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城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啥樣子呢?

北大荒人108769822


我父母都是知青,六八年下鄉,六九年結婚,八一年返城,在鄉下一住就是十四年。父親三年前去逝,看他日記,從日記上的文字上看,那時他下鄉是自願的。

到了農村,生活了幾年後,就心有悔意了,農村真的苦,那時還沒有機械化,農藥也缺。用牛犁地,用鋤頭除草,兩肩被烈日曬得爆了皮。

三間土坯房,數九寒冬,炕是熱的,平躺向上看,棚頂掛著白霜,炕簷旁放著個泥制火盆,將爐內燃得正旺的炭取出,放在炕上取暖。

父親老三屆畢業生,才高八斗,在農村做會計,教書。回城後,燒鍋爐,閒暇寫小說,寄到出版社,石沉大海,原稿都未退回。心灰意冷之餘,鑽研起周易來,找他取名算卦的人絡繹不絕。

如果父親留在農村,自少是大隊會計,或許較回城要好多。可是世事難料,選擇真的改變命運。

時事造英雄,有一點,要看你是不是英雄。英雄大可噴雲吐霧,小可隱跡藏形,能屈能伸。

我大姨夫,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上學到初二輟學,一年後,去中學執教。親朋好友就說,這孩子有出息,中學未畢業交中學生。兩年後,入公社革委會,十九歲那年,職務為革委會副主任,然後主任。二十八歲,入縣農機公司,當經理,三十二歲為菸酒公司經理,三十六歲任商業局局長兼黨委書記。

他與我父親境遇完全不同,所以說,知青返城與不返城真的不能決定什麼,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

知識只能改變個人命運。農村發展的好壞,與知青是否返城無多大關係。農村的發展,要看是不是有個好的領路人,這個人,不一定就是知青,在艱難困苦中殺出一條血路,讓村民過上幸福的日子的領頭羊,首先,他必須是個英雄。


管錢莊


當時黨和政府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主要是為了提高農村的生產力,然後是鍛鍊青年,讓他們在廣闊的天地裡大有作為,幹出一番事業來。

有些人確實在農村幹出了成績,養成了能夠吃苦的習慣,深知農民的疾苦,瞭解了社會的現狀。

有一些青年在農村鍛鍊一個時期後,考上了大學,後來還走上了領導崗位,由於瞭解農村的實際情況,和農民有了很深的感情,在政策方面對農村有一些傾斜。

現在國家富強了,綜合國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世界上有了話語權;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但這一切主要是“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偉大成果。就單純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回不回城,對國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和變化。

知青作家葉辛寫過小說《蹉跎歲月》和《孽債》,裡面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當時的生活狀態。有很多知識青年當時是很苦悶很痛苦的,給他們的心靈造成了創傷。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是唯物辯證法,是很正常的事情。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影響了整整一代年輕人,對他們的成長有好的一面,也有些負面影響。就單方面的說他們不回城,對歷史沒有推動作用,也沒有阻礙作用,只是萬千社會現象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張望鹽井


想想現在的大學生去基層


蒹葭567


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程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啥樣子呢?

好一個假設,知識青年如果不返城,現在的農村還不是農村嗎?可能有些農村變得更富有罷了。


都說造化弄人,農村大環境造就了農民的偉大,其實,農民有什麼不好,知識青年來到農村,帶來了新的思想,帶來了新技術,在那樣的年代這是一種創舉,一種整體提升農村生活和生產水平的偉大措施,所以知識青年下農村,來改造大農村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那個年代,我們一窮二白,百業待興,那些世代農民因為自身侷限性始終跟不上社會的節奏,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有為知識青年紮根農村,把自己的抱負播撒在美麗的農村裡。


當然,大部分知識青年最後因為國家的需要,最後都返城了,為國家四個現代化繼續做貢獻。

到了現在,如今是農民大量進城,為國家發展,為城市建設貢獻自己力量,這是一種回饋,還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看到這個題目,我馬上想到許許多多關於知青下鄉的電視劇,《北風那個吹》、《血色浪漫》、《我們的知青年代》等等。從電視劇中,讓人們再次回顧看到了是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生活,許多年輕人後來都是想方設法的要回到城市。當年在梅花的村裡就居住著五六個青島知青,其中就有一位姓滕的,居住在梅花叔叔的房子裡,後來也是早早的回青島去了。但是,也有許多人留下來,成家立業,在這裡紮根生活了。

首先他們的留下,會給農民的生活習慣,帶來一個好的影響。農村人對個人衛生和生活衛生都不是那麼講究,特別是在過去那個年代,洗個菜不是洗的特別乾淨,洗個衣服也是三把兩把,就算完事兒,更不注意早晚刷牙。而下鄉的知青,他們對生活的質量是要求比較高的。如果他們一直生活在農村,那麼對周圍的人,在生活習慣上肯定會有較大的影響。另外,下鄉知青的文化生活也是比較豐富的,每天干完活兒之後,都會利用休息的時候,有人在唱歌,有的在彈琴,也有的在畫畫,還有的在搞發明創造。這樣因為知青的文化生活非常的豐富,那麼對農村的孩子,尤共是青年人也是一種帶動。所以農村的文化生活也會有著長足的發展。


