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色天使”志願服務項目談人類文明建設

鄭州市第七十四中學高三一班 王義立

【摘要】 從2003年的SARS疫情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人類文明的發展見證了疾病的流行,病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陳出新,而人類與之抗爭從未停止。本文從哲學、經濟學、文學、政府幹預等角度探討人類文明發展進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探討“廢物資源化”、環保產品進社區、進校園、進家庭對生態文明、人類文明的貢獻。

【關鍵詞】生態環境意識 解決途徑 志願服務項目 政府幹預 廢物資源化


從“綠色天使”志願服務項目談人類文明建設

1、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的原因分析

2020年的春天本該是一個春意昂然,生機勃勃,百業興旺的時節。而如今,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致使城市街道空無一人,城市社區嚴控出入,車站港口禁止通行,機場鐵路靜止如斯,旅途行人集中隔離,城市各業百廢待興;武漢封城,北京禁入;來鄭隔離,南下延期;出行暫緩,回國隔離;進城工作,要求生命第一。究其原因,竟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新冠病毒致人傳染。最初病源還是人類捕殺食用野生動物開始。據有關介紹,2003年SARS病毒肆虐中國,令人類膽顫,令醫界無措,最早就是因為廣東某些不良商販捕食蛇類等野生動物引起,使得SARS病毒從動物傳染人類,SARS病毒風險等級三級,全民一心抵禦八月,終於控制;如今17年後,人們還在繼續捕殺食用野生動物,悲劇重演,病毒變異升級,四級風險等級更令醫者無措,專家痛心。飛沫傳播,呼吸道傳播,接觸傳播,三種傳波途徑;無有效藥物、無疫苗;咳嗽、發熱、臟器衰竭,死亡;老人、小孩、青壯年,無一不是感染人群;無知者感染,專業醫者感染;無防護感染,有防護也感染,這就是四級風險等級新冠病毒的可怕性:無所不在,無可認知。無所不在,是因為人們防禦意識淡薄,導致傳染者傳染行為肆虐性;無可認知,是因為人們在不知何時,何種狀態下已被傳染,這就是傳染者不文明行為造成的(疏於防範)。這就是人類破壞生態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這就是人類文明素質不高的表現。人類文明程度不高,人們文明素質低下是生態環保意識差的主要原因。

2、從哲學角度分析生態環境問題解決路徑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具有能動反作用。與其說生態環境問題是工業化的直接代價,還不如說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在世界觀、價值觀的一種失敗,生態環境問題很大程度上與生態環境意識差有相當大的關係,在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困擾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今天,人類應轉變思想觀念,調整自己的發展理念,規範自己的行為以保護環境。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生態哲學作為可持續發展的解釋工具,把可持續發展思想提高到哲學的高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觀。

生態危機作為一種特殊的危機猶能體現現代化的特點,生態學本身就是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問題的,人如何面對自然是亙古不變的話題。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變革以及人類能力的發展,人類已不再是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受動者,反而成為了主導者和決策者,這意味著人必須決定如何面對自然甚至如何“改造”自然。由於人類不文明行為,如果不主動進行規劃和決策,繼續盲目地面對自然,自然界會報復人類。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開“主客二分”之先河,這種哲學模式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和科學發展,具有歷史進步意義,但忽視了大自然的整體性和價值尊嚴,導致人類對自然界盲目的肆無忌憚的征服和改造,最終導致環境的破壞。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先從量變開始的,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會引起質變。事物發展總趨勢是前進的,但發展道路是曲折的。捕食野生動物達到一定“量”,勢必引起質變的發生\u001f—生態平衡極度惡化,生態環境極度惡化,生態資源極度惡化,生態文明何以談起?人類文明何以發展?!

3、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間接生態環境破壞者的政府幹預路徑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是市場起決定作用的基礎。政府嚴厲打擊借疫情防疫、利用消費者焦慮哄抬物價、獲取暴利等擾亂市場經濟違法行為,這不僅加劇了人們的焦慮程度更影響社會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無法置身事外,所有人未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贏這場戰役。

新冠疫情防治時期,哄抬物價行為尚未完全禁止,允許部分商品合理漲價,但部分商家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社會責任和商業倫理缺失,深層原因是不法商家違法收益大於違法成本,政府通過加大供應鏈,加強市場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商家售賣假冒偽劣、哄抬物價行為!政府通過宏觀調控,運行預約免費發放口罩,規範消毒液、護目鏡、藥品及其它涉及民生物品的價格等,是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的有效手段。

強化市場信用體系建立,鼓勵群眾舉報有獎,把違法人員納入失信名單,聯合懲戒。

“豈曰無衣,與之同袍”,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戰袍。與之相較,於心何忍!“與之同袍”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寫下的“請戰書”!請戰書的內容可以是:關愛身邊的手足同袍,不論他們是家人還是陌生人,不論他們是青壯年還是老幼者,無論何時何地,每一箇中國人民都是我們的同袍!讓我們以公民的文明素養引領,共抗時疫!

