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撞上乳腺癌,我們該如何用武器迎戰?

周智琛


不幸患上乳腺癌,該如何應對?

也許你說的所謂乳腺癌,只是做了個超聲檢查或乳腺X線檢查地(鉬靶)提示乳腺癌可能,但這並不是確診,確診得有病理診斷。首先,你得確診,一般要考慮活檢,有時也可能直接手術,術中冰凍,但乳腺活檢並不複雜,通常會在術前進行穿刺活檢或印片細胞學檢查明確性質。

接下來要進行分期。不同的分期,治療策略不同。早期可以手術,晚期轉移不能手術,有的可以保乳,有的不能保乳,有的需要術前治療(化療等),有的需要術後輔助治療等。這些都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分期等信息的基礎上。

規範的診斷和分期,是制定治療策略的基礎。患上乳腺癌,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靠譜的專科醫生,進行規範的檢查,診斷,分期,治療策略安排。乳腺癌的治療手段,關鍵在於如何合理使用,而不是簡單地知道有哪些治療手段,不是簡單地把這些手段拿來用,要懂得合理規範用,這就要找到專業靠譜的醫生。


腫瘤專科醫生


乳腺科醫生,才是你最好的閨蜜!

我是首都醫科大學復興醫院乳腺中心主任駱成玉,認真做醫生、用心做科普、真心交朋友,願做你一輩子最好的“男閨蜜”!

乳腺癌是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佔女性惡性腫瘤的15-20%,它的發病率很高,對女性的傷害性很大。那麼一旦不幸得了乳腺癌,如何積極治療呢?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

一、乳腺癌:不等於被判了死刑

乳腺癌是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統計,2015年全球新增乳腺癌病例270萬例,同年我國新增乳腺癌病例也高達26萬例,佔到全部女性惡性腫瘤的15%。

很多人把乳腺癌僅僅看作惡性腫瘤對待,其它乳腺癌與其它惡性腫瘤有著一些很大的區別。就乳腺癌而言,I期乳腺癌和原位癌如小葉原位癌、導管原位癌等5年生存率超過95%,這在惡性腫瘤中是最高的。

乳腺癌可防可治,只要能夠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其預後效果和5年生存率都非常高,而且預後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一旦不幸確診乳腺癌,首先不要自暴自棄,不要放棄信心,應該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爭取最好的治療效果。

1、乳腺癌的確診:最終以病理判斷為準

女性子乳房出現病症後,都應該到正規醫院乳腺專科進行就診,由專業醫生判斷病情並決定是否進行乳腺彩超檢查,然後可能是鉬靶攝片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

但即便是超聲聯合鉬靶檢查,往往並不能確診是否為乳腺癌。所以,只有病理學檢查也就是活檢才是乳腺癌確診的金標準。

2、乳腺癌的幾種類型

乳腺癌屬於上皮來源的腫瘤,分為浸潤性乳腺癌和非浸潤性乳腺癌如小葉原位癌、導管原位癌;浸潤性癌又分為浸潤性導管癌和浸潤性小葉癌、小管癌、浸潤性篩狀癌、髓樣癌、粘液癌等。

3、乳腺癌的分期

目前主要靠通用的國際抗癌聯盟提出的TNM分期法。

TNM分期系統是基於腫瘤的範圍(T:Tumor首字母)、淋巴結散播情況(N:淋巴結Node首字母)、是否存在轉移(M:是轉移一詞Metastasis首字母)進行分期的。

在TNM中T、N、M確定後就可以得出相應的總分期,即I期-IV期等。

目前,針對乳腺癌的治療,手術仍然是最為有效、最科學的辦法,當然根據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分期不同和位置不同,採用的手術方式會不同。

1、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從上世紀末以來,乳腺癌根治術已經很少再用,已經被改良根治術所取代,治療效果等同於根治術。局部可以手術切除的患者,都適合開展改良根治術。

2、乳腺癌保乳術

保乳手術是乳腺癌手術治療的重大變革。預後效果好、患者更容易接受、不影響女性美觀、創傷性小而且可以有效減少併發症。

3、單純乳房切除術

適用於非浸潤性或腋窩淋巴結沒有轉移的早期乳腺癌,以及局部較晚期只能進行姑息切除和老年體衰的患者。

4、前哨淋巴結活檢

通過前哨淋巴結活檢,使腋窩淋巴結陰性的患者免於行腋窩淋巴結清掃,從而簡化手術、縮短手術時間、提高乳腺癌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

當然,乳腺癌治療是一個複雜的綜合的大工程,針對不同的患者方法和手段都會不一樣;但是相信只要患者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對待病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以現在的手段和方式,都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與我一起共同關注女性健康!


