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每到清明時節,行走在北部灣地區的客家鄉野,到處可以看見各座山上鑼鼓喧天、營張代百鞭炮齊鳴、旗旗飄動、香火繚繞,這個地區客家虞誠的“消蒸嘗”(客家人稱祭祀為“消蒸嘗”)活動又開始了。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北部灣地區聚居了大量的客家人,對外界而言頗具神秘色彩的“消蒸嘗”,在這裡普遍而熱烈地盛行著。“蒸嘗”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祭祀文化。唐樂府詩《郊廟歌辭·漢宗廟樂舞辭·靈長舞》有云:

“天降祥,漢詐昌。火炎上,水靈長。建廟社,潔蒸嘗。羅鍾石,伊環黃。陳玉豆,酌金筋。氣昭感,德馨香。低洛納,瞻晉陽。降吾祖,福利利。”

晉朝孔安國曰:“故四時蒸嘗,以寄追遠之思。”有關“蒸嘗”的記載,北京大觀園有一聯:“肝腦塗地兆姓賴保養之恩,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山西省五臺山龍泉寺也有一“消蒸嘗”獅隊聯:“千古英靈垂赫突,四季蒸嘗報宏恩。”《三國演義》中,周瑜死後,諸葛亮設祭物於靈前,親自奠酒,跪於地上,讀祭文曰:“鳴呼公謹,不幸天亡!修短數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爵酒一筋,君若有靈,享我蒸嘗!”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古時,“蒸嘗”是皇室的祭祀。據記載,皇帝有四時之祭:春祭曰示勺,夏祭曰示帝,秋祭曰嘗,冬祭曰蒸。“蒸”在《爾雅·釋天》中的釋解為:“冬祭曰蒸。”在《後漢書·明帝紀》則有:“冬十月,蒸祭光武廟。”而陸機《辯亡論上》曰:“遂掃清宗訪,蒸祀皇祖。”“嘗”在《後漢書·馮衍傳》的記載是這樣說的:“遭時之禍,墳墓蕪穢,春秋蒸嘗,昭穆無列。”後“蒸”與“嘗”合二為一成“蒸嘗”,泛指祭祀。後來,這種皇室的祭祀,流傳到民間,被中原人民承襲後,又被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客家人帶到了南方各省。

北部灣客家地區,祠堂林立,故俗有“凡大小姓,莫不有祠”之說。各姓氏除明清時從閩粵遷來的“始祖”外,各房又分立支祖、別祖祠堂。凡清明時節都有“消蒸嘗”的祭祀活動。如陳姓人,在其陳氏一族“消蒸嘗”時,曾作陳氏“蒸嘗”序:“竊維木同根,而水同源,雖技分派別,還須知有連氣之親。祖有功,而宗有德,雖代遠年潭,不可忘夫報本之念。此宗族之所宜聯絡,而蒸嘗之所宜組織也。明矣,溯我祖……”又有劉姓一支人重起“消蒸嘗”,並作序說:“昔聖主,孝治天下,首重祭祀典,後人念切追遠,吸須蒸嘗之舉,是蒸嘗也,宣實重哉……”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消蒸嘗”的費用,則由各姓氏宗族的蒸嘗田產所出。

據記載:明中葉以後,宗族佔有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因用途不同,被稱為祭田、祠山、嘗產、公田、學田、義田、族田等。如萬曆年間,順德縣北門羅氏“各建小宗祠三十所有奇”,“祭田亦幾萬畝”。北部灣的客家人在明清時代,每一個姓氏宗族也都有蒸嘗田產(嘗產),也即供祭祀用的田產,這些田產所收的租谷就是用來供每年祭掃祖墓之用。這些田產,除祭祀所用外,還用來資助族內子弟讀書或比如曲樟某村從其先祖身下各世代祖先都有蒸嘗田產,多的每年有趕考。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三四百擔租谷(一擔谷碾米30公斤),一般的也有一百幾十擔。這些蒸嘗田產除每年用來祭祖外,當時政府部門在農村的各種捐稅均由蒸嘗田產代替支付,不要私人負擔。如國民黨政府每年抽壯丁一項就是由蒸嘗田產按當時買壯丁的價錢折款給政府另買壯丁頂替,避免本族子弟被抽壯丁之害。另外,本族地方的大慶喜事、修橋補路、庵堂廟宇、祠堂公屋、城牆門樓等公共場所的整修,本村學校經費不足的補貼等均由蒸嘗田產開支。而族人家庭若有特殊困難,蒸嘗田產亦可以借貸。