知青留下對生產力提高能促進。下鄉的知青都是一些城市的小青年兒,雖然從小沒有幹過體力活,來到農村參加勞動,那肯定是累的要命。但是他們都有文化,因為累他們就要想辦法來改進生產的工具,減輕自己勞動的強度,提高勞動的效率,所以有不少的青年人,就把心思用到了搞農具的改進和研發,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累。更有一些經濟頭腦發達的人,他們就會利用所有的關係和點滴的時間,把農村裡的一些所謂的土特產,運送到城市,再把城裡的一些物品在運送到農村。在現代的社會,就屬於搞活市場經濟,可以使農村的經濟得到更早的發展。


知青能真正的紮根農村,對農村的變化會有積極的帶動作用。可是人都會嚮往美好的生活。 知青紮根農村,那肯定是要找農村媳婦。在許許多多的電視劇裡面,都能呈現出一些知青在農村期間,與農村的姑娘談戀愛,抓對象,而且還都有了孩子。因為知青的出生地與農村所處的地方相距很遠,兩個年輕人結合之後,所產生的後代更聰明,這也是對人類發展的一大貢獻。

知青們已經過慣了那種輕鬆舒適的城市生活。在農村是很不適應的,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想方設法的爭取及早返回城市,再加上中國人都是故土難離,還是想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但是,也有許多人為了愛情或者是為了其它的也留了下來,在這裡成家立業過得也挺不錯。。


山村梅花


那是1968年,響應黨的號召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城市裡的第一批青年上山下鄉,城市人到農村去後,拿起鋤頭鋤地,手上都磨的都是血泡,用肩膀挑水,肩膀上也會磨出血泡,但是他們沒有退路,只能堅守在農村的陣地上,農村有青年點,也是過著集體的生活,在農村也嚐到了酸甜苦辣鹹,有的在農村已經入了黨,加入了生產隊的領導班子裡。

如果這些上山下鄉的城市青年,他們不回到城市去,那隻能紮根在農村,會在農村也幹出一番事業,在有生產隊的日子裡,過集體的生活,也會成為生產隊的班子領導,也許當個生產隊長,帶領農民們走向致富之路,因為知識青年,他們是有文化的,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裡,在農村也能幹一份大的事業。

紮根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想紮根兒就得做出個樣子,只能在農村搞對象,成家立業,真真正正成為農村的一員,從六八年開始上山下鄉,到八零年生產隊解體,七九年七九屆畢業生,是最後一批,如果這11屆畢業生,都在農村發展,也許現在會是又一種形象,在農村辦工廠,在農村搞養殖場,因為他們的腦瓜是靈活的,知道變通一些事物。

七九屆畢業生,現在已經快60歲了,假設在農村40年,那是又一番情景,農村的土地,也能分給這些知識青年,到時候也是農村的一員,也是走現在的道路,到城市去打工,或者在農村種地,跟農村人是一個樣子的。


三農剛子


應該說,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為了解決城鎮富餘的勞動力的一種舉措,我們當地在1972年以後,下鄉的知青們或是通過應徵入伍、招工進廠、推薦上大學等多種方式走出農村,到1972年底基本上都離開了農村。

而在農村留下的也有相當一部分知青,如果當年的知識青年都不返城的話,農村與城市間的關係就因為這些知青而更加緊密。畢竟這些知青都是來自於大城市,那裡有他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知青們都留在農村,肯定要和當地農村人聯姻,那麼這城鄉間就會因為知青這個紐帶成了親家關係,以後的走動就會很頻繁。

當時農村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住的是低矮的民房,文化落後,醫療水平等都比城裡相差甚遠。所以當時到農村的那些知識青年親身經歷了那個生活環境後,經過生產勞動,體會到農村人生活的不容易,下鄉鍛鍊的同時,也是經過了一次洗禮。

撇開那些早已返城的知青不說,我們看看留在農村的這部分人。雖然當時知識青年是初高中學生,但對於農村人來說,那就是城裡來的文化人。後來,留在農村的這部分人與當地農民結了婚。男知青找的都是村裡數一數二的模樣俊俏的農村女孩,女知青嫁的也是農村出類拔萃的農村男孩。而這部分人由於思想意識超前,有的當了村幹部,後來逐步一步步提了起來。也有的在當地做了教師,一輩子教書育人。還有一部分人在改革開放以後,做起了生意。總之,留下的基本上沒有人是平庸之輩。

要說這留下來的知青,都知道知識的重要性,所以你看看這部分留在農村的知青的後代,最後還是通過讀書,考上大學後,又去了城裡。因為不管在哪個年代,農村人基本上都是以跳出農門為榮的。

