),這裡面建設單位的薪水是佔有一定優勢的。

這五個主體單位到底哪個好?哪個有發展前途?哪個以後能自己單幹?.......等等問題我們一點一點剖析:

勘察行業:

勘察處於這幾個專業的最前端,主要以地質勘探為主,為後續設計施工提供地質基礎數據,作業條件屬於幾個行業最辛苦的。地質行業(勘探、地基處理)屬於地域性較強的專業,從業人數不多,行業較為封閉,行業內就那些專家,進入行業只要肯下辛苦,考出岩土類證書,無論從事學術、設計、施工都有不錯的薪水收入,自己單幹也相對容易。

設計行業:

設計一直被認為是智力密集型的白領行業,尤其以建築師為最。建築師一向被人認為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體。但是隨著近年住宅標準化的推動,各大地產商都有一些標準戶型研究,使建築圖紙繪製成為一種機械式製圖,從業人員勞動量較高,看似設計人員薪水在行業內很高,但是平均到工時薪水,就變得變成了勞動密集型的模式。設計行業從業人員在建築行業轉行還算相對容易,可以轉型到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剛參加工作的童鞋,可以先去設計院辛苦幾年為以後的職業發展打個基礎。

建設單位:

整個建築行業的集成者,看似權利很大,其實也很苦逼。建設單位對外貌似強勢,但也受很多牽制,內耗問題更大。過往的建設單位一般從設計、施工單位吸收有經驗的人才加盟,能快速的適應工作,發揮專業優勢。近年一些地產商提出的高週轉策略,形成一個怪圈:重管理、輕技術。大的地產商也開始招收畢業生加盟,培養自己的專業化人才。隨著地產黃金時代的過去,個人猜想:科學拿地,技術優先必將回歸主流。甲方人員除非從事到高層,轉換到其它主體單位的障礙大於其它幾個專業。

施工單位:

施工單位一直被自己行業吐槽:需要裝孫子的行業。施工單位每年是吸收建築類專業畢業生最大的行業,設計單位設計出圖紙,需要施工單位去實現,從這個環節看是勞動最密集的環節。畢業生從事該行業也有較好的上升路徑,施工單位僅針對技術人員有兩條線可以走:管理線和技術線。成為項目經理收入和職業前景都不錯,從事技術也可以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跳到建設單位、監理單位也不難,當然有志於自己乾的,挑個小專業深耕,誠實守信多交朋友,也是不錯的選擇。

監理單位:

一直被認為:老建築人的養老單位,新建築人的過渡單位。其實無論在哪方從事工作,新人都可以學到知識,切勿流於表面。監理單位的新人也是有優勢的,作為建設單位委託的管理單位,可以橫向打通多個專業,在不懂的情況下請教其他行業的人也具有一定優勢。對於這個行業,切勿被一些不良習氣沾染,只要肯下辛苦,肯努力多考證,多吸收知識,一樣的能在本行業立足,也可以到其它主體單位就職。

結尾:

也沒列提綱,胡亂寫了一些,大家湊合看!


要是感覺有用點個贊鼓勵一下,想深入探討請加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