更為可貴的是,當時凡考上中學、大學的本族青年學生都可得到蒸嘗田產資助,使本族有志的青年有升學深造的機會。抗日戰爭時期,為保家衛國,亦用蒸嘗田產購買槍支彈藥建立本村自衛隊,約一個營(幾百人)。

又比如某姓宗祠中便存有道光年間蒸嘗田產獎勵讀書的記載:凡村中男丁,6歲入學即每年獎勵六百文錢,到入大館即每年獎勵一千文錢。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這種蒸嘗田產,一直沿襲至新中國成立後的土改分田地。新中國成立後,各宗族沒有了蒸嘗田產,每年的宗族祭山,就靠每家每戶捐合,有多出多,有少出少。出錢出物者,名字可上祭文,不出錢亦不出物者,不能上祭文,也不能夠分吃祭品。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北部灣客家“消蒸嘗”,完全仿古代蒸嘗規制施行。分春、秋兩次。春祭於清明節前後,一般從春分日即開始祭始祖。因為一個姓氏有姓氏的始祖墓,一個宗支有宗支的始祖墓,一個家族有家族的始祖墓,只有拜祭了始祖墓之後,才可以拜祭支家庭祖墓,否則就被當做背祖忘宗。其實,通俗了說,就是讓最老最老的祖宗先吃。秋祭現在多已省古代祭品用豬、牛、羊三牲,稱“犧牲”,又稱“大牢”,後來,牛逐漸成了耕畜而被珍惜,故只用豬羊,稱“小牢”,現在有一些人用鵝代替湊夠“三牲”。按風俗,要先在祠堂祭祖,後到墓地祭拜。所以,“三牲”宰殺潔淨後,即將豬羊置於祠堂前的案上,豬放左,羊放右,血盆一併放在案上,盆內置少許豬毛。豬景是硬的,稱剛顫,羊毛是軟的,稱柔毛。所以,剛鼠、柔毛就成了豬和羊的代名詞。祠堂的正竟有淨巾成塊,鶴壺成對,點心二道,革菜十碗,素菜十碗等祭品。左右兩愈有乾果四碟、冷草四碟,美湯一蠱等祭品。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祭祀儀式設主事、主祭、陪祭、執事等。

主祭一人,不拘房次,唯科班出身、職位最高之德高望重或捐錢最多者,分獻二至四人,亦不拘長幼輩分,唯族中之俊賢,通唱二人,引贊四人。

祭禮開始,點燃香燭,司好茶酒,擺好供品,一切聽從通唱司儀。

只聽通唱喊:祭禮開——始!……主祭者就——位!……聽讀戒——詞:

讀戒詞者高聲宣讀:祭祖奉宗,必須誠敬;內積精專……

讀完後,通唱高喊:跪,叩首!叩首!!三叩首!!!興!(這個“興”,開始我聽成了“升”,站起來的意思。後查閱多種資料,應是“興”,但這裡已讀成了普通話。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客家人來自中原。)一共九次叩頭。

接下來是祭土神。

通唱:行祭土神——禮!

正引唱:詣白洗所一洗!(去洗手)

詣司樟所灌——酒!

正引唱:詣土主尊神之位前——跪!進——香!獻寶——帛!

獻——酒!獻——著!獻——食!獻——餒!獻——羹!獻海——味!

獻果——品!獻剛鼠柔——毛!叩——首!興!

某年歲次某,某月某日,本祠信善祀……

祭完土神,到祭祖。

只聽通唱喊:行祭祖初獻——禮!