4、從文學角度分析生態環境保護路徑

生態文學是反映人與自然關係呼籲人類保護環境的文學形式,古典文學大師曹雪芹曾在小說《紅樓夢》中描述有賈家過節、家宴,訂購、食用野生動物的片段,這是對封建社會大家族走向衰亡的一種鋪墊,從賈家食用野味時的歡愉氣氛,到食用後僕人、丫鬟等死亡情節描述、家人多災多病可以看出,暗喻封建王朝“孔洞”百出,無可補救,批評人類應該審視和反思自己的行為。國外作品也多有關注人類生態環境危機的著作,美國作家伊爾布《地球之友》警告世人生態環境破壞的嚴重後果,提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的思想。

從生態文學批評的角度來說,當面臨生活危機生態危機的時候,人類更應該重新審視和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大自然的要求,重新審視和反思自己的生存願望是否遠遠超出大自然的承載能力,大自然不能承受和允許人類有超越極限的慾望存在。

保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保持人類世界的生態平衡,提高人們的生態意識,責任意識,文明素養,綠色環保理念,讓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永駐我心。

5、從政府積極行為看生態環境保護路徑

“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中國勝”;“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不眠不休,連續工作”。這是中國的聲音,這是醫務工作者的聲音;“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成,這是“中國速度”;450、795、1400、2600名中國人民軍隊醫生赴武漢抗疫,這是軍醫的聲音;42000名醫療專家奔赴湖北各縣市抗疫,這是各地的聲音。武漢志願者響應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號召積極報名,參與抗疫,這是人民的聲音;“方艙醫院”、“臨時觀察點”,這是一線的聲音;俄羅斯等160多個國家,幾十個國際組織鼎力相助,這是世界的聲音,也是世界命運共同體的聲音。“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這是中央政府的信心,放在這裡也尤為貼切。

奉獻、友愛、互助精神,這是強烈責任意識;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無私奉獻,這是民族精神;志願者理念,這是無私奉獻精神。我們善待生命、愛護生命、尊重他人生命,這是人類的責任、使命,這是一個國家人民素質高低的體現,是一個國家文明素質高低的根本體現。

6、從志願服務項目看人類文明建設路徑

曾在兩年前依託鄭州市二七政府項目創立“綠色天使”志願服務項目,期間曾疏於管理,好在一直沒有丟棄,至少從思想還在不斷努力,致力於新思路、新策劃,力求更高突破。倡導垃圾分類、主張廢物利用,主張綠色環保、主張志願者精神,是一種責任;積極參與基層政府、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參與文明志願服務,是人生價值體現的方式。參與基層流動人員志願服務活動,鍛鍊了我適應社會的能力,塑造豐富多彩的人格,關愛她人,成就自己。

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倡導垃圾分類,廢物資源化利用活動,拓寬了社會垃圾資源化思路,美化我們共同的家園。

倡導綠色環保產品進家庭、進社區,引導一種文明生活方式,讓綠色環保理念,低碳生活方式,文明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倡導社區文明志願服務活動,激發了自己的主動意識,培養了自己良好的意志品德,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也激發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綠色天使”項目斷斷續續開展近兩年時間,取得了很好地效果:“惠怡樂”社區流動大學公益服務活動、河南網商園“甜蜜漂泊港灣”志願文化服務、社區校園塑膠運動場等,只是由於多種原因,部分項目還沒有進入實施階段,例如校園環保花園、校園太陽能設施、社區環保酵素製作;部分志願項目開展內容淺易,活動數量少,質量不高,無品牌意識,例如文明志願服務僅參與“文明交通”服務;“學雷鋒志願服務”,缺少自主品牌,這一部分在進入高校要加強。另外,人和路街道辦事處黨建辦黨建綠植、黨建咖啡、中部電商港“益起愛”關愛清潔工活動等志願服務內容豐富,本沒在計劃之列,但同時給與了積極支持。

備註:由於生態文學部分詞句參考文獻沒提供作者姓名,故無法標註,若作者看到請聯繫加註。

指導老師評語

“綠色天使”項目斷斷續續開展近兩年時間,取得了階段性效果。只是由於多種原因,部分項目沒有進行,例如太陽能路燈、環保花園、環保酵素製作;部分志願項目開展內容淺易,活動數量少,例如文明志願服務僅參與“文明交通”服務;“學雷鋒志願服務”,缺少自主品牌,這一部分在進入高校要加強。但是,基層政府各社區給與了大力支持,給與了肯定,“垃圾分類”宣傳實施、綠色環保產品進家庭還獲得“社區環保衛士”稱號。我校積極支持此類項目開展。

“垃圾分類”項目可在高校同相關企業合作,邀請相關專家,開辦環保產品展示會,繼續“綠色天使”項目,讓綠色環保理念,低碳生活方式,文明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