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古法手工鏨刻黃金,詮釋中國傳統經典審美。因為匠人,工藝而與眾不同,給人古典復古,高貴典雅之感。但古老的工藝,承載著宮廷藝術的氣質,堪稱中華手藝史的千載古藝,也是傳統工藝技法與珠寶文化理念融合的境界。手藝人執著地用粗糙的雙手堅守淡去的文明。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山水文人手鐲


作者把圖案鏨刻在金屬表面,一手拿鏨子,一手拿錘子,在素胚上走形,用錘子打鏨子,不斷敲打使其表面呈現凹陷和凸起,形成各種紋樣。再在細節處精細刻畫,使其錯落有致。此作品運用經典工藝,體現時光記憶烙印。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鳳穿牡丹24k金長命鎖


牡丹“以花聞天下”,有著悠久歷史。在古代傳說中,“鳳”為鳥中之王,象徵祥瑞;“牡丹”為花中之王,代表富貴。二者結合一起,便組成了民間吉祥紋樣“鳳穿牡丹”。也作鳳戲牡丹,寓意富貴常在,榮華永駐,象徵著美好、光明和幸福,也象徵著愛情,是民間的喜慶元素。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佛經系列丨藏傳佛教吊墜


藏傳佛教,是信仰的力量。五體投地,行不遠數千裡,歷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纏枝牡丹香囊吊墜


作品為傳統牡丹紋飾主體系列作品。牡丹又為花中之王,盛開的牡丹花枝葉舒展,富貴繁榮。此外作品不僅為吊墜,還是一枚香囊,既實用又不失美觀,同時還有富貴相連的美好寓意。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馬頭系列丨馬頭手鐲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馬頭系列丨馬頭項鍊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馬頭系列丨馬頭戒指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馬頭系列丨黑瑪瑙馬頭耳飾


這系列作品靈感來自蒙古族特殊的語言符號“馬頭琴”、“蒙古包”,將其表現在耳飾、戒指上,應用於日常佩戴中,實現有趣味的視覺設計,承載著蒙古族歷史的精髓與當代國際視覺元素的新創意。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吉字紅繩


作品為花絲燒藍,是為非遺古法手工藝,採用古老的皇家宮廷手法,低溫燒藍,色澤飽滿,層次豐富,更有韻味。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驅魔鈴


(敕修輕軌)之中,木魚,相傳雲,魚晝夜常醒刻木像形擊之,所以警昏情也,木魚為佛門僧侶所創有警示僧眾晝夜不忘修行之意,驅魔鈴以木魚為形,亦有日夜守護之意。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琺琅金燒藍如意雲板雙面吊墜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平安鎖手鍊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國風古韻,古為今用

蓮花金牌手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