正引唱:詣某某歷代顯祖考女神主前——跪1(主祭於正食前下跪,分引則分別引兩個分獻至左右復前下跪。)

進——香!(執事早已點燃線香,各交三支給主祭、分獻,雙手高舉過頭,然後交給執事分別插在正復和偏的香爐上。)

獻——宗!獻——爵!(執事把一酒杯置於主祭面前,主祭提壺清雙小蓄舉頭,然後算於地上。)制一著1獻一食1獻一 綿1獻一一是!獻海一味(鹽)1獻果—品獻剛一毛 一執事帝用手一下豬耳,易一個提一下單耳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讀就文帝跪讀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歲攻某,二月初十日,主帶嗣孫某、分 獻嗣孫某、陪祭嗣孫某暨眾等,謹以香寶蚰,剛鬣柔毛,潰酌庶饈之 儀,致骨於基基太祖、歷代顯祖考妣之神位前曰:恭維某某太祖,著績 葦(眈灼該族的撥源地),發禪某某(發源地)。應運含精,郡望允 昭漢代;資遴修,家聲……孫等仰承遺澤,萃兩廣宗支,群昭群穆 綿延萬代之祀,以永以年。值仲春,聿修祀事。奏笙數以和韻,神聽 響應東風。(姓氏)咀豆以韝馨香,甘疑王露。伏願:滿堂支屬,集吉日以同 欣;歷代宗案,聚()而共寥。彰其員爽,福祿來崇。保我子孫,功名濟美,代代榮昌。

賞---(尚音)--

接著行亞獻禮、三獻禮。亞獻禮、三獻禮與初獻禮基本相同。

三獻禮畢,行侑食禮

最後是:鳴鑼,奏樂 放鞭炮,

祭完祠堂,就是去到墓地拜祭。 去時,有儀仗隊。儀仗隊是一種象徵,必不可少的。鑼鼓、幡仗、 彩旗、羅傘、嗩吶,是一應俱全。這時,鳴鑼開道,鼓鈸喧天,嗩吶高 奏,鞭炮齊鳴,幡仗彩旗引路,羅傘舞動招魂,長長的山路上,是一隊 長長的行列。隊伍過處,鞭炮騰起的菸圈在山腰間轉悠,喧鬧聲在山溝裡迴旋,經久不息。

小時候,記憶中的“消蒸嘗”,還有一種火炮,客家人稱為“四口連”,即用鐵管做成的連在一起的火炮,把火粉放入每個炮管,用個鐵籤壓壓緊,在火炮的尾部插進一根火引,然後有節奏地燒,每響一聲,簡直是驚天動地,四口連響,簡直是地動山搖。後來,因這種“四口連”實在不安全,已不見再有人燒了。

趕到祖墓地,祭祀開始。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在墓地的祭祀儀式與在祠堂的基本一樣。先祭后土,有祭后土文如

基年,歲次某年慕月日…謹以香楮寶燭,剛鬟柔毛,庶饈不腺之儀,致祭於某某本山後土福德龍神之位前曰: 恭維土府,鎮守山岡;秉天意旨,護佑一方.....

祭完后土,接下來是祭祖墳,有祭祖墳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歲次庚申(按照萬年曆),己卯月丁未日,墓下嗣孫某某....暨眾等,謹以香楮寶燭,剛鬣柔毛,清酌庶饈之儀,致祭於(此為姓氏)門宗親(族譜幾多世)世祖考公之墓前曰:

恭唯

吾祖,懿德流芳。....誓將祖德,光大發揚。忠於職守,振興家邦。美哉尚饗!

此時此刻,墓地前一片肅穆。 讀祭文的人將祭文讀唱得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嗣孫們則無不正襟危坐,虔誠地隨著通唱的話一拜再拜。

蒸嘗宴,是“消蒸嘗”的“壓卷之作”祭祀了始祖墓之後,就把豬羊抬回祠堂,燜雞燉鴨,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男女老少,天地同春。

就餐的場景可謂蔚為壯觀。五六百人的個性吃相、饕餮之狀可謂龍吸虎吃,笑聲、鬧聲、杯盞交錯之聲,在祠堂周圍迴旋、碰撞,而後散開。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清明“消蒸嘗”,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習俗, 不能簡單地斥之為迷信,而應視為是紀念先人的一種形式。尊祖,可使後人不至“數典忘祖”,能使整個中華民族凝聚起來,這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合浦地區,客家人的“消蒸嘗”詳細記錄


採集(合浦客家)

整理:李九

發佈:2020.3.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