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宮錢,見過雕母,你卻不一定見過雕母宮錢?

五帝錢是古代漢族民間信俗,是指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位皇帝在位期間所鑄造並流通的年號銅錢,這五位帝王相繼在位180年,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在位期間國勢強盛,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自古以來,國人認為古錢具有風水的功能,尤其是建立了豐功偉業的帝王,他們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就匯聚了更多天地之靈氣、中華之神氣、帝王之霸氣和百家之財氣。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有用古錢幣驅邪的習俗。史載,將方孔通寶錢不拘大小,以紅線懸於頸間,取銅錢歷經萬人手之實,彙集百家之陽氣,可抵禦邪祟鬼魂。



見過宮錢,見過雕母,你卻不一定見過雕母宮錢?

五個年號又與傳統風俗文化中吉祥文字相同或諧音,很受人們喜愛。如"順治"的"順"寓意順利、遂心;"康熙"的"康"寓意健康、;"雍正"的"雍"寓意富貴和仕途如意;"乾隆"的"乾"與"錢"諧音,符合人們對富裕生活嚮往意願;"嘉慶"的"嘉"寓意完美和諧。也正因為如此,坊間民眾熱衷將"五帝錢"連綴收藏,代表了人們對吉祥美好的追求。



見過宮錢,見過雕母,你卻不一定見過雕母宮錢?



黑龍江藏家劉先生這套家傳清五帝背天下太平雕花雕母宮錢,一套5件,分別有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五枚背天下太平雕花雕母宮錢。錢幣正面為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年號;錢幣背面均為天下太平字樣;錢面雕刻有傳統勾雲紋和回形紋,寓意吉祥。由於宮錢為皇家所用,式樣規整,審核嚴格,鑄造不惜工本,與鑄造粗率者有天壤之別。觀其錢文,書體端莊,點劃清秀卻內藏力度。撫其銅質,平滑細潤,非行用銅錢可比。

見過宮錢,見過雕母,你卻不一定見過雕母宮錢?

此套清五帝背天下太平雕花雕母宮錢之所以極其珍貴,據觀鑑欄目組專家介紹,其主要由兩點原因



其一,"母錢之母即為雕母,也被稱為祖錢,並不真正參與流通交換,只是在翻砂鑄錢過程中使用的錢形模具。"例如鑄造制錢,要"先將淨銅鏨鑿成二錢三分者曰祖錢……其穿孔非錢局人不能鑿。"從存世雕母來看,可以乾隆一朝分界:"乾隆以後各朝所雕制的祖錢已有較多發現,唯乾隆及前三帝之雕母均在民間發現,故宮均未見留存其存世量及其稀少。"



其二,"在清朝宮錢中,有一類年號背天下太平錢

。其主要用於皇宮的節日慶典裝飾,每年臘月負責鑄造宮錢的部門都要把一批精鑄的宮錢送入皇宮,作為宮燈的錢墜。自乾隆以降,各帝年號皆有發現,乾隆及前三帝之天下太平錢,目前所見以個位計之。天下太平錢很早就見於著錄。如清代錢幣學家鮑康所著的《大錢圖錄》就有收錄,這類錢幣只有每到先皇駕崩時,新帝即位才改鑄新的年號天下太平錢以頂替舊物,其歷史意義重大。"

其從各個角度來看,該套五帝背天下太平宮錢雕母不僅擁有"宮廷內用"的特殊性質,更符合"外部頒用"的工藝標準,可謂獨一無二,殊為珍貴,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