乳腺男醫生駱成玉


據國家癌症中心資料,2015年全國乳腺癌新發病例是37.8萬人,較以往明顯增多,而且年輕化趨勢明顯,40歲左右的乳腺癌患者佔很大比例,名副其實的“紅顏殺手”!不幸罹患乳腺癌,我們該如何應戰呢?



首先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乳房是體表器官,癌以其腺體發生,一般在腫塊比較小時多可以觸摸到,這樣乳腺癌發現時可能就不太晚,還有現在乳腺癌篩查的人群也多了,早期極有可能被發現。乳腺癌新的藥物不斷出現,治療效果也大大提高,不要在心理上被癌症打敗,要有信心!

一場戰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乳腺癌治療也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財務管理”,畢竟許多家庭並不是需要多錢就有多錢,治療費用要很多。一般情況下乳腺癌治療需經過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治療之前方案基本就定了,必須花的錢那沒辦法省,但有些情況可以選擇,比如化療用的紫杉醇、或者多西他賽,國產藥物就很不錯,不一定要用進口的。這些多同主診醫生溝通,把錢合理安排、搞好乳腺癌治療的財務管理,包括如何醫療報銷等等。

乳腺癌同其它癌症一樣,術前腫瘤、淋巴結穿刺活檢以及其它檢查明確腫瘤分期,還有免疫組化檢查,Her-2、ER、PR、Ki-67都什麼情況,治療方案以及預後基本上就有了大概。

手術是乳腺癌最有力的治療方法,有保乳手術和乳房切除+腋窩淋巴結清掃術,適合保乳的患者其手術效果也挺好。化療是絕大多數病人都要做的,有新輔助、輔助、姑息性化療三種方式,對於不保乳Ⅱ期的患者來說,新輔助、輔助化療生存時間沒有明顯差異,Ⅲ期患者還是建議先行新輔助化療。

保乳術後以及淋巴結陽性患者需要術後放療。雌孕激素受體陽性患者在放化療結束後還要根據絕經情況進行5-10年的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是Her-2陽性患者,同化療聯合治療,曲妥珠單抗為期1年的標準治療,經濟情況允許可雙靶治療,如加用帕妥珠單抗。


劉永毅醫生



首先是乳腺癌分期,這很重要。它包括原發腫瘤的大小、局部淋巴結轉移情況(大小、數量等都很重要)以及是否存在遠處轉移,假如病變極其早期,單純手術即可,否則就必須根據情況加化療放療了。


此外,腫瘤標本是否存在內分泌治療的條件,如雌激素受體或孕激素受體是否過度表達如過度表達就有內分泌治療的適應症,目的就是通過抑制過度的雌激素的分泌(目前認為抑制雌激素的分泌有助於控制乳腺癌)。


再看看靶向治療,近幾年來由於基因測序技術的進步,靶向治療也成為乳腺癌越來越重視的治療手段,如HER2陽性就非常適合使用赫賽汀進行靶向治療。




在全球範圍內,乳腺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最重要的一類惡性腫瘤。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乳腺癌是中老年疾病。然而,近年來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的改變,讓乳腺癌的發病日趨年輕化。所幸的是,在醫生和患者的重視之下,越來越多地乳腺癌患者被及時診斷並得到治療。儘管發病率持續走高,但這對女性生命健康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與大多數實體瘤一樣,乳腺癌的早期患者和晚期患者預後相差很大:早期通過新輔助治療、手術和輔助治療可實現臨床治癒;而晚期疾病通常只能依靠全身治療延緩疾病進展、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在乳腺癌治療的全程中,不同階段的患者會接受多種治療,整體上分為局部治療和全身治療:

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等

乳腺癌的手術治療通常是全乳切除配合腋窩淋巴結清掃。一般而言,切除乳腺相比於切除其他內臟器官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影響較小。所以,大多數早期乳腺癌的患者都可以接受手術治療。

儘管這種手術對乳腺癌的治療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但對女性而言,乳房的缺失或乳房外形的毀損會嚴重影響女性的社交生活。因此,不少患者會選擇接受乳房重建術,可以幫助乳腺癌患者重塑身體外形,自信地恢復正常的社會生活。

而基於同樣的目的,臨床上也存在一種保乳手術。但由於術後復發的潛在風險可能會高於全乳切除術,施行該手術需要對患者進行嚴格的篩選。並且在保乳手術後,所有患者都需要進行全乳放療。

放療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主要分為術後輔助放療和腦/骨轉移的治療兩類。

全乳切除術後放療可以使腋窩淋巴結陽性的患者5年局部-區域複發率降低到原來的1/4~1/3。通常來講,具有全乳切除術後放療指徵的患者一般都具有輔助化療適應證,所以術後放療會在完成末次化療後2~4周內開始。而對於浸潤性乳腺癌保乳手術後的患者,通過全乳放療都可以降低2/3的局部複發率。