所以,如果知青們都留在農村不回城,留下的也只是他們這一代而已,下一代還會到城裡生活,農村依然是農村,也變不成城市。當然,這個題只是一個假設,我們的這些也都是在假設的基礎上展開想象。


建行漸遠


我母親就是當年知青分到北大荒的,而我父親就是當地的農民,當年母親剛初中畢業,因為當時是1976年,正是知識青年下鄉的高峰期,當時同母親一起來到北大荒的還有近2000名全國各地的知青,他們都分配到了最艱苦的農場進行勞動改造。聽母親說,當時他們來的人大多數都是初中畢業,高中畢業的都很少,因為那時候還沒有高考,所以沒有大學生。

在1978年末的時候,知青改造政策被取消,很多有能力的知青都返城了,而像我母親這種沒有關係的農村人,想要返程有些困難,就這樣我母親留在了農場,後來就經人介紹認識了我爸爸,兩個人也平平淡淡的走過了40多年,至於如果知青都留在農村是什麼樣?

個人認為知青確實是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畢竟知青接觸的知識層面要比農民高,而且覺悟也是很高,很容易接受新時代的事物,對於農村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母親當年在農村的村委會幹過農業技術推廣員,因為很多農民對於種子化肥的認識程度都比較小,所以在經過講解後,農民種的糧食都豐收了,而且質量也提升了,這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作用。

如果全部知青當時不返城的話,相信現在農村的建設肯定會更上一層樓,像那些華西村、龍華村、生義村可能在農村會遍地開花的出現,但那只是設想,畢竟城市建設才是重中之重。


一起種植


導讀: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城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什麼樣子。我認為隨著時代的變化,知識青年在農村如果不返城,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干一輩子農活。

知識青年是一個群體,就是城市裡面的知識青年下撥到農村。那時候的知青在農村居住在農民家裡,白天和農民幹農活,晚上給農民講解一些文化知識。的確,在那個年代讓很多農民的思想意識上有了提高的變化。

知青是一個時代,如果沒有接到上面的號召,知青一輩子留在農村,那也只有務農。因為那時候我們還沒有真正實現經濟改革開放,還是以農業為主。知青也得吃飯,也得適應環境。最多是融入當地的社會中,成為農村的一份子,分土地,獲得農村戶口,成為一個真正的農民。


對比現在,我們的農村僅僅是在硬件條件上改變了很多,但是農民在農村依舊還是靠務農為生,即使有點技術的基本上也逃脫不了在種植和養殖行業。知青也不能改變什麼農村,只能順應潮流。知青活到現在的人,差不多也是古稀老人了。我認為他們的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我們的農村不會因為知青的留下變得更好。

我認為一個人也改變不了一個農村,一群人也改變不了時農村。因為我們社會的進步是在黨的政策領導下前進的。如果知青當時不返城,他們會被當地同化,環境改變人,他們和現在的農民一樣,知青的子女也會融入現在的農民工大軍中進城務工。


知青不返城不符合社會的發展,畢竟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還是靠知識來改變命運。所以知青返程是時代所需要的。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認為呢?我認為我們的農村不會因為知青的不返城改變什麼!歡迎關注作者,留言區發表你的高見!


小胡農視角


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城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啥樣子呢?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到那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為了響應號召,成千上萬知識青年,去到農村鍛鍊,所以這就有了1600多萬知青上山下鄉。這些人,用知識踐行著當初的承諾,確實給當時的農村,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農業也煥發生機。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上山下鄉,改變了原有的價值觀、世界觀,就算是後來返回城市,也有了大的作為。
至於說,題目中的這個問題,確實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假想。如果這1600萬知識青年,都沒有返回城裡,都留在了農村,那麼現在的農村或許真的會有很大的改變。畢竟,那個時候,上山下鄉的都是知識青年,他們身上有衝勁、闖勁,敢於擔當作為。不能說是全部,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那些部分留下來,沒有離開的青年,後來很多成為農村的中流砥柱。


指尖的村子裡面,就有一個以前過來,沒有再返回的,原因是結了婚、生了子。後來,這位青年,也就是村裡的李大爺,就是村裡的大隊書記,帶著村民搞致富。村裡的水庫,就是那個時候,帶著村民一鍬、一鍬挖起來的,現在成為周邊幾個村的重要農田用水來源。十多年前,外地人過來承包,光是承包費現在就達到百萬一年,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集體收入來源之一。
不僅如此,很多時候,上山下鄉的知青,更多的是帶來敢闖敢衝的勁頭。記得小的時候,父親嘗試種植百合果,找了很多專業書籍來看,有很多都是鄰村知青的。如果真的如題目所說的那樣,我們鑰匙不考慮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如何如何,但是至少對農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說不定,現在的農民,比城市更富裕,也說不定呢。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