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又入春秋(三)

戰略抉擇到底是什麼?

基於幾種可能的態勢,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應對之策呢?

在明確戰略方針之前,其實有兩個問題或者概念需要預先搞清楚。

一個是“文明與野蠻”。現代社會號稱文明社會,其實未必。一顆子彈難道比一個箭頭更文明?核彈又比炮彈更文明?恰恰相反。縱觀人類發展史,野蠻從未離去,所謂文明,只不過是野蠻的翅膀,或者讓野蠻長上翅膀。有了高度的文明,野蠻就能如虎添翼,野心才會不斷滋長。

如果有野蠻這隻“虎”,光剩翼了,文明將被野蠻擊敗。這就是中華歷史上常被落後文明擊敗的重要原因。開國立朝的時候虎虎生威,到了後期,表面上無限繁榮,但關係複雜、文過飾非,虎勁沒了,光剩美麗的翅膀,飛上去也沒什麼威力了。如果我們的孩子們生於溫室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早就不知道“野蠻”為何物,小老虎紛紛退化成喜羊羊,見到“狼”都害怕,是我們目前崛起復興最大的隱憂。

作家鄭淵潔很早就看到這一點,憂心忡忡地力主創辦兒童刊物《大灰狼畫報》,還是有遠見的。不過在我們柔性文化的影響下,狠心的狼又慢慢變成溫柔的“羊”,與初衷偏離了。老子所說的“柔”,是能克剛的柔,而不是被剛克的“柔”。我們理解有誤,總是拘泥於未被讀懂的經典,就必然在文明上升、武明下降的怪圈中循環往復。因此,從戰略預設角度講,“野蠻”不能去,“文明”不可無,結合起來,才能“如虎添翼”,對外製勝,達到戰略目的。

第二個是“天下很便宜”。這個主要對內而言。縱觀中國史,乃至世界史,亂世與盛世總是交替出現,盛衰之變雖然各有其因,但總歸一條,天下總是得之於“起事者”一無所有之時,失之於“在位者”私囊過飽之日。亂世雖然物資貧乏,但精神富足,奪取天下其實成本並不高,只要剋制部分私慾,為上者做到“我苦你服”就行了,天下真的很便宜,而天下貴重之時,世道往往不堪重負,分崩離析。

典型如明末清末,皇室子孫支系越來越龐大,耗盡國家財政不啻半數,導致民不聊生、民怨沸騰,不亡就沒有天理了,又哪來的領導力、凝聚力?就像柳傳志說的:“再在其公司內部人事矛盾激烈的時期,我就採取了一個辦法:讓所有人車坐得更好,房子住得比我還大,錢多多地發。我全部給你了,那我剩下什麼?我就剩下領導的權力,我就可以領導你。”若是習慣於越往上越“富貴”,生民自覺“貧賤”,則天下危矣。

因而,俯觀時局,“內憂”必定大於“外患”,政略必須先於戰略,政鬥力必然高於戰鬥力。所謂戰略縱深。不是地盤大小,而是民心厚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