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轉移的發生率為65%~75%,伴有疼痛的骨轉移通常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放療用於乳腺癌骨轉移的治療可以延緩溶骨病變、緩解骨疼痛、減少病理性骨折的風險。

乳腺癌腦轉移佔腦轉移的 10%~15%,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大部分化療藥物難以在顱內達到有效濃度,化療對腦轉移患者的療效有限。正因為如此,放療成為了腦轉移的標準治療。

儘管射頻消融治療和介入治療也有在乳腺癌中的應用,但實際上無論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還是中國抗癌協會的醫學指南上都沒有相關的推薦。在這裡,僅列舉並不詳細介紹。

化療是乳腺癌系統治療最為基礎的方案,用於乳腺癌治療的全程。可用於術前新輔助治療、術後輔助治療和晚期解救治療。除少部分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化療幾乎是其他所有患者的基礎治療方案。

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

蒽環類: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多柔比星

紫杉類:紫杉醇、多西他賽、白蛋白紫杉醇

環磷酰胺

卡鉑

臨床上,化療是以這些藥物組成化療方案進行的,如蒽環類聯合環磷酰胺序貫紫杉類(AC-T)。化療的不良反應是患者和醫生普遍關注的問題,化療的給藥順序、輸注時間和劑量強度都會對不良反應產生影響。此外,蒽環類藥物有心臟毒性,醫生應用時會相對謹慎,患者需要關注自身症狀,及時與醫生溝通。

在乳腺癌中,有一部分患者的腫瘤細胞表達激素受體、通過接受激素帶來的生長信號,促進腫瘤的生長。這類患者被稱為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激素受體包括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超過半數乳腺癌患者是這種類型。

激素受體陽性患者通常可以從內分泌治療中獲益,一些低風險的患者甚至可以不用化療。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他莫昔芬、託瑞米芬

芳香化酶抑制劑(AIs):阿那曲唑、來曲唑、依西美坦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SERDs):氟維司群

mTOR抑制劑:依維莫司

CDK4/6抑制劑:哌柏西利

內分泌治療也覆蓋了乳腺癌治療的全程,但在術前新輔助治療中,僅用於需要術前治療而又無法適應化療的患者。對於可採用內分泌治療作為輔助治療的患者,內分泌治療通常會持續5-10年。

然而遺憾的是,接受輔助治療的患者仍會有部分出現疾病的復發。在疾病的晚期,仍有少部分腫瘤進展緩慢的患者可以通過內分泌治療獲得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無進展生存期。而近年來,新型SERDs、mTOR抑制劑以及CDK4/6抑制劑的問世,不斷地改善著接受內分泌治療患者的生存期。在未來,內分泌治療仍是乳腺癌治療中分量頗重的一環。

二(3)全身治療——靶向治療

在乳腺癌中,靶向治療指的是抗HER-2治療。HER-2是一種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與細胞的生長密切相關。腫瘤細胞的HER-2過表達(HER-2陽性)使其持續的接受生長信號,腫瘤細胞在體內不斷增殖、形成腫瘤。因此,對HER-2的抑制也具有明確的抗腫瘤作用。HER-2陽性常見於乳腺癌和胃癌,作為一種癌症的分子分型指導治療。

抗HER-2靶向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

HER-2抗體: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

HER-2抑制劑:拉帕替尼、吡咯替尼

不常用的還有抗體偶聯類藥物,如TDM-1。

抗HER-2靶向治療在術前新輔助治療、術後輔助治療和晚期解救治療中都有應用,通常是在化療基礎上聯用曲妥珠單抗。但在晚期解救治療中,曲妥珠單抗治療失敗的患者會換用其他抗HER-2治療藥物。

免疫治療一般指的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打破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機制,得以調動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清除腫瘤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靶點有CTLA-4、PD-1和PD-L1三種。其中,PD-1/PD-L1抗體均有應用於乳腺癌的臨床研究,但目前尚未有藥物獲批用於乳腺癌。

PD-1/PD-L1抗體在乳腺癌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既往缺少有效治療方法的三陰性乳腺癌。就在最近,PD-L1抗體阿替利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大型臨床研究公佈結果,是歷史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首次顯示出對該類患者的生存獲益。


關注點贊 康德樂大藥房 也是一種鼓勵

所提供的信息僅供讀者參考,讀者不應直接使用該等信息作為任何疾病醫療診療、用藥和其他使用依據;就疾病醫療診斷及用藥等諮詢專業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